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事沒有難與不難,只有懂與不懂

本 書 價 值

心智有多重要?它不但操控我們的思維模式和情緒模式,影響我們的行為。同時,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心智模式還是一種底層思維。所有企業老大的問題都是其心智模式的問題。唯有改變自身心智模式,提升心智力,我們才能做到輕鬆、滿足、成功、快樂。

閱 讀 收 獲

認識和改變心智模式,提升心智力

顛覆傳統管理理念,重新定義管理

獲得一份中小企業運營與發展的指導手冊

金 句 精 選

1. 人生裡的任何事,都可以得到成功快樂,同時過程可以做得輕鬆滿足。

2. 創造價值是真實的,利潤不過是結果。

3. 管理企業不是當員工的爸媽。

4. 人不能單獨存在,人必然存在於系統之中。

5. 整個企業的運營模式,事實上取決於老闆的心智模式。

6. 世上的事沒有難與不難,只有懂與不懂。

7. 事情從不給人壓力,壓力來自一個人對事情的反應。

8. 很多企業家總是不甘平庸,同時維持平庸。

世上的事沒有難與不難,只有懂與不懂

作 者 簡 介

李中瑩

國際級NLP大師,有三十年的企業管理及經營經驗,曾在多個歐美跨國集團和上市公司擔任高層管理職務。代表作品:《親子關係全面技巧》《NLP—幫助人生變得更成功快樂的學問》《情緒疏導學》《戀愛·婚姻》等。

舒瀚霆

管理學博士,實戰型資深企業管理諮詢顧問。曾在多家著名研究機構、社會組織和院校擔任多項重要職務,獲得過多項全球、全國和行業獎項。

目 錄

一、心智模式

二、團隊心智

三、運營心智

四、賺錢心智

五、發展心智

六、個人心智

正 文

一、心智模式

1.何謂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就是對待事情的慣性模式,它存在於人的內心深處,是人的思想所依據的“標準”,也就是我們生活中所說的“三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它以一種不被察覺的方式,決定一個人面對或處理事情過程中的思維模式與情緒模式。

2. 三個“看待”關乎行動和效果

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這三個“看待”影響整個團隊的行動和效果:

(1)你如何看待你自己?

(2)你如何看待有關的人、事、物?

(3)你如何看待問題?

企業中的問題本身不是問題,你看問題的態度才是問題;企業中的問題並不複雜,複雜是因為站錯了位置。什麼樣的心智模式,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行動和創造什麼樣的效果。新時代中小企業家們假如不在上述三點上提升,而只是強調管理技巧,企業中的很多問題是無法解決的。

3.系統動力與新時代企業家心智模式

這個世界是由無數的系統構成的。系統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相同或不同的個體,為了共同的意義與目的聚合在一起。每個系統裡面會有無數更小的系統在運作,所有的系統都用同一套法則來運作,稱為“系統動力”。

過去我們主要談論意識、潛意識或理性、感性這兩個層面,而在系統動力當中,多加了一層——系統,作者把它稱之為“三層世界”,即物質世界、心理世界、系統世界。

物質世界,即人的意識、理性所反映的世界,包括自然界與人類社會。在這一層看待事物時,我們往往講道理、談對錯。心理世界,即人的潛意識、心理活動。在這一層看待問題時,我們會關注到人的情緒與感受。系統世界,即人所在的系統,以及系統所賦予人的身份和角色。

我們同時活在三層世界,因此需要培養用三層世界看待問題的心智模式,單看任何一層都不全面,都有欠缺。

系統動力主要有三條基本法則:

(1)恆動、恆變、恆前。

(2)平衡、穩定、發展、壯大。

(3)所有平衡穩定都是在不平衡、不穩定中完成的。

必須看到,企業中,一切工作目標的達成,總是會不斷地經歷不平衡、不穩定的過程。因此,所有力求保持企業平衡穩定的心智模式都是不可取的。

本書從五大方面,全面闡述了企業家的心智模式。這五大方面的心智包括企業家的團隊心智、企業家的運營心智、企業家的賺錢心智、企業家的發展心智與企業家本人的心智。

世上的事沒有難與不難,只有懂與不懂

二、團隊心智

1.重新認識管理

管理包括對事的管理和對人的管理。管事就是管目標,通過對人、財、物、技、訊、時的策劃、組織、督導、控制,來達到企業目標。

管人就是管人心,在企業工作中以人為核心,通過推動人來達成對事的運作。想要獲得人心,必須要掌握三個概念:

(1)理性管事,感性管人

儒家倡導政治領袖應追求“內聖外王”。在現代社會,這一理念依舊適用。如果企業領導者能夠在管人時做到內聖外王,那麼便能以高尚的品格感化人,獲得人心;同時能夠根據形勢,把握住大局,最終做出保護大多數人利益的決定。內聖外王要求做到對事用理性、對人用感性。

(2)正確對待離開團隊的人

過去企業老大的心智模式傾向於認為,團隊忠誠度來自於善待現有員工,實際上團隊的忠誠度來自於“老大如何對待離開的人”。

比如餐飲業的佼佼者海底撈會給離職員工一筆額外酬勞,被稱作“嫁妝”,以此凝聚了很多人心。因此,海底撈的員工忠誠度普遍比較高。

(3)學會承擔系統的痛

企業作為一個系統,有著固定的運行法則。領導者管人便意味著必須維護系統,對破壞系統的員工果斷處理。當面對優秀人才不受系統、體系、機制的管理時,領導者需要做出相關處理,如懲罰、辭退。當企業面臨危機時,領導者需要狠下心做決定,如減薪、裁員。

2.重新定義管理

(1)老大和員工的關係

新時代企業員工與老闆之間的關係,更傾向於是一種合作的關係,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團隊支持老大實現目標,而一個企業實現利潤最大化的最佳途徑就是與團隊成為“利益共同體”。

同時,老大應該把企業每天的運行工作交由團隊處理,自己專注於尋找未來。

(2)老大的三大任務

建籬笆 建籬笆就是告訴員工:我們是什麼,不是什麼;我們做什麼,不做什麼;我們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我們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這也就是企業的定位及規範,是團隊可以活動的空間。

定方向 定方向就是指老大需讓團隊知道:我們去哪裡,我們有什麼願景,我們用什麼方式達成願景。在企業裡,只有定好了方向,告知員工企業要去哪兒,員工才會在工作中有清晰的努力方向。

不斷提升團隊能力 有所成就的企業,都抱持著重視團隊能力提高的心智模式。比如,通用電氣推崇各種學習、提升能力的方式,並且嚴格要求員工必須培訓。正是因為對員工能力提升的重視,使得企業能夠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得到持續穩定發展。

世上的事沒有難與不難,只有懂與不懂

3.團隊的常見病症及能力提升

(1)八大病症

團隊一般有以下八個常見的病症:不知道做什麼、不懂得怎樣做才有效果、不清楚需要做到什麼效果、忽視所犯的錯誤、不能正確處理錯誤、不預防,還會犯錯、用錯了人、不在乎團隊利益。

(2)能力提升

重視HR的人才選拔作用 HR能否把招聘工作做好,為企業找到合適的人才,關係到企業能否進行正常高效的日常運作,以及日後能否持續健康發展。因此,新時代的企業家應重視HR部門。

建立企業內部培訓機制 企業內部培訓是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具體需求而展開的有計劃、有組織,系統性的訓練活動。企業內訓有很多優勢:最能量身定製,百分之百照顧企業需求;加快培養管理層人才;團隊精神更為旺盛;為企業發展以至轉型或跨界提供實質支持;成本低廉等。

提高團隊能力,打造自動團隊 團隊能力包括專業能力、軟能力、連接力和自生力。其中,員工個人的軟實力包括:溝通、人際關係;情緒、壓力管理;對人、對事的正面態度;對問題的反應,解決困難的心智模式等。

一個團隊的實力不是取決於其人數,或者每個人的力量,而是成員之間的連接力,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整體大於其構成部分之和”的意思,也就是“一加一大於二”的關鍵所在。

自生力是指不斷自我突破、保持生態發展的能力。團隊擁有自生力便意味著擁有自我發展、自我建設與自我生長的能力,從而為企業提供“造血功能”。一旦企業擁有自生力,便不會害怕競爭。

4.如何解決人才難找問題?

(1)行業現象裡的人才難找問題

中小企業是無法與大企業競爭的,因為資源各方面都無法比得上大企業,缺乏對人才的吸引力。中小企業管理者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面解決人才問題。

①從企業內部培養人才 新時代的企業家應改變其心智模式,在尋找優秀人才時,不妨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企業內部,從內部挑選與提拔人才。

②找出“無需人才”的經營模式 企業家正確的心智模式應該是:一開始就應抱持“即便沒有人才,我也能經營得很好”的想法,並且能做到未雨綢繆,在不缺人才時就做好應對措施,根據不同情況採用不同的運營模式幫助企業穩健發展。

③分拆“人才”,“化整為零” 作為企業管理者,應改變其對人才慣有的心智模式,在尋找人才時,忌求全責備。尋找人才時,先得有正確的觀念,忌把事先準備好的“人才框架”拿去套用;相反,應該將人才進行“拆分”,從而發掘、發揮人才所擁有的一技之長;同時洞察其短板,用其他方式進行彌補。

(2)企業狀況裡的人才難找問題

應對該問題,總的來說,企業需要做好以下四件事。

①精準定位所需人才 不要盲目將焦點放在高學歷或工作經驗豐富的應聘者身上,要根據不同部門的不同需求來選拔人才。

②提高薪酬吸引力 提高薪酬吸引力不純粹意味著高薪,而是可設計一個科學的薪酬體系,包括薪酬制度和晉級制度,來得到提升。比如,對於支付給人才的薪酬,可以把它包裝成分成、紅利,以取代平常的“工資”“獎金”,以此激勵員工。

③提高HR招聘質量 企業需要注重對HR進行全面的培訓,以確保HR的招聘質量。培訓的內容應涉及各個方面,如招聘的面試技巧與行為舉止規範、企業崗位的功能與職責的瞭解、招聘的形式與內容、招聘流程、企業文化、市場推廣與宣傳方法等。

④專業技能不是唯一的招聘條件 企業招聘人才時,應把關注點放在其他方面的重要素質上,如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人際關係、抗壓與情緒管理能力等。專業技能好,假如缺乏學習能力,也會遭受淘汰。

(3)人才的四個需要

①用好“越給越有”的哲學 用好“越給越有”的哲學,就要給員工分名分利。那麼,如何通過分名分利推動員工的積極性呢?可在戰略規劃時設定業績目標與分配機制和貢獻榮譽,並在分配業績目標時,鼓勵員工往更多的貢獻去努力。

②企業老大不是員工的父母 老大必須從內心深處尊重人才,相信他們自己有把事情做好的能力,並創造一個能讓其發揮所長的環境,授予責任與權力,僅在需要時方才稍微引導。

③照顧好員工的家人 很多人出來工作都是為了照顧家人,幫助員工照顧好家人,才能使其安心工作,“齊家”方能“平天下”。

④助力個人事業願景 建議在日常的工作溝通或尋常談話中,經常詢問人才心中的事業發展目標是什麼。把他的願景與企業的願景合併起來,制定實際可行的目標與實現目標的路徑,來支持他的事業發展計劃。

5.重塑團隊心智

(1)破解“必死方程式”法

很多人在面對新時代帶來的龐大機遇時,內心往往有很多向往,同時又有很多自我否定,表現出以下兩個“必死方程式”。

①我需要A,但我不可能是A。

②我需要A,而得到A 必須有B,我沒有B。

以下為作者給出的“拆招”(引導)的三個方面:

①沒有A我也可以成功快樂,因為A能帶給我的深層價值,我可以憑其他事物取得。

②不一定要擁有B才能得到A,凡事總有三個解決方法。

③我沒有B不是絕對的,只是此刻的情況而已。我可以想辦法擁有它,或者找到它的替代物。

(2)成功三步法

第一步:相信某件事有可能。

第二步:找個新方法,去做。

第三步:假如方法有效,則繼續;若無效,重複上一條。

(3)脫困五步法

第一步 困境:“我做不到X。”

第二步 改寫:“到現在為止,我尚未做到X。”

第三步 因果:“因為過去我不懂得(YY),所以到現在為止,尚未能做到X。”

第四步 假設:“當我學會(YY),我便能做到X。”

第五步 未來:“我要去學(YY),使我能夠做到X。”

(4)把“不”“沒”“難”變為“如何”法

當把“不、沒、難”的句子改為“如何”時,實際上就把焦點從問題本身轉向了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上,而這就是解決問題的開始。

(5)解決問題≠達到目標

企業老闆應培養起團隊把焦點放在“達到目標”的心智模式。達到目標,則意味著“誰能做事,讓事情效果更好”,而非把焦點放在已經發生的問題上,挖掘原因再尋求處理方法(解決問題)。

世上的事沒有難與不難,只有懂與不懂

三、運營心智

1.運營的心智模式

企業中所有的運營都圍繞著這三個問題展開:顧客為什麼要買? 顧客為什麼要向你買?顧客為什麼要再次向你買?

顧客之所以買某樣產品,並不是因為你提供了這樣產品,而是因為你所提供的產品剛好能解決他的問題,滿足他的需要。要令顧客選擇你而非其他競爭對手,根本就在於你能提供獨特的產品(服務)。

影響顧客再次產生購買行為的因素很多,如服務質量、消費情感、購買習慣等,而這一切都是基於滿意度的基礎上。高水平的滿意度可增加顧客對企業的偏愛程度,從而增加對企業產品的再次購買意願。

由上述三個問題可見,企業中所有與運營相關的理念、觀點、手法與行為,都取決於企業老闆的心智模式。老闆需在自己的心智模式上進行修煉和突破,隨時根據市場的變化來調整自己,這才是正確的運營之道。

2.企業運營

(1)什麼是“運營”?

總體而言,一個企業的運營主要涵蓋兩大方面內容: 第一,對生產經營活動的運營。即以產品生產和服務創造為中心,通過設計並控制企業系統,使得企業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從而實現生產產品或創造服務的過程。

第二,對企業經營活動的運營。也就是圍繞企業的日常運作與服務,通過對企業財務、技術、生產運營、市場營銷和人力資源五大職能進行統籌管理,從而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過程。

(2)兩種運營模式

傳統的商業運營,是企業自己關起門來思考探討如何做好產品,然後自己想辦法賣出去,重在“生產產品和賣出去”。

互聯網運營,是由客戶協助企業做好產品,然後再以“滿足客戶相對個性化的需求”為賣點來營造營銷氛圍,把產品賣出去,重在“與客戶建立關係”,為後續的可持續經營打下紮實的“人心”基礎。

這兩種運營方式,根本上源於截然不同的兩種心智模式。新時代背景下,互聯網運營的心智模式明顯更符合現實需要。新時代中小企業家要想做好企業運營,必須改變心智模式,應圍繞“顧客需求”出發,找到你的顧客群體,挖掘他們的需要,並真正滿足他們的需要。

(3)運營策略

基於客戶需求 互聯網時代,要想滿足顧客需求,就得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消除顧客的麻煩、不方便;二是提供過去沒有的價值,如全新的產品或服務。

找到你的顧客 精準定位目標顧客,需要企業對顧客進行“客戶畫像”。當你有了一幅清晰的畫像後,就能迅速、高效、精準地找到你的目標顧客。

只做擅長做的,只做能做的。首先,專注在最擅長的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發揮上。其次,對於企業中做不好的就不要做,沒有什麼是必需的。

維持舊模式無法取得新成功。一個企業失敗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為普遍的一個就是維持一箇舊的模式不願意改變,以至於在市場、社會等環境發生變化時,運轉不良,導致企業死掉。因此,企業要順勢而為,結合現實情況創新發展模式。

世上的事沒有難與不難,只有懂與不懂

四、賺錢心智

事實上,如何看待賺錢的心智模式,直接決定企業老闆對外如何看待市場與消費者,對內如何看待經營企業與業績考核,以及如何看待本人賺錢,如何引導員工賺錢的問題。

1.賺錢是結果,不是目標

錢是什麼?錢是商品交易發展的產物,是價值交換的媒介。可見,交換的本質是為了價值,而非交換的媒介,這就是“錢”的意義。

賺錢不能是企業的目標,只能是結果。做企業正確的做法是,讓自身的價值在顧客身上得到呈現。因此,企業與團隊要定的目標應該為以下兩點:一是提供專業水平的高質量產品,二是保證很高的顧客滿意度。

2.用業績論功行賞有危害

(1)對企業的危害

單純依照業績目標對員工論功行賞是危害極大的,因為此時的員工會認為達到目標才是最重要的。為達成目標,就會想辦法投機取巧,或採取各種人工手段,不惜損害顧客與企業利益。

比如,有些人會向顧客推薦價格高但不一定適合的產品;有些人會弄虛作假,做表面文章欺騙上級;還有些人會通過各種不正當的方式對產品進行銷售等。

(2)對團隊的危害

過分嚴格用業績目標作為銷售團隊的驅動力,將會帶來以下至少三個不良後果:埋沒、錯失難得的人才;未達標的可能遠高於超越目標的;專注於達到目標所需的能力方法上,忽略錯過比目標更大的機會。

3.銷售團隊賣的是什麼?

談到銷售,很多人,甚至很多企業老闆第一反應就會認為是簡單的“賣東西”,這是對銷售片面的認識。其實,銷售說到底就是為滿足顧客特定需求,通過不同的解決方案傳遞價值的過程。銷售是以發掘且滿足顧客需求為前提的。

首先,銷售人員賣的是自己的外在形象、氣質、談吐與禮儀等。同時,銷售人員應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

其次,銷售人員賣的是企業與品牌。顧客對一家企業的第一印象源於企業形象與品牌形象。企業的形象、規模、實力、行業地位、聲譽、發展前景和規劃都會讓顧客產生聯想,從而影響到顧客對產品的信任。

最後,銷售賣的是產品與服務。產品是企業生存、經營的基礎。提供高質量、專業水平的產品,是獲得顧客的決定性因素。所有的營銷主題都是圍繞產品開展的,方法、技巧服務於產品,通過不斷地挖掘出產品的差異化,展示產品價值的最大化。

4.戰略規劃與預算管理決定盈利

對中小企業而言,戰略規劃的真正價值在於理解和開發企業的戰略。中小企業家必須從心智模式上改變,提升戰略規劃的意識,並通過戰略規劃實現企業賺錢。

同時,實現企業賺錢,還需中小企業老闆從心智上重視財務預算管理。把錢管理好、利用好,讓企業資金充分發揮其該有的作用力。

(1)專注做一定能賺錢的業務

企業怎麼賺錢取決於公司的戰略如何規劃,不同的戰略會給公司帶來不一樣的盈利模式。戰略規劃不僅幫助企業解決創業初期的賺錢問題,還讓企業在後續的發展中穩定、順暢。

戰略的意義在於集中精力、資源做真正有效、持續賺錢的業務,而放棄一些易分散企業注意力,以及與企業業務領域不相干的事。

世上的事沒有難與不難,只有懂與不懂

(2)做好預算管理

預算管理有兩個重要的關注點:

①開源,即增加收入。主要靠業務部門擴展銷售渠道、開拓新業務等方式。

②節流,即控制費用。節流需要每個部門的支持和參與,削減開支、節約成本。如通過減少物資採購成本、嚴格把控辦公行政費用、精簡運作部門等措施。

5.顧客決定利潤

一個企業的利潤來自於顧客。當企業能夠為顧客創造價值時,顧客便自然會用錢來交換價值。因此企業想要實現賺錢,必須樹立以顧客為中心的心智模式。

傳統的交易模式下對顧客購買過程的分析主要體現為以下六步:顧客有需求→找到你→感興趣→瞭解你→購買、付款→交付、收款。

為了提升服務質量,新時代的中小企業應該更注重後六步:跟進→客服→回饋→再購買→分享創造新顧客→共享共創。通過以上步驟,企業就可以尋求機會不斷創新。例如“小米”,通過蒐集顧客想要的產品,再根據顧客需求進行產品研發。

五、發展心智

企業做任何事都是為了未來。只有著眼於未來,才能有未來。企業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對未來的把握上,才能在現階段做出正確的抉擇。

1.產品的發展與未來

產品是一個企業的核心。作為新時代企業家,在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以及消費體驗的不斷升級時,必須對現有產品進行不斷的提升、改進,同時持續推出新產品,調整產品線和產品鏈。

(1)產品優化

產品優化離不開研發。研發不一定是指開發新產品,只要是針對現有的產品,不管是在產品銷售、生產模式還是顧客服務等環節進行改變,都屬於研發的方向和目標。

產品優化離不開對未來客戶的發掘。想要挖掘出顧客需求,讓顧客滿意,就需要得到以下幾類人的幫忙:接觸顧客的一線員工、終端使用者(付錢的人與使用的人)、第三方購買和諮詢人員以及潛在顧客。

(2)產品線、產品鏈、產品發展

產品戰略 做好產品發展戰略,就必須把重點放在產品線與產品鏈上。產品鏈內的產品,必須有故事,同樣,產品線最好也有故事,就算沒有完整故事,也必須對同一顧客群有吸引力。

產品的再購買機會 對於無法放在一起,即無法對同一顧客群產生吸引力的產品,應通過以下三種方法分開對待。①根據形象、市場、價格定位的不同,考慮另設公司負責。②同一公司,發展不同品牌。③對不同產品,組織不同的團隊負責。

找出明天的產品 研發部決定明天的產品。研發部是決定企業未來的三大部門之一,要想找出明天的產品,企業必須成立研發部門並且重視研發的作用。

明天的產品在市場 作為企業,有關產品的生產經營活動需要貼近市場、適應市場,聽從市場信息帶來的指示。

世上的事沒有難與不難,只有懂與不懂

2.企業的發展與未來

(1)找出未來的機會

找出未來的機會,就必須在三方面做工作:往外看,往內部看,再看自己。

往外看 往外看對企業具有極大的意義與作用。往外看有兩大優點:一是看到危機,避開;二是看到商機,先下手為強。往外看主要有幾個方向:大環境、行業、顧客群體和競爭對手。

往內看 企業無法躲避競爭,卻可以建立起競爭優勢,關鍵就在於企業是否對競爭有足夠的重視,是否敢於直面競爭。往內看要聚焦在這三個方面:發展核心競爭力、保持競爭優勢和挖掘潛在優勢。

看自己 一個優秀的企業家要有清晰的使命和願景,當一個企業有了明確的使命和願景,企業的所有員工能認同它,並且齊心協力為之奮鬥,這個企業就有了生命力,有了無限的可能。

(2)前瞻性戰略思維

面對瞬息萬變的外部環境,企業只有挖掘和洞察市場變化的方向與影響其變化的因素,時時瞭解消費者習性與偏好的變幻趨勢和規律等,才具備前瞻性戰略思維的基礎。

如何將前瞻性戰略思維轉化為商業規劃項目呢?可以通過以下八個步驟:評估商機、測試商機、清晰願景使命、整合資源、選定戰略優勢、明確未來核心競爭力、精確定位、確定營銷模式。

六、個人心智

作者認為,企業裡所有的問題都是人的問題,企業裡所有人的問題都是老大的問題,老大決定企業的成敗。而企業所有老大的問題都源於他的心智模式問題。

1.老大本人的身份和狀態

(1)老大的身份

不做員工的父母,老大必須以“企業老闆”的身份照顧員工,而不能以“員工父母”的身份照顧他們。把“身份定位”瞭然於胸,身份定位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身份定位模糊、同時有兩個身份定位、在A身份定位,做B身份定位的事。

(2)老大的狀態

本人的狀態同樣影響著他看待人、事、物的角度、維度與方法。具體來說,老大要有對成功的資格感,自我的力量感,對成功與快樂的認知,對輕鬆成功的認同以及擅長管理情緒壓力等。

世上的事沒有難與不難,只有懂與不懂

2.老大面對問題的心智

(1)思考“如何做到”

停止思考“難”,而應思考“如何做到”。因為關注“難”對你並沒有好處,只不過是解釋你為什麼做不到罷了。與其如此,不如思考“如何做到”,走出第一步,從改變心智模式開始。

(2)尋求改變

堅持與靈活,哪個對,哪個錯? 實際上,它倆本身沒有對錯,因為都只是經營企業的工具、途徑而已。對它們的正確態度應該是用效果衡量,有效就堅持,沒效就靈活變化。

(3)如何看待團隊出錯

老大該有的心智應該是把錯誤定性為團隊的學習機會,意識到“做錯”是行為未達到效果目標,是“學習提升”的需要呈現,而不是“懲罰”的需要呈現。

把焦點放在以後能夠做得更好則有意義,這個“做得更好”更能帶來整個團隊的進步,並促使“學習型文化”產生。

(4)從“看”對錯到“重”效果和意義

在企業所有的經營行為中,並沒有對錯之分,只看有沒有效果,是不是達到“三贏”。只要有效果,達成“三贏”,即“我好、你好、世界好”,便沒有錯。

(5)從單線思維到多線思維

NLP(神經語言程序學)有一句名言,“凡事總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非常形象地說明了多線思維的思考方式。企業家們具備多線思維,是解決困難、未來策劃以至統籌大局的先決條件。變“單線思維”為“多線思維”的第一步就是打破單線思維的規條框架。

要改變面對問題時的單線思維,建議中小企業老大多做以下練習:隨意找一個目標,例如從廣州到上海,讓自己想象三個不同的方法可以到達目的地。想三個不同的方法,然後再想新的方法。如此反覆,激發自己幽默、解決問題和創造力的神經元。

(6)用好五項權力

企業管理者主要有五項權力,包括任用權、獎賞權、懲罰權、能力權與感召權。前三種是企業給予的,這意味著企業也能收回,只有後兩種才是終身相隨,終身受用。所有成功的管理者,特別是那些成功而輕鬆的管理者,都是懂得善於運用能力權,尤其感召權這兩種權力的。

世上的事沒有難與不難,只有懂與不懂

3.老大的經營心智

(1)管好現金流

要嚴格管理現金流,減少參與企業願景以外的合作與投資,不盲目投資業務以外的項目,做好現金流預算。

(2)不苛求必須做大企業

中小企業普遍的願望都是把企業做大。而現實情況往往是,由於對市場狀況認識不足與自身能力所限,企業在追求做大時容易陷入盲目狀態。中小企業不應求做大,而需做好“小而美”,才能獲得合理回報,保證企業穩健發展。

4.老大的系統心智

(1)用系統心智找思路

每當企業系統出現問題時,老大用系統的心智會更容易找出解決方向,比如: 個別員工出現問題,從團隊的角度看。團隊成員之間的問題,從整個團隊的角度看。團隊與團隊之間的問題,從整個企業看。

(2)通過系統觀做到“三贏”

新時代企業家應樹立起系統觀,看到系統的整體,先把自己搞好,得到家庭的支持,搞好團隊,就能把事業搞好,讓你的企業有成功的未來。

5.老大的未來心智

企業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了未來,而老大的責任是照顧企業的未來。只有具備未來的心智,老大才能帶領企業走進未來。

(1)用未來看當下

新時代企業家應用未來看現在,找出企業的未來在哪裡,制定戰略規劃,確立願景,並做出戰略與具體戰術。

(2)必須有的信念

首先,老闆需要相信企業有“活的資格”,能夠做好與取得成功。其次,老闆需要改變舊的運營模式與思維模式。

(3)關注未來重要的事情

作為新時代的老大,需要關注未來的什麼呢?比如:企業的願景和使命;考慮成立未來探索部;企業的戰略規劃;企業未來的人才儲備與規劃;新的技術發展;產品、服務模式、運營模式、營銷模式等方面的研發等等。

(4)動、變、前

根據系統動力法則,所有事物不斷地在“動、變、前”。因此,企業老大需要做到絕不停步不前、絕不固守舊法,而要不斷嘗試、創新,並且在做事情無效時就變。

(5)不斷精進,砥礪未來

首先,老大需要關注自身的心智成長,擴大格局、視野。其次,老大還需提升自己的情緒、壓力管理能力,與本人的人生策劃能力。再有,企業老大應提高有效引導的能力,包括溝通、人際關係、教練等能力。最後,老大應把關注點放在市場變化、社會進步上,力求把握先機,為企業的未來發展創造空間,也為整個社會做出貢獻。

世上的事沒有難與不難,只有懂與不懂

結 語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觀念已經過時了,成功不一定非要吃苦,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得輕鬆、快樂、成功、滿足。有什麼樣的心智模式,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行動和創造什麼樣的效果。我們在改變自己的時候,首先要改變的就是心智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