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當打之年”的歌手,選不出一個大眾認可的“歌王”

果不其然,華晨宇力壓群雄,拿下了《歌手·當打之年》的歌王桂冠。不過,這可能是我看過最令人迷惑的一次《歌手》總決賽了。

一群“當打之年”的歌手,選不出一個大眾認可的“歌王”

對於這個結局大家或許一點都不會感到意外,直觀上來看,華晨宇的人氣最高、流量最大、粉絲最多、單期奪冠的次數也最多、他還是芒果臺一手捧紅的“親兒子”。

邀來助陣的幫唱嘉賓李宇春,也是千呼萬喚才出來的人物。

作為湖南衛視超女選秀捧出來的“一姐”,洪濤五次三番邀她來參賽都被婉拒,這次在芒果臺和節目組的牽線之下才促成合作。

當然也給足了李宇春面子。幫唱嘉賓海報上統一稱謂都是“幫唱大咖”,就連林俊杰也不例外,李宇春卻是“特別嘉賓”,到底有多特別呢?

一群“當打之年”的歌手,選不出一個大眾認可的“歌王”

專門給她做了一張帶有芒果臺logo的海報,文案上寫著“用音樂,等春來”,其中深意,值得一品再品。

總之,華晨宇有一萬個奪冠的理由,觀眾也有一萬個不服氣的理由。

但平心而論,這屆歌王的歸屬不服眾幾乎是必然的。因為這是《歌手》自身的悖論:真正的歌王,其實不可能存在。

01 無法得到全民認可的歌王

《歌手》決賽遭非議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大多是因為現場“車禍”頻出、選手迷惑操作和大眾評審令人困惑的耳朵造成。

歌王歸屬的爭議也是由來已久,從第一季隨處可見的對林志炫沒拿歌王的抱怨,到哪怕像韓紅、韓磊、劉歡這樣的大神拿了歌王都有人不服的局面,我們真的很難找到一個大家都認同的歌王。

一群“當打之年”的歌手,選不出一個大眾認可的“歌王”

如果說以前歌王這事還能論資排輩,到了“當打之年”的舞臺,論資排輩顯然是空談,這樣也就更加眾口難調。

而資歷中唯一一個特別能打的米希亞,又因為經驗值全攢在了日本歌壇,即便當了歌王也會難以收穫國內觀眾足夠的認同。再者,她也沒有像結石姐那樣服眾的資歷。

可以說在觀眾的心裡,真正的歌王並不存在。

02 噱頭大於實質的歌王

但對歌王這稱號太過較真似乎也有失風度,因為它實質上就是一個競技類綜藝搞出來的“噱頭”。

如果要認真審視,這個綜藝的競技流程本身就充斥著不可抗力下的問題:

首先是歌手配置,歸屬種類不同,擅長音域不同,舞臺經驗更是天差地別。

其次是歌曲選擇,除了現在這季,節目組為了排斥成名作對評審的干擾會禁止選在首期外唱自己的歌,但又無法對選手選取的困難程度做統一限制——這也導致素人評審根本無法拿歌曲難度加入評判標準。

這裡的弊病很明顯是第一季出現過的轉盤選曲,由於太需要依靠運氣而致使節目失去公平性,這個操作在後來的幾季中再也沒出現過。

一群“當打之年”的歌手,選不出一個大眾認可的“歌王”

說白了歌王這稱號是現場五百個人的品味結果,五百個人能代表樂壇多大的受眾喜好還真不好說,從統計的角度我們基本可以認定這個數字並不會高。

話又說回來,為什麼還有人如此在乎歌王這個稱號?

大概是因為如今的樂壇很難再看到專業音樂人之間的專業較量——專業音樂人都下海去參加真人秀了,音樂競技綜藝彷彿成了新時代的"金曲獎",而金曲獎的結果大家卻是哈哈一笑無人在意。

所以說歌王這稱號噱頭似乎也並不如是,畢竟雖然產生過程沒啥科學性可言,大家對這個噱頭熱情卻很高漲。

當然如果統一用眾口難調去解釋這種熱情似乎太過籠統和不準確,我們不如用更客觀的說法來解釋大眾的種種不認可,儘管也是四個字:時代變了。

03 時代變了,歌王也變了

時代變了這四個字可以從幾個角度來解釋:一是樂壇生態的變化;二是歌壇圈層的細分化;三就是前兩點的環境因素,即網絡生態的大背景。

相比十幾年前的“天王”、“天后”,我們似乎總會覺得如今的歌手失去了幾分魅力和實力,這也是如今的“歌王”很難達到大眾共鳴的原因之一。

而這件事來自兩個方面,從好的方向來說,原來聽眾的耳朵被單一的傳播渠道壟斷,電臺、電視播什麼大家聽什麼,專業歌手的出道集中在唱片公司手裡,相較於聽眾的廣闊,反而是歌手競爭會更加激烈,好嗓子和好詮釋幾乎是歌手們的立身之本。

一群“當打之年”的歌手,選不出一個大眾認可的“歌王”

從不好的方向來說,如今這個人人能評論的時代,縱使劣幣能被大家識別,但誤傷甚至惡意中傷也總是存在,外行指點內行的事時有發生,音樂素養普遍不高的情況下,盲目崇拜資歷似乎成了另一種怪象。

而歌壇圈層的細分化也導致誰不服誰的事件頻繁發生,由於大眾評審天然按喜好打分,綜藝又往往為了取悅普通大眾而對這種找外行點評內行的行為美其名曰市場選擇。

愛好多元審美就多元,偽樂評的泛濫成災又很容易造成對歌手風評的二次傷害,且也沒有真正的專業科普能讓大家有個統一標準,共識的取得就愈發困難。

互聯網讓人人可發聲這事本來就是雙刃劍,因為“人人”的素質和抗拒風向的能力實在是很難評估。

幾乎不可能期待每個人都有很好的音樂素養和理性,哪怕有,按照勒龐的觀點把他放到一群人的言論中其非理性的可能也會加倍提升。

何況,誰學生時代的音樂課不是被數學老師佔來講題呢?即便如此本科率還只有4%的國內,又能保證誰是真的在聽歌,而不是被商業製作和樂評噱頭擾亂了視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