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營養的背後,離不開這四十多位中青年學者系統總結的《奶牛營養學》

牛奶營養的背後,離不開這四十多位中青年學者系統總結的《奶牛營養學》

封面奶牛圖片來源:pixabay

奶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持續健康發展對於改善我國居民膳食結構、增強國民體質、優化農業結構、增加農牧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

奶牛需要從外界攝取營養物質,用於身體組織的生長髮育、機體的活動及發揮生產性能。奶牛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糖類、脂肪、水、維生素和無機鹽等。這些物質存在於奶牛所採食的飼料中,結構複雜的飼料被奶牛採食進入消化道後,必須經過物理、化學和微生物消化,轉變為結構簡單的可溶性小分子物質,經過消化道吸收後滿足奶牛生長髮育、產奶等的需要。因此,掌握奶牛的消化生理特點和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代謝對提高其生產性能至關重要。

牛奶營養的背後,離不開這四十多位中青年學者系統總結的《奶牛營養學》

奶牛的消化系統(Magdalen,2016)

奶牛在不同的生長髮育階段和泌乳週期中機體的生理特點有所不同,因此對營養物質的需要也有所不同,所以在生產過程中應儘量按照奶牛在不同階段的特點和對營養的需要來制定合理的營養標準,避免機體營養不足或者過剩,達到良好的生產目標。

▼表 泌乳高峰期高產奶牛飼料配方實例

牛奶營養的背後,離不開這四十多位中青年學者系統總結的《奶牛營養學》牛奶營養的背後,離不開這四十多位中青年學者系統總結的《奶牛營養學》

雖然近年來奶業的發展速度很快,規模化和集約化水平不斷提高,但是與奶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奶牛生產成本高、資源約束趨緊、優質牧草不足、飼料轉化效率低及營養代謝病發病率高等關鍵產業瓶頸問題依然制約著整個行業的競爭力,也是中國奶業振興路上需要跨域的難題。產業問題的突破最終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進步,科技始終是產業發展的推動力量。

牛奶營養的背後,離不開這四十多位中青年學者系統總結的《奶牛營養學》

利用各種組學技術研究奶牛日糧組成或特定營養素對奶牛代謝、生長、健康、繁殖和生產性能的影響

奶牛營養學是動物營養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導我國奶牛科學飼養的理論和實踐依據。《奶牛營養學》(李勝利主編.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20.9)一書得到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的資助,筆者組織國內奶牛營養學領域的中青年學術骨幹,系統總結國內外在奶牛營養研究領域的先進性和規律性成果,編著了本書。

牛奶營養的背後,離不開這四十多位中青年學者系統總結的《奶牛營養學》

本書共十一章,突出反映了現代奶牛養殖過程中的營養需要、營養與代謝、營養與環境及先進的飼養工藝和飼料配製技術,並在犢牛營養、圍產期能量需要、營養與基因調控、礦物質營養需要等方面都有新理論、新知識和新技術。

牛奶營養的背後,離不開這四十多位中青年學者系統總結的《奶牛營養學》牛奶營養的背後,離不開這四十多位中青年學者系統總結的《奶牛營養學》
牛奶營養的背後,離不開這四十多位中青年學者系統總結的《奶牛營養學》牛奶營養的背後,離不開這四十多位中青年學者系統總結的《奶牛營養學》
牛奶營養的背後,離不開這四十多位中青年學者系統總結的《奶牛營養學》牛奶營養的背後,離不開這四十多位中青年學者系統總結的《奶牛營養學》
牛奶營養的背後,離不開這四十多位中青年學者系統總結的《奶牛營養學》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目錄

本書在兩年的編寫過程中,編委會多次組織研討會,力求做到深入淺出,文字通俗易懂,理論聯繫實際。本書圖文並茂,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指導價值。不但適合於廣大的科研工作者,而且也可以作為規模化奶牛場技術和管理人員的生產操作指南

牛奶營養的背後,離不開這四十多位中青年學者系統總結的《奶牛營養學》

本文摘編自《奶牛營養學》(李勝利主編.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20.9)一書“前言”,有刪減修改,標題為編者所加。

牛奶營養的背後,離不開這四十多位中青年學者系統總結的《奶牛營養學》

ISBN 978-7-03-066094-7

責任編輯:李 迪

本書是奶牛營養和飼料科學領域的學術專著,全書共分為十一章,內容主要包括奶牛飼料的消化與吸收、能量與營養、蛋白質營養、碳水化合物營養、脂類營養、維生素與礦物質營養、奶牛營養需要與基因調控及奶牛各生理階段的飼養管理。

本書適用於從事奶牛營養與飼料科學領域的科研工作者、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師和學生,以及基層奶牛養殖技術人員在科研、教學和生產中參考應用。

(本文編輯:劉四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