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新冠时代”全球可能出现十大变化,新集团将出现旧集团将瓦解

所谓“后新冠时代”,意即新冠爆发后以致消失后的时代。


新冠爆发以来,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骤然发生改变,世界格局亦面临着全新的变化。


近日,韩国《朝鲜日报》通过对24位全球知名学者的访谈,总结出新冠肺炎结束后,全球即将发生的十大变化,并认为,这些变化有可能完全改变人类社会各领域的规则。


一、全球化陷入停顿,人员、资本不再跨境流动,各自逃生或成为时代主旋律。未来全球产业链很有可能围绕国家或地区进行重组,反全球化或成为后新冠肺炎时代的国际秩序特征。


二、“大政府”成为主流,以战时标准严格管控新冠疫情或成普遍现象。这似乎预示着集体主义的回归。


三、世界经济的“日本化”。美欧虽为阻止经济衰退四处撒钱,但如同日本所经历的“失去的20年”,这将提高国家债务,最终陷入经济长期低增长态势。


四、欧盟存亡危机。疫情加重了意大利、西班牙等南欧国家的经济危机,欧盟内部不均衡问题愈发严重。


五、中国国际地位可能会“凌驾于美国之上”或“在国际上受到更多质疑”。专家对后新冠时代中国的地位看法不一。乐观者认为中国比美国更早摆脱新冠危机,全球影响力也将水涨船高。但悲观者认为,中国防控疫情的表现仍“很难”被认为是世界中心国家。


“后新冠时代”全球可能出现十大变化,新集团将出现旧集团将瓦解


六、民粹主义抬头。疫情让很多国家社会两极分化更加严重,这将成为民粹主义的土壤。为阻止疫情蔓延,多国关闭的产业大多是饭馆、酒店等服务业,一旦大量低收入劳动者失去工作,将拉大社会贫富差距。


七、居家办公成为潮流,而且居家办公或导致家务劳动重新分配,女性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机会或将提高。


八、握手将成为历史,保持社交距离或将成社会新标准。此前必须面对面解决问题的领域,很可能出现线上等新的替代方式。


九、或诞生“新冠肺炎世代”。20多岁的年轻人或将长期陷入找工作难的境地。如同经历过上世纪初大恐慌的人们会保持节约的习惯一样,新冠肺炎也会给新一代打上终身烙印。


十、更尊重环境。新冠肺炎可能改变人类对环境和科学的认知,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


“后新冠时代”全球可能出现十大变化,新集团将出现旧集团将瓦解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考验着政府、卫生系统和经济体,《约旦时报》3月31日评论:新集团将出现,旧集团将瓦解。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新冠肺炎病毒将与我们长期共存,大部分国家仍处于新冠肺炎流行初期。


新冠在影响世界格局的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后新冠时代,口罩、消毒液可能会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物品。


出门带口罩成为常识,减少聚餐,见面也不用互相握手了,保持社交距离,听到咳嗽都会下意识地远离。


这种时候,古人的分食制、拱手礼等社交礼仪便用得上了。


分食制又称分餐制。现在中国传统宴饮方式是共享一席的合食方式,而最早的就餐方式则是分食的。就是用餐器具分开,大家坐在一起每人一份各吃各的,吃多少就要多少,夹多少就吃多少。


春秋战国及更早时期,人们席地而坐,吃的时候食物放在低矮食案或身边的地上,每人一份,各吃各的。


“后新冠时代”全球可能出现十大变化,新集团将出现旧集团将瓦解


而好友见面,不用握手,不用抱抱,保持距离,行拱手礼,作揖即可。


拱手礼又叫作揖、揖礼, 是古代汉民族的相见礼, 其历史非常悠久。《论语· 微子》曾载“ 子路拱而立。” 这里子路对孔子所行的就是拱手礼,拱手礼的正式称呼应该叫揖礼。


行礼时,双手互握合于胸前。当代一般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若为丧事行拱手礼,则正好相反。一说古人以左为敬,又有人在攻击别人时,通常用右手,所以拱手时,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诚与尊敬。


“后新冠时代”全球可能出现十大变化,新集团将出现旧集团将瓦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