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眼看盤:大盤延續震盪盤升 可考慮科技醫藥股

每經記者:鄭步春

本週一,A股普漲,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0.50%至2852.55點。此外,深主板、中小、創三綜指均漲1%略多。由盤面看,權重股表現大多稍弱,非權重股中,科技、農業、醫療器械、體外檢測等相關個股表現稍好。

早盤大盤有個小插曲,就是上交所個別股指出現異常。這樣的故障很難誘發投資者謹慎,投資者除非參與了股指期貨、ETF或其他衍生品交易,一般無需對這種信息過度關注,更無需過度解讀。

由成交額等情況看,人氣仍相對謹慎,大盤明明漲得蠻好,成交卻在縮小。北上資金週一也比較謹慎,雖然仍然是淨流入,但淨流入量僅有18億元,較前幾天少了幾倍。大盤上漲主要與境外疫情似已見頂相關,但這樣的上漲似乎是拋盤減弱所致,並非主動性買盤大增。也就是說,大盤雖然漲,但投資者實際上是比較謹慎的。

之所以較謹慎,我猜測投資者一方面可能是憂慮上市公司業績受疫情衝擊;一方面與近期股指的震盪上行或許已誘發恐高情緒相關。今年以來大盤整體呈現低位拉鋸格局,常常看上去似乎走好了,冷不丁又跌了回來;看上去破位了,卻又意外地回升。這樣反覆無常的走勢主要由疫情造成,而疫情自然是個極難揣摩的因素,所以就造成投資者操作時經常吃虧,久而久之市場的恐高情緒就會加重。

週一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介紹了“2020年一季度中央企業經濟運營情況”。其透露:央企一季度營收同比降11.8%,利潤同比降58.8%。上述央企經營數據對權重股週一走勢暫時構成壓制。雖然幾乎所有人都明白包括央企在內的絕大多數上市公司會受到疫情衝擊,可當人們看到這個58.8%的巨大跌幅後,內心還是感到沉重。

週一上午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佈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變動完全符合預期。具體情況是:1年期LPR利率降20個基點,5年期降10個基點。這是年內第二次“降息”,上次是2月20日。順便說下,上述5年期降幅只及1年期的一半,至少在今年是常態,2月20日報價時1年期LPR是降了10個基點,5年期降了5個基點,所以說週一的LPR“降息”完全符合市場預期。符合預期的事對市場構成的影響較有限,因大部分利好或利空已提前消化了。

歐美疫情已有見頂跡象,本來只有利好,但他們最近正在復工或打算不久後復工,這樣問題就變得有點複雜了。按一般理解,一旦放松管制或復工,那麼疫情再度惡化的可能性還是有的。不過再怎麼說,復工終歸是件好事,投資者在提防風險時要由正面角度去理解。

後市方面,大盤可能延續震盪盤升格局,個人感覺很難再有大起大落,這樣的市場也許更適合那些風險厭惡型投資者。

操作方面,投資者應繼續持股參與,在持倉品種方面可考慮拿些科技、醫藥等品種。權重藍籌當然也可考慮,但考慮到市場利率顯著走低,且未來有機會進一步走低,這個時段投資者不妨更多關注股息率稍高品種。另外,權重股中的一部分基建股也值得參與。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闢專欄,讀者可以在每週日至週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N+財經(微信號:njcjnews)。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