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新冠時代”全球可能出現十大變化,新集團將出現舊集團將瓦解

所謂“後新冠時代”,意即新冠爆發後以致消失後的時代。


新冠爆發以來,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節奏,驟然發生改變,世界格局亦面臨著全新的變化。


近日,韓國《朝鮮日報》通過對24位全球知名學者的訪談,總結出新冠肺炎結束後,全球即將發生的十大變化,並認為,這些變化有可能完全改變人類社會各領域的規則。


一、全球化陷入停頓,人員、資本不再跨境流動,各自逃生或成為時代主旋律。未來全球產業鏈很有可能圍繞國家或地區進行重組,反全球化或成為後新冠肺炎時代的國際秩序特徵。


二、“大政府”成為主流,以戰時標準嚴格管控新冠疫情或成普遍現象。這似乎預示著集體主義的迴歸。


三、世界經濟的“日本化”。美歐雖為阻止經濟衰退四處撒錢,但如同日本所經歷的“失去的20年”,這將提高國家債務,最終陷入經濟長期低增長態勢。


四、歐盟存亡危機。疫情加重了意大利、西班牙等南歐國家的經濟危機,歐盟內部不均衡問題愈發嚴重。


五、中國國際地位可能會“凌駕於美國之上”或“在國際上受到更多質疑”。專家對後新冠時代中國的地位看法不一。樂觀者認為中國比美國更早擺脫新冠危機,全球影響力也將水漲船高。但悲觀者認為,中國防控疫情的表現仍“很難”被認為是世界中心國家。


“後新冠時代”全球可能出現十大變化,新集團將出現舊集團將瓦解


六、民粹主義抬頭。疫情讓很多國家社會兩極分化更加嚴重,這將成為民粹主義的土壤。為阻止疫情蔓延,多國關閉的產業大多是飯館、酒店等服務業,一旦大量低收入勞動者失去工作,將拉大社會貧富差距。


七、居家辦公成為潮流,而且居家辦公或導致家務勞動重新分配,女性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機會或將提高。


八、握手將成為歷史,保持社交距離或將成社會新標準。此前必須面對面解決問題的領域,很可能出現線上等新的替代方式。


九、或誕生“新冠肺炎世代”。20多歲的年輕人或將長期陷入找工作難的境地。如同經歷過上世紀初大恐慌的人們會保持節約的習慣一樣,新冠肺炎也會給新一代打上終身烙印。


十、更尊重環境。新冠肺炎可能改變人類對環境和科學的認知,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必要性。


“後新冠時代”全球可能出現十大變化,新集團將出現舊集團將瓦解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考驗著政府、衛生系統和經濟體,《約旦時報》3月31日評論:新集團將出現,舊集團將瓦解。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新冠肺炎病毒將與我們長期共存,大部分國家仍處於新冠肺炎流行初期。


新冠在影響世界格局的同時,也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後新冠時代,口罩、消毒液可能會成為家家戶戶必備物品。


出門帶口罩成為常識,減少聚餐,見面也不用互相握手了,保持社交距離,聽到咳嗽都會下意識地遠離。


這種時候,古人的分食制、拱手禮等社交禮儀便用得上了。


分食制又稱分餐制。現在中國傳統宴飲方式是共享一席的合食方式,而最早的就餐方式則是分食的。就是用餐器具分開,大家坐在一起每人一份各吃各的,吃多少就要多少,夾多少就吃多少。


春秋戰國及更早時期,人們席地而坐,吃的時候食物放在低矮食案或身邊的地上,每人一份,各吃各的。


“後新冠時代”全球可能出現十大變化,新集團將出現舊集團將瓦解


而好友見面,不用握手,不用抱抱,保持距離,行拱手禮,作揖即可。


拱手禮又叫作揖、揖禮, 是古代漢民族的相見禮, 其歷史非常悠久。《論語· 微子》曾載“ 子路拱而立。” 這裡子路對孔子所行的就是拱手禮,拱手禮的正式稱呼應該叫揖禮。


行禮時,雙手互握合於胸前。當代一般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在外;若為喪事行拱手禮,則正好相反。一說古人以左為敬,又有人在攻擊別人時,通常用右手,所以拱手時,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誠與尊敬。


“後新冠時代”全球可能出現十大變化,新集團將出現舊集團將瓦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