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絳縣村名由來(二)

縣城,舊稱州城。春秋時期即為晉都。《左傳僖公十三年》曰“冬,晉荐饑,使乞汆於秦”,“秦於是乎輸粟於晉,自雍及絳相繼,命之曰泛舟之役”。絳即晉都絳,今新絳。晉靈公時期,以縣城為都,今有倉坡巷、王三府衚衕、四府街等地名和遺址為佐證。趙氏孤兒中程嬰救孤藏身之地程家衚衕亦在縣城東北居民區,其事蹟流傳千古。縣城東北5裡地侯莊坡前有晉國義士靈輒墓遺址。《史記》、《趙世家》記載,晉靈公時晉國大夫趙盾受奸臣和晉靈公謀害逃出宮門,靈輒為救趙盾壯烈死於侯莊坡下。縣城當時即為晉國政治、經濟活動中心。

戰國時屬魏,稱汾城,隸屬河東郡。秦屬河東郡。漢沿秦制,三國為魏,隸屬平陽郡。西晉依舊。南北朝時,置東雍州。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年)改東雍州為絳州。

北齊左丞相斛律光生前擁兵駐此,讚歎風水甚好,死後要葬在這裡。後人尊其遺志以鐵鏈懸棺葬於西北土塬。後州衙子城及城隍廟皆建於此地並立碑。此墓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始被毀。

隋開皇三年(583年)州治從玉壁遷今縣城處。廢正平郡,改為絳郡。當時城建活動主要在縣城西北塬上,建州衙,引鼓水入城,,建守居園池等地。

庚武德元年(618年)置絳州總管府,稱雄州,武德三年罷總管府。貞觀中,絳州屬河東道。唐代是絳州古城發展的重要時期。絳州當時為全國重要的鑄錢基地,是汾河流域著名的政治、軍事、經濟中心之一。由於汾水運輸之利,城市由西北向東南發展,形成居住區,奠定了絳州里坊格局。這一時期主要修建絳州大堂、寶塔等建築。

五代襲唐制,宋為雄州。宋代尊孔之風愈演愈烈,各地紛紛建文廟以祀孔子。絳州這一時期城市最大變化即在州東北營建文廟,城市自州衙向東發展。

金置絳陽軍節度使,興定二年升為晉安府。元初為中州,城市增建鼓樓、葫蘆廟,其中葫蘆廟修建在城市的東部,此時城市向東南發展已成規模。

明為絳州,隸平陽府。明代築成漸成時尚,絳州亦不例外。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重修城池,周圍九里一十三步,西牆高四丈,東北高三丈五尺,東、南俱高三丈,修南北兩城門,南為朝宋,北為武靖。有五坊三關,街道牌樓建築也有特色。鼓樓西南營建了鐘樓。城門修築後,貫通南北的牛脊形街道形成,兩旁店鋪林立,商市繁華。至明,絳州古城形態基本定形。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在南北二門各建樓五間。隆慶元年(1567年)加高城牆,修南城護城壕、砌石堤,以防汾水沖蝕。崇禎末年(1644年)二門及城牆險要處增築炮臺。清代順治六年(1649年)建北門月城。宣統三年(1911年)新軍破城,焚南門樓。1914年(民國3年)重建。

明朝後期至清朝,縣城用地向西北、向東南發展。修繕城池,建築華麗的民宅漸成規模,私家園林如喬家花園、薛家花園等也競相興建。

縣城因地制宜,據高就低,故形制不方正。二門為順應地形也不相對應。縣衙沒有居中佈置,位於古城西部,利用地形突起縣衙的地位。鐘樓樂樓緊靠縣衙一側佈置,三樓依勢而建遙相呼應。右置文廟,一街貫穿南北。古城原由水陸埠頭髮展而來,受地形所限,因此街巷的設置不是十字形、井字形對稱格局,多為丁字路,古城劃分仍保留著唐代的行政建制,設三關(南關、北關、西關)、五坊(正平、桂林、安阜、省元、孝義。後安阜、省元合併為安元坊)、六十二巷。目前仍保留著唐代的城市格局。

縣城因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酷似牛形,頭南尾北臥於汾河岸畔,故有“臥牛城”之稱。縣城佈局漸呈完整牛形,含有“神牛鎮水”之意。南北二門,南為牛咀,北為牛臀。北大街偏東,中大街偏西,南大街正同南門,如牛脊樑。東北各有幾條巷道,呈牛肋形,其中有一條就叫牛肋子巷。府君巷、韓家巷、陶家巷、四府巷如牛的四條腿。縣城南部有兩個天然水塘,稱東、西天池,是牛的兩隻明亮的眼睛。天池邊的城牆上各有一小寶塔,稱牛的兩隻犄角,北北部龍興寺寶塔是臥牛的尾巴,原來南門汾河渡口上的浮橋是神牛伸向汾河的舌頭。縣城自古不準開東南門,上世紀三十年代因工商業發展,商賈雲集,全城紳士民眾力爭,才開西門。解放後又新開東門、西北門。

縣城歷代為晉南政治、經濟、軍事重鎮。州衙建於城內西北側高地“高敞雄壯,甲於列郡”。七間正堂,雄偉壯觀。唐代張士貴曾作為帥府大堂。貢院位於城西中部,明正統時曾為察院。城北屯兵,列營紮寨,至今猶留寨裡村名。

自秦晉泛舟之役後,汾、黃、渭三河聯運即成為連接山西、陝西兩省水路交通運輸的通道,今縣城南關古渡口岸即成為著名的水旱碼頭,以致木船製造業及貨運船隊歷代不絕。《左傳·昭公元年》曰:“後子享晉侯,造舟於河,十里舍車,自雍及絳。”公元前541年,秦國公子後子為避宮廷之亂準備到晉國去,晉矦(平公)接納了他。在黃河上排列船隻架設浮橋,每隔十里停放一批車子,自秦都雍城直到晉都絳城。古絳州志載:每歲秋冬,陝船自渭河入黃河轉汾河,以至絳,春初西返。來時裝載著陝西漢中一帶盛產的菜籽油,船泊在縣城南關碼頭,貨銷於縣城一帶的烤煙坊;來年春天西返時載滿絳州、陽城等地所產鐵貨回陝銷於漢中。故民間謂之油鐵帆船(分渭河幫、黃河幫)。時木船長13.3米,寬6.6米,高1.66米,吃水深0.67米,可載重5萬餘公斤。(新中國成立初期,縣城南關仍有木船製作匠,為縣城南門渡浮橋造舟。1958年,在縣城西三林鎮設有晉南造船廠,造80馬力拖船一艘,135馬力客船10艘,木船4條。1960年因汾河水位日淺,才將造船廠遷往風陵渡。)

縣城得汾水船運之便,為晉南唯一工商業集散地,凡洋貨之輸入及土貨之輸出,均以此為樞紐(民國版《中國實業志》載)。據永濟舊志載:“是以西北多偫皮裘,晉絳工為毳,澤潞織作,貨出中國,求之於蒲。”《山西商業雜誌》(1922年)載:“查河津當秦晉之要衝,有禹門之過渡。……顏料、綢緞、洋布及各種裝飾品,大半來自新絳,……”說明當時縣城的工商土產,經水旱兩路轉之永濟而走河洛,到河津而去陝甘。清末,縣城的工商業發展到一個鼎盛時期。俗語稱新絳“七十二行,行行俱全”,新絳縣是個“小北京”等。據有關資料記載,縣城當時有鹽店、當鋪、古玩、估衣、珠寶、京貨、雜貨、綢緞、五金、皮毛(革)、煤油、染料、菸草、南紙、竹紙、錢莊、花店、麻店、糧店、油店、酒店、鐵貨、山貨、爛貨、碎貨、書籍文具、鞋店、瓷器、竹器、磨坊、茶莊、茶館、中西藥店、車馬店、旅館、飯館、理髮、照相、澡堂、肉鋪、饃鋪、餅子鋪、青菜、海鮮、鐘錶、眼鏡等51個行業,手工業產品700餘種,花樣品種1200種以上。商戶(含攤販)達1400餘戶,從業人員5000餘人。運入貨口之來源為天津、上海、陝西、安徽、山東、福建、青島及本省;運出貨口之銷路為陝西、甘肅、河南及本省各縣。縣城當時商業佈局大體情況是:南北大街以零售為主,各行業都有。臨街門店多為二層木質結構樓房,鋪面一、二、三間不等。街面商鋪也有前店後廠獲上廠下店的,自產自銷。大的批發商分行業集中在後街。京貨、布匹、花店多在西關;洋行(煤油)、染料多在木匠巷、孫家巷;鐵廠、糧店多在南關;雜貨多在東嶽巷、中城巷、孫家巷;古玩珍寶多在仁義巷;估衣店多在府君巷;鹽店在四府巷;皮毛(革)在南大街;農貨市場在東嶽廟。坐商如錢莊、皮行、街面鋪店多為本地人經營;行商如洋行多為京、津、河北人經營;雜貨多為萬榮人經營;手工業紡織員以河南、晉東南人為多;京貨、肉鋪、飲食業多是稷山人經營;理髮為高平人。各業均有行會、商幫理訟,管理為各坊街長。故無欺行霸市、哄瞞顧客之事,行誠信經營、講商業道德之美。縣城內外各路各行客商雲集,大街小巷車水馬龍,行人摩肩接踵,店幌布幜,鱗次櫛比。

1932年前後,隴海、同蒲兩大鐵路幹線相繼建成通車,動搖了縣城水旱碼頭的強勢地位,無數貨店逐漸歇業。1936年9月汾河暴漲,洪水湧進縣城南門,直淹到中大街府君路口,數百工商戶遭災。1938年3月日寇鐵蹄踏進縣城,居民流離,工商業一跌千丈,元氣大傷,直至解放時縣城仍蹶挫不振,市面蕭條。

縣城是一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4年國務院批准),老城區範圍內有國家級、省級、縣級重點文物建築33處。隋代的絳守居園池在全國園林史上獨一無二;唐朝的龍興寶塔、篆刻碧落碑、絳州大堂;宋代的文廟大成殿;元明時代的鐘樓、鼓樓、樂樓、七星坡、三官廟;金代全國唯一的萬斤大鐵鐘;清朝豪華的民居和園林;民國時期西歐哥特式天主教堂,伊斯蘭教清真寺等,在這裡可以品味各個朝代不同時期遺留給人們的文化信息。

1947年解放縣城時,炸開西城牆西關附近一段,遂成為西門,後陸續開了新北門和東門。1962年縣石油公司將原北門及甕城佔用為油庫,另在東南側開一新門。1975~1976年大規模整修拓寬南北大街,縣城唯一保存完好的南門洞及南城牆被拆除,並將東城牆推平填入東天池,在鐘樓西部和城牆基地上改造大批民房。80年代又陸續推平西城牆、北城牆,僅殘留東北角一小部分城牆。這一時期的城建活動,拓寬馬路,毀掉古城,破壞了一批文物古蹟,古韻古味之縣城也不復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