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真的有"種族滅絕"嗎?

在新疆,真的有

在新疆騎行途中的傑瑞·格雷

幾乎每天,我們都能在西方媒體上看到聳人聽聞的關於新疆"種族滅絕"的報道。作為一個長期生活在中國併到過五次新疆的外國人,我可以很明確地說,西方媒體的報道完全是罔顧事實的,即使他們聲稱"掌握了可靠的證據"。

讓我們先來看看西方媒體在報道新疆時經常用到的一些詞彙的真正含義吧:

種族滅絕(Genocide):蓄意殺害一大群人,尤其是特定民族和種族的人。

種族滅絕的案例包括: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殺害了超過600萬猶太人;在震驚世界的盧旺達大屠殺中,圖西人幾乎被滅族;在前南斯拉夫發生的企圖殘殺波斯尼亞穆斯林的事件……種族滅絕在人類歷史和現實中確實存在。

那麼,"種族滅絕"在當今的中國發生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名記者、政治家、外交官或者學者能夠提供任何證據,證明在中國有任何一個人因為民族仇恨被處決或者謀殺,更不用說整體消滅一個少數民族了

。換句話說,西方媒體所謂"種族滅絕"的報道純屬是為了製造仇恨,而不是描述事實

在新疆,真的有

2020年9月11日,新疆喀什古城景區舉行開城儀式,歡迎遊客入城遊覽。(新華社記者 馬鍇攝)

我為什麼敢這麼說呢?在已知的每一次種族滅絕事件中,都會有大批難民湧入其它國家。新疆地區與8個不同的國家接壤(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印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和巴基斯坦),如果一個人鐵了心要穿越邊境並不是十分困難的事情,但是到這些鄰國去看看,很顯然那裡沒有針對中國的難民營。

好吧,有人說即使沒有人被殺死,那麼新疆維吾爾族的"語言、文化和宗教信仰"被"種族滅絕"了。

無論是法律規定、字典詞條還是聯合國對於"種族滅絕"的定義,都是特指對人類的殺戮。西方記者們如果真的急於去抹黑汙衊的話,那麼請使用正確的詞彙:Linguicide和Deicide 。Linguicide指的是對某種語言的禁止,Deicide指對某種宗教的迫害,但是在英語裡,其實是沒有一個詞可以用來形容"文化滅絕"的。而且,如果證明不了所謂的"文化滅絕"正在發生,創造這些詞彙又有什麼用呢?

在新疆,真的有

2019年3月5日,新疆墨玉縣庫木艾日克村,農民畫家阿卜力克木·麥麥提敏在家中繪畫。(新華社記者 丁磊攝)

西方媒體報道說,根據"可靠的消息",維吾爾族人正生活在一種受壓迫的"語言滅絕"狀態裡。但是如果這些記者真的去過新疆,哪怕只是作為遊客,都可以看到每一個地方都有維吾爾語標識,路標,商店招牌,菜單……人們在街道上和市場裡大聲用維吾爾語交談。西方記者說,中國政府要求維吾爾族學生學習普通話,拜託,中國14億人都要講普通話的,這些孩子們正在接受教育,他們以後會到中國各地工作,與他們的各民族同胞和全國的企業打交道,他們學習普通話是在學習技能,在學校他們要講普通話,但是回到家裡,就講維吾爾語了。這種情況不單單是在新疆,在中國的許多地方,人們都會講普通話之外的方言。

在新疆,真的有

2016年7月6日,穆斯林在新疆喀什的艾提尕爾清真寺前跳起歡快的薩滿舞。(新華社記者 卜多門攝)

如果沒有"語言滅絕",肯定有"宗教滅絕"吧?西方的記者們會這麼說。事實上,在新疆地區有超過24000座清真寺,這些清真寺全部在運營中,並對遊客開放,2019年就有一百多萬中外遊客去參觀過新疆的清真寺。想象一下,如果真的有"宗教滅絕",這一百多萬遊客難道沒有人注意到嗎?還需要西方媒體以"據可信消息"的名義來報道嗎?

在新疆,真的有

2020年9月12日,伽師縣饢文化產業園的一名工作人員在進行網絡直播賣饢。(新華社記者 馬鍇攝)

在淘寶上搜一下,任何人都可以輕易買到《古蘭經》,價格在33到45元人民幣之間,其中許多是阿拉伯語版本的;無論是國外的優兔(YouTube)還是中國的抖音(TikTok),十幾個知名社交媒體平臺上上都活躍著許多維吾爾族的用戶,他們熱情地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文化和商品。在抖音上,跳新疆舞和賣水果的維吾爾族人非常多。可西方媒體就是堅持認為,維吾爾族的被"文化滅絕"了。

這些從來沒有到過新疆的西方記者寫的報道,又有什麼可信度呢?


(編譯:關山度 責編:思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