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三分鐘,給你講一段回家的故事

借我三分鐘,給你講一段回家的故事

你還記得自己離家多久了嗎?

1小時?

一週?

一年?

有這樣一群人

從離家到歸家這條路

他們走了一生

有的人卻沒能走回來

在歸家的漫漫長路上

有這樣一位山東老人

流落臺灣七十載

手捧200多名

臺灣老兵的骨灰罈送回家

他叫高秉涵

借我三分鐘,給你講一段回家的故事

01 夢也他鄉 醒也他鄉

高秉涵出生于山東菏澤

13歲那年

母親決定送他去南京讀書

誰知竟成了永別

猶記得當年告別時

自己只顧低頭啃石榴

錯過了那最後一眼

於是之後的七十年裡

他便再也沒吃過石榴

借我三分鐘,給你講一段回家的故事

1948年離家前夕與母親最後一次合照

到南京不久

學校就解散了

13歲的高秉涵跟著人群流浪

6個月穿越6個省份

杵著一根木棍

走了1000多里路

擠上了由廈門開往金門的班船

輾轉來到臺灣

借我三分鐘,給你講一段回家的故事

隻身一人流落他鄉

貧孤無依並沒有磨滅他的鬥志

自立更生之餘

他堅持讀書

成為一名優秀的軍中法官

借我三分鐘,給你講一段回家的故事

1979年

高秉涵終於能給家鄉的親人寫信

然而收到回信的第一句話

卻是母親於1978年去世的消息

在這之後

母親和故鄉在高秉涵心中

凝結成了“鄉愁”的符號

高秉涵曾託人帶3公斤家鄉的泥土

分給在臺灣的同鄉人

而自己分到的兩湯匙泥土

一份放進銀行保險箱

另一份混合七杯水喝進了肚子裡

借我三分鐘,給你講一段回家的故事

1991年

他終於回到了故鄉

遇見多年不見的堂叔

他說找高春生(春生是他的小名)

老人家說“高春生早就死在外地了”

相認的瞬間兩位老人又哭又笑

借我三分鐘,給你講一段回家的故事

1991年高秉涵首次返鄉探親

阿里山上觀夕陽

春也淒涼

秋也淒涼

淡水河畔歸舟望

去也斷腸

回也斷腸

天涯海角路茫茫

早也感傷

晚也感傷

每逢夜半簷雨聲

夢也他鄉

醒也他鄉

這是高秉涵寫的一首《鄉愁》小詩

1991年第一次返鄉以後

他每年至少回鄉兩次

往返於大陸和臺灣之間

幾乎成為他的習慣

02 與骨灰罈的不解之緣

當年一同赴臺的人很多

高秉涵因為年齡最小

不少老兵的囑託他

如果有一天你能夠回家,

請把我的骨灰帶回去,

撒在我家的麥田裡

老兵們的囑託被高秉涵當成了使命

為了完成老兵們的遺願

30多年來

他一趟又一趟

往返於臺灣和大陸之間

八十斤的瘦弱身軀

抱著一罈又一罈的骨灰

將近200位老兵“送回”各自故鄉

最遠的送到了新疆

安撫了一個又一個思鄉的遊魂

借我三分鐘,給你講一段回家的故事

高秉涵準備帶老兵李乃信的骨灰回鄉

他親切地稱每一個老兵為“老哥”

每次領取老兵骨灰後

他都會把骨灰罈暫厝在自家地下室

以致周圍鄰居還以為他不做律師

改行做法師了

有一次他到花蓮軍人公墓

辦理骨灰遷移手續

正好碰上臺風天氣

風雨大作交通中斷

他只好抱著骨灰罈

在公墓旁的小亭子裡待了一整晚

隔天才下山

借我三分鐘,給你講一段回家的故事

高秉涵將骨灰交給老兵後人時,向老哥說再見

半個月前

臺灣某醫院聯繫高秉涵

稱有一位朱姓老人已經到了彌留之際

希望高秉涵能前去探望

高秉涵趕到醫院時

老人已經不能說話了

但一雙眼睛卻緊緊盯著高秉涵

高秉涵走到床前

在老人耳邊承諾

朱大哥,你放心,我一定帶你回家

話音未落

病床上的老人已淚流滿面

最後緩緩合上了雙眼

高秉涵說自己這一生

已不能對父母盡孝

現在通過送老兵魂歸故里

為大家盡綿薄之力

若父母有知

也能含笑九泉

03 回報桑梓

退伍後高秉翰成為律師

他勤勉敬業

獲得馬英九為他頒發的

“傑出律師服務獎”

他的名片背面一直印有山東地圖

標出濟南、青島與菏澤所在方位

借我三分鐘,給你講一段回家的故事

高秉涵名片背面

他為孫女取名為高佑菏

讓兒孫們不可忘本

借我三分鐘,給你講一段回家的故事

高佑菏學生證

他為故鄉搭橋鋪路

為家鄉學校捐款捐書

拿出33萬元愛心獎金

捐贈盲啞學童教育

他公開發聲反對“臺獨”

被央視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他常寄語自己的兒孫

以後要常回菏澤看看

為家鄉多做貢獻

因為那裡才是根

正如他常說的

娘在時

娘就是家

娘不在時

故鄉就是娘

故鄉就是家

我愛故鄉

如同我愛孃親

借我三分鐘,給你講一段回家的故事

• end •

供稿:菏澤市委統戰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