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紫禁城开京A车的是什么人?只要功夫深,太和殿前开大奔

人这一辈子,有的活成面子,有的活成里子。

——《一代宗师》

北京故宫紫禁城开京A车的是什么人?只要功夫深,太和殿前开大奔

1

晚唐诗人张祜写了两首诗,说的是杨玉环姐妹很厉害但是招人烦,其中第一首是这样的: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看看,皇宫的风景很好,天高云淡,树啊花啊都在喜迎美好的一天,李隆基也很开心啊,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和杨玉环在一起了。

李隆基有皇宫的房产证,杨玉环也成为皇宫的女主人,他们开心,理解。

紧接着,张祜的第二首诗画风不一样了: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来。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

虢国夫人是杨玉环的姐姐,沾杨玉环的光,居然可以骑马入宫。

一般来说,能够在皇宫骑马的不外乎两种,要么是杀敌灭国的大将军,要么是执政多年的宰相。

皇帝犒劳为国辛劳的将相,专门赏赐宫中骑马的荣誉,但也仅仅是荣誉,没人会真的傻呵呵骑马入宫,那是嫌命长。

虢国夫人不管太多。

她就大大咧咧的做了,反正妹妹是宠妃,妹夫是大唐皇帝,怕什么?谁敢逼逼试试看?

可见能骑马入宫的,基本不是凡人。

要说虢国夫人还是知进退的。

张祜说,她嫌弃脂粉化妆不好看,见李隆基的时候只用淡妆。但是从行为和心理来看,虢国夫人有可能是故意这么做的。

你想想,她的一切荣华富贵都来自李隆基,自己偷着乐就行了,还敢在主子面前炫耀,吃饱了撑的?

李隆基可能会想:“朕赏你的,才是你的,朕不赏你不能偷。可朕真的没赏这么多,你到底哪里来的?”

当然是潜规则、开后门来的喽。

所以虢国夫人要藏着,千万别让主子发现。

既然是潜规则,那就一定要藏在桌子底下,千万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

所以说虢国夫人知进退。

淡扫娥眉朝至尊,不仅给了主子面子,也给自己台阶下,大家皆大欢喜。

虢国夫人在家里奢华炫富,哪怕弄得天下皆知,也一定要瞒着李隆基,李隆基哪怕知道也一定要装作不知道,这叫默契。

虢国夫人很清楚的知道,车可以开,马可以骑,自拍一定不能发。

2

万一哪天虢国夫人喝醉了,不小心把自拍发出来怎么办?

这事儿还真的没办法。

最多是叫到卧室谈谈心,李隆基和杨玉环苦口婆心:“以后千万不能发自拍,咱们得低调,知道不?”

虢国夫人再三认错,表示以后再也不敢了,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大唐人民眼中的大事,人家只觉是寻常。

但是大唐人民的情绪汹涌如潮,也是需要安抚一下的,不给说法实在说不过去呢。

于是大明宫发出一则声明:

“这件事不对,以后再也不会出现了,我保证。”

处罚是不存在的,那可是虢国夫人啊,谁敢动?唯一能动的两人还不想动。

虽然古话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古话也说“刑不上大夫”,这两句话的运用场景没有标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过基本有一条,前一句是对大唐子民说的,后一句是对虢国夫人说的。

所以喽,大明宫发出声明以后,虢国夫人发自拍的事就算过去了,大家遵守默契谁也不要再提,还是岁月静好的好时节。

该干嘛干嘛呗。

3

不禁想起可怜的末代皇帝溥仪。

溥仪从战犯管理所特赦之后,回到曾经生活过的北京城,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搞卫生,后来被分配去观察温室。

1960年沈醉、杜聿明拉着溥仪逛故宫,进入故宫前,沈醉张罗着去买票,溥仪闷闷不乐:

“我今儿回自个的家,还要买门票?”

你看看,失势的皇帝也是老百姓待遇,进故宫要买门票,敢骑马开车进故宫的话,还没到宫门口就被拦下来,让他知道什么叫社会主义的铁拳。

千万别说是自个的家,看看故宫门口的牌匾,上面明明白白的写着:

“故宫博物院。”

既是公共场所,就要守公共场所的规矩,该买票就买票,没资格骑马就不要骑马,规定不能开车就不要开车。

万一捅娄子,就是越过护城河,害人害己。

那么没有虢国夫人的地位、又不甘和溥仪一样买门票、排位不上不下中不溜丢的人,为啥要越过护城河呢?

其实想来也简单。

虢国夫人的档次高,骑马入宫是家常便饭,根本不当回事,自拍炫耀算是拉低档次了,让闺蜜看到,还以为被剥夺骑马入宫的资格了。

而且虢国夫人见多识广,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谨慎守住本分,才能来日方长。

溥仪是失势者,和平头老百姓一样,没有骑马入宫的资格,也就不想这回事,安分守己买门票进去看看就行。

反倒是比溥仪高一点、比虢国夫人低一点的,有资格在宫里骑马开车,但又不能随心所欲,才会珍惜每一次入宫的机会。

她们才是自拍发微博的主力军。

让闺蜜看看,我也是有排面的人,顺便提升社交圈里的地位,压一压没资格开车的闺蜜的风头。

假如虢国夫人看在眼里,可能和《范进中举》里的胡屠户一样,指着鼻子大骂:

“你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来!”

“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财,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吃天鹅屁。”

“趁早收了这心,养活你那老娘和老婆是正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