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公佈第十四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

日前,市政府公佈了我市第十四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高新區壇罐鄉李家祠堂等32處建築被認定為成都市歷史建築。截至目前,我市已認定公佈十四批次共188處歷史建築,建立起了覆蓋全市22個區(市)縣的歷史建築全域保護格局。

據市住建局城市更新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歷史建築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空間載體,是構建中國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的重要支撐,我們始終抓緊進行搶救性保護,堅持應保盡保。在歷史建築的挖掘過程中,我們不斷擴大保護面,力爭將更多代表著不同歷史時代特徵、不同類型的建(構)築物納入保護,還拓展了保護範圍,將一些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成片的建築以及“三線建設”時期的工業建築納入了保護名錄。”

例如,此次公佈的歷史建築中,包括了平樂鎮花楸村李家大宅、李家院子、徐家大院、楊家大院等位於傳統村落的民居建築;覆蓋了鄭小康公館、廖玉廷公館等歷史文化名鎮的公館建築;涵蓋了黃龍溪鎮區域內一系列歷史風貌保存完整的歷史建築。此外,還首次收錄了“人民公社化”時期的原新民公社居住點、“三線建設”時期的四川鍋爐廠舊址等這類極具時代記憶的建築。

【平樂鎮花楸村歷史建築】

此次公佈的歷史建築名錄中,有4處來自平樂鎮花楸村。邛崍平樂鎮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而花楸村為中國傳統村落、省級歷史文化名村,這裡歷史建築保存完好、自然生態環境優美。據市住建局城市更新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花楸村的這4處歷史建築都是清代傳統民居,這些建築大都因地制宜,依託自然環境巧妙佈局,保存完整、規模較大、構件精美,反映了清代富裕階層的生產生活形態,對於瞭解清代時期人們的居住生活形式具有重要的意義。

【原新民公社居住點】

位於新都區新民鎮新民社區7組,建於1956年,建築面積731.7平方米,佔地面積1463.4平方米,兩層磚木結構,是原新民公社的集中居住點。該建築以方形磚柱作承重柱,柱上架三角形木樑架支撐屋頂重量,蓋小青瓦,前後簷設廊,一二層之間以木板相隔,房間以中柱對稱佈局,共56間。樓道側牆留有“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全國學人民解放軍”等標語。該建築是記錄大躍進時期人民公社歷史的重要見證和實物遺存,具有較為特殊的歷史意義。

【四川鍋爐廠舊址】

位於金堂縣三星鎮,始建於1968年,佔地面積約40公頃。初名東方紅機械廠,為國家在三線建設時期投資建造的工廠,以生產“09”“801”等軍工產品為主,1980年後轉產工業和電站鍋爐,更名為四川鍋爐廠。東方紅機械廠作為三線建設時期規模較大的一個軍工廠,在很長時期內為金堂和成都地區的工業和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是成都三線建設中的代表。該建築是研究成都地區工業遺址和三線企業的重要案例,同時凝聚了特定歷史時期的集體記憶。“川鍋精神”曾是金堂工業行業的代表,體現了國有企業進行自身改革的壯士斷腕般的決心和勇氣,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社會轉型全過程的重要見證和縮影。

成都作為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創新開展歷史建築保護工作,在保護聯動機制、點位覆蓋範圍、項目活化利用等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截至目前已公佈14批次188處歷史建築。下一步,市住建局將通過開展省級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工作,加大歷史建築認定公佈力度,將歷史建築保護與川西林盤打造、特色鎮建設、傳統村落保護、城市更新改造等有機結合,探索建立可持續的歷史建築保護利用長效機制,培育一批帶有鮮明成都印記的歷史建築活化利用示範項目,為建設世界文化名城提供有力的載體和支撐。

附:

成都市第十四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

成都市公佈第十四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