拆解騰訊Q1投資縱橫術:關於騰訊投資的5個祕密和邏輯

疫情之下,騰訊的投資步伐反而在加快。


據來咖智庫不完全統計,2020年Q1騰訊投資的企業項目達到了30個,涵蓋企業服務、電商、遊戲、文娛、教育和房產等領域,其中企服佔據了13個;在投資地域上,不僅有北廣深杭等國內企業,還有印度、日本、法國、德國等國外企業;而在投資金額方面,一季度投出最多的是環球唱片的30億歐元,最低的不到兩萬元,主要是一些初創企業。


從騰訊Q1的投資名單來看,騰訊通過發揮自身在業務、資金、流量以及生態等方面的優勢,在產業互聯網上可說是全面開花,從A輪融資的初創企業到成熟的上市公司都有涉及,而且通過成立合資公司、股權轉讓、戰略投資等方式,成為很多被投企業的第二、第三大股東,不僅僅是做單純的財務投資者,還開始派高管進駐企業成為董事。


而在騰訊的投資風格上,其“縱橫術”的體現也更加明顯,下面來咖智庫就來具體拆解下。


01

騰訊Q1投資30家,企服成絕對主力倉位


對於騰訊投資的介紹,公開資料顯示,騰訊於2008年成立投資併購部,在過去10年間,已經投資了超過700家公司。主要進行全球範圍內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相關領域的投資併購。截至2020年1月,騰訊總計投資企業超過800家,其中70多家已上市,逾160家成為市值或估值超10億美金的獨角獸。


而騰訊的主要投資主體公司,是2013年8月成立的深圳市騰訊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9億元),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對外投資62項。在這個投資主體旗下,還包括三家全資控股的投資公司,分別是深圳市騰訊創業創新發展有限公司(2019年1月成立,註冊資本5000萬元)、深圳市騰訊產業創投有限公司(2019年9月成立,註冊資本6億元)以及深圳市騰訊產業創贏有限公司(2019年9月成立,註冊資本1億元)。


拆解騰訊Q1投資縱橫術:關於騰訊投資的5個秘密和邏輯

從今年Q1的統計來看,騰訊所投的30個項目,主要來自於這四家投資公司,但是每家在投資項目上各有不同。如主導中大凱旋投資的是深圳市騰訊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以500萬元持股20%,成為並列第二大股東;深圳市騰訊產業創投有限公司所投項目,包括飛渡科技、新騰數致、煉石網絡、數字青島、天闕科技、聚銘網絡等,更多側重與智慧城市相關的成熟公司和合資公司;深圳市騰訊產業創贏有限公司,則囊括了宇泛智能、今日投資、英創艾倫、蘑菇財富等眾多初創公司,因為大部分所投金額較小,騰訊佔股比例不到1%;而深圳市騰訊創業創新發展有限公司,則投資了魔筷科技這類等電商、文娛類項目。


在日前舉行的2020騰訊T+HR峰會上,騰訊投資管理合夥人、騰訊公司副總裁李朝暉也特別提到,後疫情時代,線上線下的進一步融合與企業數字化轉型將是大勢所趨,出於企業對效率提升的“剛需”,企業服務將迎來春天;醫療健康、文娛產業、教育也有望突破原有天花板,迎來新的行業發展機會。此外,不少行業可能出現新一輪的整合機會。


從此次騰訊Q1的投資項目看,與企業數字化轉型相關的企服,以13家佔據騰訊投資的絕對主力倉位,所投企業包括智慧城市、AI風控、數據安全、BIM服務、安防、智能設備等具體業務領域。而在文娛產業以及教育方面,騰訊更是出手闊綽,不僅連續投資,而且還買到了國外,比如文娛產業的投資名單,就有嗶哩嗶哩以及日本的Platinum Games、挪威的Funcom和美國的Skydance Media、Roblox公司;而教育則分別投資了大米網校、猿輔導以及印度拍照搜題公司Doubtnut。


02

騰訊投資的5個邏輯


對於以社交起家的騰訊來說,其投資業務近幾年才被外界關注。有媒體總結騰訊的投資風格,2015年前是與被投資的公司形成控股和業務聯動,也就是騰訊出錢,被投公司管理和運作業務。在2015年後,業務不再綁定,而是僅提供輸出流量這一基礎能力,讓被投公司有更大的自由度去創造價值。在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紅利退潮以及競爭壓力的當下,騰訊或正在逐漸淡化自己的戰略、財務投資者色彩,而是轉向強調控制力。


隨著2018年“930”架構調整之後,騰訊對產業互聯網的投資明顯加快。那從此次Q1的投資項目中,又透露出騰訊投資的哪些風格和邏輯呢?


其一、企服投資佔據C位,業務表現好,與騰訊有合作或進入生態計劃的,更易獲得投資


從此次的投資名單看,騰訊對企服領域是全方位的關注,尤其是那些與之有業務合作企業。像在此次新冠疫情中表現出色的宇泛智能和明略科技,騰訊出手都是千萬級以及億級。


在本次疫情中,宇泛智能在疫情防控中充分發揮其在人工智能圖像領域和AIOT領域的優勢,利用人臉識別無感知、非接觸、高便利的特點,自研出口罩人臉識別算法,推出了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等系列終端產品,減少指紋識別等傳統身份認證方式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而明略科技也開發上線了九大智能防疫解決方案,覆蓋流動高危人口排查、企業復工審核與管理、社區防疫管控、疫後心理康復服務、重大公共安全風險預測等諸多“抗疫”場景,幫助政府快速構建起立體化的疫情防控體系。


另外,Q1獲得騰訊投資的今日投資、英創艾倫、宇泛智能、蘑菇財富等項目,也都是騰訊AI加速器三期項目。官方介紹,騰訊AI加速器三期挑選項目注重項目與產業互聯網的結合,幫助傳統企業完成數字化升級的蛻變。


為了更好地推動5G產業化和產業5G化,騰訊最近又啟動5G生態計劃,聯合5G創新夥伴共同探索落地5G新技術、新內容、新場景,可見下一步5G會成為騰訊的又一投資重點領域。最新消息顯示,已加入騰訊5G生態計劃的華制智能,已經獲得了騰訊的戰略投資。


其二、通過縱向和橫向的連續投資,騰訊要強化賽道優勢


同一個行業有多家公司,很多投資機構只會選擇其中一兩家。但騰訊不同,對於自己擅長的文娛產業,是持續鞏固優勢;而對於想進入的教育、電商行業,則是多點佈局以形成面上優勢。


比如在文娛產業,騰訊音樂已經佔據國內的頭把交椅位置,但騰訊還是在Q1完成向維旺迪收購環球音樂集團(UMG)10%股權的交易,通過這種深度綁定,來為騰訊音樂在版權獲取上拿到更多優先籌碼。同樣在遊戲直播方面,作為鬥魚第一大股東的騰訊,最近又通過收購了虎牙B類普通股,成為了騰訊虎牙最大股東並實現控股,如果算上企鵝電競,那騰訊在遊戲直播行業已擁有絕對話語權。


而在教育方面,騰訊更是充分發揮其“縱橫投資術”。騰訊不僅再次參與猿輔導的G輪融資,還是此前D+輪、E輪、F輪融資中的領投或參投角色,猿輔導的投後估值,也從F輪的30億美元,飆升至G輪的78億美元。


對於國外一些前沿科技項目,騰訊同樣如此。比如此次Q1投資的德國飛行出租車創業公司Lilium Aviation,騰訊早在2017年9月,就已向Lilium Aviation領投了9000萬美元B輪融資。


其三、強強合作成立合資公司,騰訊加快智慧城市項目佈局


拆解騰訊Q1投資縱橫術:關於騰訊投資的5個秘密和邏輯


對於和政府相關的智慧城市、數字政府項目,騰訊並沒有採取設立分公司的形式進入,而是選擇與當地的龍頭企業合作,通過成立合資公司的來獲取和推進項目,比如Q1投資中的新騰數制和數字青島,就是此類形式,騰訊佔據前三的股東席位(一般不超過20%)。


比如新騰數致是由新希望集團和騰訊共同投資組建的合資公司,致力於服務中國農業產業互聯網、數字政府和智慧城鄉發展,目標成為農業產業互聯網和政府數字化轉型領域的領軍企業,尤其是積極參與四川省數字化的建設。大股東是北京新加科技有限公司(隸屬於新希望投資集團),出資20000萬元佔比80%,騰訊出資5000萬元佔比20%。


而數字青島建設有限公司由青島海信、騰訊等戰略投資,是數字青島計劃、政務數字化的建設依託單位,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數字城市科技領域內的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技術研發及數字設備安裝;研發:計算機軟硬件產品;信息系統集成服務及相關的工程專業承包服務等。數字青島的最大股東為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5%;騰訊產業創投為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15%。


其四、海外投資項目中,文娛、金融和教育受騰訊青睞


本次Q1的30個投資項目中,其中涉及海外投資的有10個,主要在文娛、金融、教育以及電商領域。騰訊通過投資實現曲線“出海”,能夠拓展自身的業務邊界,而被投海外企業,則可以藉助騰訊進入中國市場,其中印度又是騰訊重點關注的區域。


在文娛方面,主要涉及遊戲、影視和音樂業務。騰訊在遊戲方面的投資涉及日、美、挪威等地的遊戲遊戲開發公司,比如美國遊戲公司Roblox,能夠將其平臺擴展到中國,而騰訊藉此可以讓更多孩子從小學習編程,雙方還將在深圳設立合資公司;環球音樂通過騰訊可以加碼開拓亞洲市場,尤其是微信所擁有的11億用戶。


在金融方面,騰訊投資了法國移動支付創企Lydia,希望擴大自己在歐洲的支付版圖。同時還投資了印度數字賬本公司Khatabook。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騰訊已成為印度初創企業生態系統中最大的中國戰略投資公司。在投資Khatabook之前,騰訊還投資過兩家金融科技公司,在2019年9月和7月,騰訊分別投資了印度保險業巨頭PolicyBazaar和印度數字銀行初創企業NiYO Solutions。2015年起,騰訊開始涉足印度市場,迄今共投資了印度創業公司14家,其中7家已成為獨角獸公司。


其五、強化對被投企業控制力,增大股權佔比、派駐董事


在很多人印象中,騰訊以往屬於純財務投資的“佛系”風格,但從Q1來看,騰訊這種風格正在發生改變,典型的就是加大被投企業的持股佔比,並且開始派駐董事,這也被媒體認為是罕見的做法。


比如在騰訊在中大凱旋中持股20%,騰訊雲副總裁羅朝亮進駐成為新增董事;飛渡科技中騰訊持股20%,佔據第二大股東,騰訊雲副總裁萬超成為新增董事;煉石網絡中騰訊持股15%位列第三大股東,騰訊雲鼎實驗室負責人董志強新增成為董事。另外,在搖搖樂項目中,騰訊微信支付運營中心副總經理雷茂鋒也新增進入董事會。


騰訊高管進入被投企業成為董事,目前尚不清楚對企業會有什麼影響,但無疑是強化其控制力的一種表現。


最新消息顯示,4月來騰訊繼續“買買買”模式,不僅增持拼多多、虎牙,還對華制智能、卓視智通、輕蜓視覺等初創公司進行了戰略注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