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芝貴--小混混到上將的成長之路,王牌手段是拉皮條

民國不得不說是奇人輩出的年代,今天所說的這位,也是有著非凡經歷。他由一個街頭痞子混成了一位上將軍,不得不說是件奇事。 1869年段芝貴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市,父親段有恆是合肥縣衙的差役。段芝貴自小被父親段有恆宋在私塾裡讀過幾年書,在私塾裡,段芝貴十分努力,很通過讀書做官來光宗耀祖,但後來得知差役之子是不能應試的,於是洩了這股勁兒,到李鴻章家族所開設的義和當鋪做學徒。

段芝貴--小混混到上將的成長之路,王牌手段是拉皮條

圖片來自網絡


  這人哪,都是學壞容易學好難,段芝貴在店裡經常與人賭錢,眼見欠下了還不起的賭債,就跑到天津小站當兵去了。他的族叔段日升是袁世凱的老班底,當時在盛軍後營任幫帶,起初對段芝貴並不怎麼上心。有一次,他患了腰疽,腫大如碗,段芝貴在一旁照料了幾天,眼見痛苦難當,索性主動用嘴將膿血給吸了出來,結果立見奇效,很快痊癒。

  經此一事,段日升將段芝貴視如己出,極力栽培,推薦他去了北洋武備學堂深造。畢業後,段芝貴隨李經方東渡日本學習軍事,1892年冬回國,任職軍械局。幾年後,袁世凱創辦  新建陸軍,段芝貴前去投奔,任講武堂教習,業務不精沒關係,可以施展那套無往不利的馬屁功夫。

  段芝貴主動養成一個習慣:只要袁世凱在,他每天早上必去請安,幾乎是風雨無阻。有一天,袁世凱忽然發問:“我聞人子事親,每晨必赴寢門問安。汝非我子,何必如此?”段芝貴可逮著話茬兒了,當即作答:“父母生我,只給我一副皮囊,而大人苦心栽培,勝似再生父母。如蒙不棄,願做義子。”說完,雙膝跪地而拜,三呼為父。袁世凱見此情勢,只得順水推舟地認了這個乾兒子。從此,他跟隨袁世凱一路青雲直上,由幫閒幹上了參謀處和警察局的總辦,順帶把領導的私生活安排得妥妥當當,尤其是女人方面。因此,段芝貴也在民國史上留下了“幹殿下”的雅號。1907年,段芝貴接待途經天津的慶親王之子載振和徐世昌,特意安排了名伶楊翠喜的演出,沒想到,載振一見傾心,非要弄到手不可。這種事換別人還真不好辦,段芝貴可就駕輕就熟了,他安排人為楊翠喜贖身,然後再主動贈予。載振得此甜頭,破格提拔段芝貴署理黑龍江巡撫。段芝貴當上了一方諸侯,美滋滋地上任去了,可惜還沒到地兒呢,事就被捅出去了,結果狗咬尿泡——空歡喜一場。

段芝貴--小混混到上將的成長之路,王牌手段是拉皮條

圖片來自網絡


  雖然鬧出了醜聞,但不久段芝貴照樣坐上了鑲紅旗蒙古都統的寶座。其後,段芝貴在鎮壓“二次革命”時格外賣力,1914年2月1日被袁世凱任命為湖北都督。一風光,段芝貴又忘乎所以了,再次幹起了拉皮條的糗事。袁克定大公子來武漢怡園觀劇,瞧上了坤伶王克琴。段都督這回謹慎了,兩次微服私訪,花費了近萬兩白銀。人算搞定了,誰知道還是被《大漢報》探知,弄得輿論大譁。段都督現在可是土皇帝,大怒之下,一股腦兒抓了十多人入獄,聊以洩洩私憤。

  像段芝貴這樣的貼心小棉襖,早就把領導的心事琢磨透了,他多次建議復辟,等到袁世凱點頭同意幹了,他立馬成了急先鋒,參與“籌安會”,落實登基大典的各種細節。有一天,段芝貴帶著江朝宗入宮見溥儀,把玉璽都給要了過來,因為刻的是滿文,才棄而未用。圈子裡說他:“唯恐失此攀附之良機。”如此用心良苦,果然沒有白費,袁世凱稱帝后,封他為一等公爵,在128名封爵者中名列前茅。

  段芝貴到了東北,正趕上張學良與于鳳至大婚,風光之餘,開始落入張作霖的圈套之中。老張一天到晚捧著他,實則為了對付競爭對手馮德麟,他的彎彎繞哪兒是馬屁精可以企及的?半年以後,張作霖終於完成了對東北的佈局。臨走那天,段芝貴懷揣50萬銀票,心裡那個美啊,渾不知是個被利用的工具。

  回京沒倆月,袁世凱就故去了,段芝貴也沒猶豫,直接扎入了老鄉段祺瑞的懷抱,雖然論族譜他要大上一輩,但他甘願做“小段”,把“老段”讓了出來。討逆軍打敗張勳後,馮玉祥主張將清皇室藉機抹去,段芝貴卻說:“老弟,你還年輕,我們豈可意氣用事,做得太絕!”皖系主政的四年,段芝貴更風光了,一會兒做司令,一會兒做總長,就是打仗不行,鬧了不少笑話。

  有一次,前軍打了一天還沒有吃飯,當此之際,段芝貴正坐著花車,與倆妓女吃酒調笑,聽到軍情報告,竟然迷迷糊糊地用起京劇腔調:“我醉欲眠,爾輩應敵可也。”一語傳出,軍心  渙散而潰。

  一次直皖交戰時,段芝貴以火車為司令部,在戰爭期間打起麻將,如此兒戲,豈能不敗?有家上海報紙對此有篇詳細報道:“定國軍總司令段芝貴,在前敵督戰,其辦公處設在火車上。車前懸一木  牌,大書‘總司令處’四字,辦事者至有百餘人之多。車中除軍用品外,有煙槍煙盤十四副,嗬嗬水數百打,麻雀牌七副,大菜司務二十四人……”

段芝貴--小混混到上將的成長之路,王牌手段是拉皮條

圖片來自網絡


  段芝貴好打麻將是出了名的,與梁士詒、王克敏、孫慕韓等幾乎每晚必聚,經常賭到天亮。身為內閣總理的梁士詒,甚至在牌桌上批理公文。如此玩物喪志,皖系很快被異軍突起的吳佩孚打敗,段祺瑞自請免去本兼各職,避居天津,其他人等先被通緝,不久獲得大赦,段芝貴也賦閒到了天津。 

 1925年,賦閒在家的段芝貴因病去世,享年56歲,當時報紙頭條則是“民國第一皮條客”的段芝貴患腦出血而亡故,不得不說是一段諷刺調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