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你小時候吃過的街邊美食嗎?

臻味騷廚v李寬


你好!

我的記憶裡很小小時候的東西都好吃,以前窮什麼很多東西買不起,所以就覺得什麼都好吃。

後來,上學了,家裡又給一點零錢,週五一放學就去街邊買好吃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小學喜歡炸地瓜和炸芋頭,這個是很香的,以前喜歡熱熱的吃,會塗一點煉乳一起,有牛奶的味道很好吃。

2.後來初中喜歡吃各種炸炸,炸空心菜,炸餃子,我還記得以前冬天很冷,我基本沒什麼厚衣服,不像現在還有羽絨服,棉服,高領毛衣。放學很冷,冷得哆嗦,就喜歡門口一塊錢一串的炸餃子,味道很好吃,現在吃什麼都沒這個味道了。

3.到高中的時候,比較喜歡吃麻辣燙,燒烤雞翅,那時候吃了長痘,也喜歡吃這些。

4.大學喜歡吃烤豬蹄,醃製雞爪,鐵板魷魚,肉夾饃,菜夾餅,一條街的都是吃的,我卻吃不動了,沒有那麼美味。

5.出來工作喜歡吃醃粉類,果汁類,雲南米線。

可能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吧!過去的才是最美好的。





海邊人小澤美食


油炸土豆片,撒上辣椒麵[捂臉][捂臉][捂臉]


領悟8986


還記得你小時候吃過的街邊美食嗎?

身為一個80後廣州小吃貨的我,記憶中小時候喜歡的街邊美食真的好多,現在想想也流口水。排名不分先後:

  1. 缽仔糕。小時候校門口總會有那麼一家缽仔糕店鋪,記得當時超便宜的5塊錢有3個,口味任選,有紅豆、綠豆、西米、菠蘿、玉米、椰絲......不過都是水晶缽仔糕,不是很傳統的那種,雖然只有甜味,但吃起來好煙韌、Q彈。
  2. 雞蛋仔。記憶中賣雞蛋仔的是一個老婆婆,因為做一餅雞蛋仔要好久,而且還要稍微放涼才有外脆內軟的無敵口感。所以老婆婆總會提前製作好3-5塊的雞蛋仔,並且用風扇吹著,等我們一放學就可以買來直接吃不用等。老婆婆人超級好,知道我們零錢不多,可以只買1/2塊,大概5塊錢左右就有交易了。
  3. 格仔餅。我一直覺得格仔餅是雞蛋仔的升級版,整一塊都是軟綿綿的,最開心的是可以自己選擇配料夾在裡面,煉奶、花生醬、巧克力醬、草莓醬......我喜歡放好多好多的醬在裡面,一口下去,醬料從餅的四周溢出來,這是我最初記憶的爆醬滋味。
  4. 蘿蔔牛雜。這個就不用多介紹了,牛雜檔就是街邊美食的經典,現在與小時候的區別是現在是一碗一碗買,小時候沒錢是一串一串買來吃,記憶中當時最愛就是買魚丸、牛丸、麵筋、牛腸、牛脆骨,反正買幾串加起來也就3、4塊錢,挺過癮的。
  5. 水果炒冰。這是夏天必吃的街邊小吃,一般水果炒冰檔都是跟水果檔在一起的,所以水果很新鮮,隨便點好幾個水果,看著老闆娘榨汁、炒冰,然後放入一個大杯子中,軟軟沙沙的冰入口即溶,並且帶著水果自有的酸甜,真是消暑一流。

以上就是我的童年記憶美食,希望你也喜歡。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