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門前愧殺三千客,六國安危仗美人——信陵君竊符救趙

「原創」門前愧殺三千客,六國安危仗美人——信陵君竊符救趙

竊符救趙

戰國時期著名歷史典故。故事概況為:魏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國圍困趙國都城邯鄲,趙國求救於魏國,魏國懼怕秦國,不敢出兵救趙。情急之下,信陵君魏無忌聽取侯贏之計,以國家利益為重,置生死度外,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竊得兵符,奪取了魏國兵權,不僅成功擊敗秦軍、救援了趙國,也鞏固了魏國在當時的地位。信陵君以國家利益為重、個人生死榮辱為輕的優良品德自古以來,飽受稱頌。

今天要說的是事件中的關鍵人物如姬的故事。

如姬,是戰國時期著名女子。信陵君魏無忌竊符救趙的過程中,如姬是關乎成敗的關鍵人物之一。如姬雖為一介女流,然而為了國家大義、報答恩情,她置個人生死度外,毅然盜取兵符,幫助信陵君救援趙國,提高了魏國的威望,可謂巾幗英雄。

「原創」門前愧殺三千客,六國安危仗美人——信陵君竊符救趙

在探討如姬竊符的動機時,一般認為如姬揹負殺父之仇,三年未報,而信陵君則將如姬的仇人殺掉後親自將首級帶到了如姬的面前。如姬為了報答信陵君的恩義,聽從魏無忌的指示,成功的拿到了虎符,解了趙國的危難。最終公子實現了她的夙願,所以,侯嬴才說,“如姬之慾為公子死,無所辭”,她甘願去竊符,說明她兩點:一是對父孝,二是知恩圖報。然而,如果僅僅認識到這些,恐怕不夠全面。恐怕是低估瞭如姬的志向胸襟。

比較可信的說法認為,當時形式下,強秦有虎狼之心,諸位各國只有“合縱”抗秦方能保全,而如姬應該是充分認識到,趙魏唇齒相依,唇亡則齒寒。在這個關鍵時候,自己必須挺身而出,救趙國方能保全魏國。

《東周列國志》中寫道,當魏王怒責如姬時,如姬是這麼說的:“妾父為人所殺,大王為一國之主,不能為妾報仇,而公子能報之。妾感公子深恩,恨無地自效!今見公子念姊之故,日夜哀泣,賤妾不忍,故擅竊虎符,使發晉鄙之軍,以成其志。妾聞‘同室相鬥者,被髮冠纓而往救之。’趙與魏猶同室也。大王忘昔日之義,而公子赴同室之急,倘幸而卻秦全趙,大王威名揚於遠近,義聲勝於四海,妾雖碎屍萬段,亦何所恨乎?若收信陵君家屬,誅其賓客,信陵兵敗,甘服其罪。倘其得勝,將何以處之?”

這段話是狡辯還是發自如姬內心,無從查證,我寧願相信,如姬是集大孝(後來在父親墓前自殺)、大義(竊符報恩,後被打入冷宮)、大忠(維護了“合縱抗秦”的政治主張)為一身的奇女子。

夾江雲生黃金石在《秀華績詠》中的一句話評價比較中肯:

“不出兵符秦已帝,腐儒何事尚狺狺?門前愧殺三千客,六國安危仗美人。”

「原創」門前愧殺三千客,六國安危仗美人——信陵君竊符救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