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總部大樓外觀局部 ©Rohspace

感謝 UNStudio對gooood的分享

近日,UNStudio完成了位於韓國首爾的韓華集團總部大樓的改造項目。韓華集團是全球太陽能電池板行業的翹楚。通過此次現代化的改造,其總部大樓得以滿足最新的可持續性設計的要求。在項目伊始,基於環境方面的考慮,設計團隊並沒有拆除原建築並新建,而是選擇對原有的建築體量進行改造和更新。

▼總部大樓遠景©Rohspace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通過高效的施工方法,總部大樓的整個改造工程並沒有影響其內員工的正常上班。最終,得益於這種“就地改造”,建築的室內氣候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功能空間的佈局更加靈活,外牆上也安裝了全新的集成式太陽能電池板以實現能源轉換。最終,這座改造後的總部大樓淋漓盡致地傳達了韓華集團的品牌形象和企業願景。

▼總部大樓外觀近景,傳達了韓華集團的品牌形象和企業願景 ©Rohspace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本項目包括了總部大樓的外立面改造、內部的公共空間、大堂、會議樓層、禮堂和行政區等空間的改造、以及周邊景觀的重新設計等。總部大樓原有的外立面系統由水平方向上的不透明鑲板和單層深色玻璃組成。在改造過程中,設計團隊用透明的隔熱玻璃和鋁框架替換了原材料。

該總部大樓位於首爾的清溪川,建築面積為57,696平方米。隨著時代的發展,它已經無法再反映韓華集團作為全球領先的環境技術供應商之一的行業地位了。最初,為了贏得競標,UNStudio與可持續設計和外牆設計的顧問公司Arup、以及負責景觀設計的Loos van Vliet合作。隨後,agLicht作為照明方面的顧問也加入了項目團隊。

▼總部大樓夜景,外立面由透明的隔熱玻璃和鋁框架構成 ©Rohspace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就地改造

本項目的外立面和室內空間改造並沒有影響其日常使用,即使是在施工過程中,員工們仍可以在大樓中繼續工作。而為了實現這一點,改造以組為單位依次進行:每三層空間為一組,每組的室內改造和外立面翻新同時進行。本案選擇了對公司運營和環境影響最小的施工方法,不僅最大限度地保護了所有利益相關者的權益,更為將來的改造項目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可持續設計參考案例。

▼總部大樓外觀局部 ©Rohspace

適應性的立面概念

任何設計都要參考其周邊的建築環境和自然環境,因此本項目的設計團隊提出了一種集成式的適應性立面概念,不僅可以改善現有的室內氣候,還能滿足不同功能的空間和不同位置的空間對開窗的需求。

▼集成式適應性外立面系統的設置 ©UNStudio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立面的分區 ©UNStudio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Ben van Berkel解釋道:“韓華集團總部大樓的立面設計通過一種簡約的集成形式,達成了一種包容式的外表皮系統。這種系統不僅會顯著影響室內的氣候環境,還能提高使用的舒適度,並增強建築的可持續性和承受力。通過徹底的集成式設計策略,改造後的外立面系統具有超高的建築性能和環境適應性,可在迅速響應周邊情況的同時改善室內空間的狀況。”

▼總部大樓外觀局部,外立面簡約而具有包容性 ©Rohspace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總部大樓外觀局部 ©Rohspace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外立面系統致力於表現出一種多樣的、不規則的和豐富的視覺效果。因此,設計團隊利用太陽光、建築朝向和功能空間來實現這一點:通過改變外牆面板的位置,創造出一系列與空間功能相適應的門窗洞口。在韓華集團總部大樓的設計中,北立面較為開放,以便引入自然光線;南立面則較為封閉,以免過多的太陽輻射對建築物的熱負荷產生太大的影響。此外,立面上的開口也與景觀視野密切相關:在景觀朝向上,立面儘可能打開;但如果是靠近毗鄰建築的一側,外立面則較為封閉。

▼立面分析 ©UNStudio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外立面系統空間圖 ©UNStudio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總部大樓外立面局部,表現出一種多樣的、不規則的和豐富的視覺效果 ©Rohspace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太陽能的熱影響和光伏集成系統

必要的遮陽設計能夠降低陽光對建築物的直接影響。在本項目中,外立面玻璃面板上方的遮陽構件皆傾斜於直射光佈置,一部分是為了阻擋陽光的進入,另一部分則是為了引入直射光(例如南立面的上半部分)。光伏電源被安置在了總部大樓南立面和東南立面不透明的外牆面板上。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光伏面板在佈置上也呈現出了一定的角度,從而能夠以最高的效率來收集來自太陽光的能量。

▼立面系統上的光伏集成系統 ©UNStudio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總部大樓外立面局部,外立面玻璃面板上方的遮陽構件皆傾斜於直射光佈置 ©Rohspace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景觀設計

廣場景觀的設計十分流暢,從各個方向都可進入。多功能的花壇不僅充當著導向系統,還提供了定製的座椅休息區。景觀空間被劃分為了一系列不同的區域,可為從私人休閒到大規模聚會等各種活動提供場所。

▼總部大樓室外廣場的景觀設計 ©Rohspace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室內設計 – 主大堂、電梯廳、辦公樓層和會議樓層

在UNStudio的大堂改造方案中,室外的景觀環境作為一種設計上的指導思想,一直延伸到內部空間。而大堂空間的天然材料和植被則為來訪者們提供了一個輕鬆的建築環境。大堂空間的色調與木製傢俱相適應。南側和北側的入口大堂內各設有一個咖啡角,從而為社交活動提供了可能性。得益於全新的外立面系統,通過增加進入大堂內部的自然光量、創建外部廣場與南北大堂之間的視覺聯繫,強調了大廳的層高。

▼總部大樓大堂,其色調與木製傢俱相適應 ©Rohspace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總部大樓大堂,玻璃外立面增加了進入大堂內部的自然光量,並創建了大堂與外部廣場之間的視覺聯繫 ©UNStudio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而在電梯廳的設計上,室內設計元素和集成式照明共同創建出一種直觀的導向系統,將各辦公樓層的公共區域和走廊無縫地連接了起來。

▼電梯廳 ©UNStudio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電梯廳與公共接待區和走廊之間的這種聯繫不僅在不同標高的樓層上創建出一個統一的空間特性,還增加了空間的靈活性,使其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現在和未來的功能需求。導向系統一直延伸到會議空間。不同透明度的玻璃圍合出一系列通透性各異的會議室,在提供私密性的同時確保了室內舒適的自然光環境。在這些不同類型的會議空間中,有一種多功能的禮堂。這類空間的靈活性較高,可自由佈置以適應不同活動和會議的需求。禮堂的牆面經過了精心的設計,可提供良好的聲學效果;而極具活力的燈光和不同的配置則可根據各種活動需求進行調整以提供合適的空間氛圍。

▼電梯廳與會議室 ©UNStudio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會議空間 ©UNStudio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不同透明度的玻璃圍合出一系列通透性各異的會議室 ©UNStudio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室內空間局部 ©Rohspace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多功能禮堂,牆面經過了精心的設計,可提供良好的聲學效果 ©Rohspace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室內設計 – 餐廳和行政樓層

公共空間適用於韓華集團的全體員工,不僅為各個部門提供了一個聚集地,更為社交活動提供了一個非正式的高品質場所。餐廳位於總部大樓的28層,是一個集休息、放鬆和享用美食為一身的空間。溫暖的木色調、天然的材料和綠色的植被共同打造出一個充實的空間,同時也為員工們提供了一個可以調整自我狀態的去處。該餐廳通過織物和傢俱的不同顏色被劃分為了數個區域,以便滿足不同的用餐需求。每個區域都有自己的主打色調。深色的木製色調和豐富的照明細節也打造出一個更具私密感的私人用餐空間。

▼餐廳概覽 ©Rohspace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溫暖的木色調、天然的材料和綠色的植被共同打造出一個充實的用餐空間 ©Rohspace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餐廳中的白色吧檯 ©Rohspace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樓梯空間 ©Rohspace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餐廳牆面和傢俱細節 ©Rohspace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行政區位於總部大樓的27層,容納著一系列經過了全面升級的會議室空間。較為正式的會議活動區與較為隨意的社交和討論空間融合在一起,打造出一個多樣化的室內設計。通過照明設施,行政樓層在設計上結合了導向系統,創造出一個大型的辦公空間。此外,設計團隊還設置了數個私人定製區域,以便滿足小到各種工作會議、大到董事會聚會等活動的需求。

▼總部大樓的總體功能分區 ©UNStudio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總部大樓的功能分區 ©UNStudio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Client: Hanwha Group

Location: Seoul, Korea

Building surface: 57,696 m2 above ground

Building volume: 250,174 m3

Building site: 15,333 m2 Shared Plot

Program: Renovation of facade, interior of common spaces and lobbies, meeting levels including auditorium and executive areas, redesigning of the landscape.

Status: Completed December 2019

UNStudio team: Ben van Berkel, Astrid Piber with Ger Gijzen, Marc Salemink, Sontaya Bluangtook and Martin Zangerl, Hyoseon Park, Gabriele Decandia, Andrea Wong, Daniele de Benedictis, Luke Tan, Jooyoun Yoon, Nina Soltani, Albert Gnodde, Shuang Zhang, Yi-Ju Tseng, Alberto Martinez, Philip Knauf

Local consultant and executive architect: Gansam Partners

Consultants:

Landscape consultant and designer: Loos van Vliet, Haarlem

Facade and sustainability consultant: ARUP Hong Kong

Lighting consultant interior and facade: AG Licht, Cologne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UNStudio“就地”改造首爾韓華集團總部大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