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忠心還不夠:晁錯之死的啟示

晁錯(前200年—前154年),漢族,潁川(今河南禹州)人,西漢政治家、文學家。漢文帝時,任太常掌故,後歷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後,任為內史,後遷至御史大夫。

只有忠心還不夠:晁錯之死的啟示

晁錯發展了“重農抑商”政策,主張納粟受爵,增加農業生產,振興經濟;在抵禦匈奴侵邊問題上,提出“移民實邊”的戰略思想,建議募民充實邊塞,積極備禦匈奴攻掠;政治上,進言削藩,剝奪諸侯王的政治特權以鞏固中央集權,損害了諸侯利益,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諸侯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名,舉兵反叛。景帝聽從袁盎之計,腰斬晁錯於東市。

晁錯的政論文“疏直激切,盡所欲言”,魯迅稱為“西漢鴻文,沾溉後人,其澤甚遠”。代表作有《言兵事疏》、《守邊勸農疏》、《論貴粟疏》、《賢良對策》等。

只有忠心還不夠:晁錯之死的啟示

晁錯為什麼被腰斬?

晁錯對朝廷忠心耿耿,服侍了漢朝兩代皇上,經常為皇帝分憂解難,貢獻計策。不得不說是少有的勞模。然而這樣的忠臣和勞模,按理說是什麼受到大家歡迎的,也是人們效仿的例子。那麼為什麼晁錯會被朝中大臣們都所討厭,甚至許多人都想在他落難了搞死他那?

據班固的記載,晁錯十分嚴厲,剛直,苛刻,心狠。這種性格如果是在官場的話肯定是不合群的,人們也是不喜歡他的,與兩個朝廷重要人物交惡,為晁錯的被斬埋下了伏筆。

第一個是申屠嘉,跟著劉邦一起打天下的人,他能做到丞相的位置除了他顯赫的功勞之外,還有他十分剛正清廉,在家裡不接受私事拜訪。什麼事情別私底下說,有什麼事情去朝廷上面去解決。

因為漢景帝十分寵愛信任晁錯,一直升官,一下子做到了內史的位置,地位很高許多法令制度他都奏請皇帝變更。同時還討論如何用貶謫處罰的方式來削弱諸侯的權力。 而丞相申屠嘉也有感於自己所說的話不被採用,因此忌恨晁錯。我是跟著劉邦打天下才混到現在的位置,你算老幾,現在連我的意見皇帝都不採納了。而漢景帝總是聽晁錯的胡言亂語,整天嚷嚷著改革這兒,打擊那兒,這樣下去早晚有一天,天下要打亂,皇上要吃大虧的。這個人不除不行,於是藉以晁錯擅自鑿開廟牆為由,報請景帝處死晁錯。然而皇上卻十分袒護晁錯,還說是他讓晁錯這樣做的,隨後申屠嘉便被氣死了。

第二個是袁盎,袁盎和晁錯素來不和,二人從來沒有在一起說過話。漢景帝即位後,晁錯任御史大夫,就派人查袁盎任吳相時所受吳王劉濞的財物,要論罪處罰,景帝詔令赦免袁盎為平民。

受此打擊,袁盎並沒有被打倒,而是一直在尋找機會報仇。

只有忠心還不夠:晁錯之死的啟示

這一年,機會來了。由於晁錯主張削藩,景帝下達削藩令十多天後,吳楚等七國以誅晁錯為名聯兵反叛,是為吳楚七國之亂。景帝聞知消息,和晁錯商量出兵事宜。晁錯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而且這時候,晁錯還不忘捎帶上袁盎。他對外稱袁盎一定早知道七國之亂的密謀,因為他曾經擔任過吳國的丞相。於是就像派人打擊袁盎。這不扯了,你不打擊吳國,打擊一個小老百姓。

袁盎接到信後,連忙非常惶恐,連夜求見竇嬰(他與晁錯也有隔閡),說明吳王反叛的原因,請求面見景帝當庭對狀。竇嬰稟告了景帝,景帝便召見了袁盎。袁盎進宮後,發現晁錯在場,就請求景帝屏退旁人。晁錯出去後,袁盎獻策說:“吳楚叛亂目的在於殺了晁錯並想要恢復原來的封地;只要斬了晁錯,赦免吳楚七國的罪行並恢復他們原來的封地,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消除叛亂了。”

漢景帝考慮的不僅僅是吳楚聯軍能不能罷兵的問題,他還要看沒有造反的諸侯的反應,誅殺晁錯,起碼可以穩住這些諸侯,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大臣團結一致抵禦叛軍,周亞夫、酈商、欒布、竇嬰等肩負重要使命的大臣基本上都跟晁錯不和,同時, “犧牲”晁錯,吳楚聯軍就失去了反叛的旗號。故而,景帝權衡利弊後,對斬殺晁錯的奏章批曰:“可”。

晁錯為了削藩而死於削藩,雖然身後爭議不斷,但他公而忘私、國而忘家的愛國之情,千年以來一直為人讚頌,司馬遷雲:“敢犯顏色以達主義,不顧其身,為國家樹長劃。”班固也說:“為國遠慮,而不見身害。錯雖不終,世哀其忠。

晁錯之死的啟示:

人還是要有點敬畏之心的,有所畏懼,謀劃才周全,行事才周到,計慮才周密。晁錯之錯,在於沒有認清自己,自己並不是一個政客,可以說是個非常出色的政治家。

他不會妥協,而治理國家,頒發政令,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妥協,這點,他做不到。

人,還是不要認死理比較好,晁錯就是前車之鑑。

然而當今社會,這樣的“晁錯”難道還不夠多嗎?就包括我們這些平頭百姓,在生活中,經常在犯“晁錯”這樣的錯誤。

要學會及時調頭,但是調頭又是多麼的不容易。思想有慣性,每個人都是一條道走到黑的。否則,我們就會說他朝三暮四,牆頭草,而這種“道德的制約”,又會讓其更加堅持下去。

人,還是要有一點敬畏之心,至少,在行事前,不要抱定自己一定是正確的,就算自己正確,那也並不代表就可以為所欲為。

只有忠心還不夠:晁錯之死的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