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奏三感明暗交織,悲怨淚溼司馬青衫——《琵琶行》思路探析


三奏三感明暗交織,悲怨淚溼司馬青衫——《琵琶行》思路探析

《琵琶行》是一首長篇敘事詩,詩歌記敘的是詩人謫居江州時,月夜送客江邊,巧遇琵琶女一事。全文以人物為線索,既寫琵琶女的身世,又寫詩人的感受。詩歌故事情節波瀾起伏,人物描寫生動感人。

詩中塑造了兩個人物形象:一個是琵琶女的形象,另一個是詩人自己的形象。歌女的悲慘遭遇寫得很具體,可算是明線;詩人的感情滲透在字裡行間,隨琵琶女彈的曲子和她身世的不斷變化而蕩起層層波浪,可算是暗線。這一明一暗,一實一虛,使兩個人物相互交織。


因此,我們梳理詩歌情節可以順著這兩條思路進行:

第一條思路是“三奏”,即琵琶女的三次演奏。

第一次演奏在文章第二節(暗寫),第二次演奏在文章第二節(明寫),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後一節(明寫)。


第二條思路是“三感”,即作者的三次感悟。

對應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作者相應有三次感受。


一、琵琶女的“三奏”


1.第一次演奏,即第一節。

這一段音樂描寫主要通過側面烘托的方法來表現琵琶女的演奏。


通過“楓葉荻花秋瑟瑟”“ 別時茫茫江浸月”等環境描寫烘托了悲涼蕭瑟的琵琶聲。

通過“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概括寫出主客對忽然傳來的琵琶聲的神往,從側面表現了琵琶曲強大的吸引力量。

這兩句,從感情上來說,是由抑鬱到驚喜的一個轉折;從結構上來說,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先聞其聲,後見其人。

三奏三感明暗交織,悲怨淚溼司馬青衫——《琵琶行》思路探析

2.第二次演奏,第二節,這是文章的重點部分。

這一段根據演奏的起承轉合可以分為四個部分,曲調情節隨著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藝逐步推向高潮:


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這是詩人描寫音樂的開始,音樂的魅力在其能抒發感情,琵琶女是一個演奏的高手,她通過自己的演奏訴說自己悲慘的遭遇和內心的哀愁:潯陽江邊,風寒月冷,琵琶女獨守空船,孤單淒涼。所以其出場彈奏時旋律低沉抑鬱。而白居易則是一個聽曲的高手,他通過聽琵琶女的演奏,由琵琶女的遭遇聯想到自己遭貶,心情十分低落,因而最後發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所以這兩句寫出了漂泊流浪之恨,寫得特別入神。


第二部分是“歡樂曲”。“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這時歡快明朗、清脆悅耳的琵琶聲,忽高忽低,交織起起伏生動的樂章,唱出了琵琶女春風得意的青年時代。那時的她,可謂色藝超群,名噪京華,“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成功的榮譽與醉酒的歡歌構成她生活的全部。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轉為清脆圓潤、輕快舒徐,形象生動。“大珠小珠落玉盤”更使人覺得在這裡落下的哪裡是珠子,分明是她往日的盈盈笑語,和歡快時滾燙的淚水,讓人過耳不忘。接著用“間關鶯語花底滑”寫絃音像黃鶯(在)花下唱著輕快婉轉的歌曲,優美動聽。這更進一步寫出了琵琶女內心的歡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