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這麼久紫砂,你知道它的正確持壺方式嗎?

持壺,不僅僅是為了倒茶,

更是為了體現自身的修養風度,

那麼,壺要怎麼持呢?還是有些講究的...

玩了這麼久紫砂,你知道它的正確持壺方式嗎?

以容量決定執壺方式(如:側提壺)

200毫升以內為小壺——以“捏把”的方式來持壺,較為利落美觀。

方法:中指掛住壺耳,與大拇指相互配合,向壺心的方向傾斜捏把,無名指和小指抵住壺耳下方,食指按住壺紐或壺蓋(按住壺鈕時需要注意,壺鈕上有一小透氣孔,按住時不能蓋住小孔,否則會出水不暢,可稍移按住鈕邊)。

玩了這麼久紫砂,你知道它的正確持壺方式嗎?


300毫升~400毫升為中型壺——若覺單手操作較為吃力,可改以“夾把”的方式。

方法:是以拇指與食指夾住壺耳,剩下的三個手指做輔助,抵在壺把下方位置,並用另外一隻手的食指點壺鈕;

玩了這麼久紫砂,你知道它的正確持壺方式嗎?

400毫升以上為大壺——以“勾把”的方法來拿。

方法:用一隻手的食指、中指或更多的手指勾住壺把(看個人習慣),大拇指抵住壺把頂部。另一隻手的中指和食指點住壺紐。


玩了這麼久紫砂,你知道它的正確持壺方式嗎?

以壺把決定執壺方式

端把壺。端把,是茶壺之常見把式:有兩支點,也有多支點(兩支點多見於光器,輪廓像人耳朵,俗稱“耳把”,也叫“圈把”,亦稱“環把”,也有稱“圜把)。

端把與壺流對稱、均勢,置於壺肩至壺腹下端,高點與壺口、壺流的高點呈水平,放置時,具端莊、安定的效果。

玩了這麼久紫砂,你知道它的正確持壺方式嗎?

為與壺流在視覺上達成有機平衡,把上或會有飛扣,把下端或延伸出“耳垂”。通常端把是“正耳”模樣,也有反彈琵琶者——“倒耳”,此種叫“倒把”。

執壺方式:在使用端把壺時,要用食指中指圈住壺把,拇指按住壺鈕;或者拇指與中指交互握緊圈把,用食指按住壺鈕,無名指與小指借力頂住壺把,緩緩傾倒,倒水時更具美感(按住壺鈕時需要注意,壺鈕上有一小透氣孔,按住時不能蓋住小孔,否則會出水不暢,可稍移按住鈕邊)。

玩了這麼久紫砂,你知道它的正確持壺方式嗎?

橫把壺。橫把壺之把,也叫“柄”、“執”。為與壺流成90度角的壺體上安裝的柄。壺流在一側向外伸張,人端壺而立,壺柄直指人心處,確有“執意”之意,故此種壺把叫“執”確實更為準確。

最有名的如:唐羽壺——扁圓的壺身,一柄側把與壺身是為一體,因其手柄細長,似羽翼飛昇,而得名。

執壺方式:在泡茶時,右手執柄,與壺嘴呈45°角,不需要傾倒動作太大,就能順利出水,如果一開始倒水的角度過大,很容易使水溢出。

玩了這麼久紫砂,你知道它的正確持壺方式嗎?

提樑壺。可分為:硬耳、三叉耳及軟耳硬耳和三叉耳的把是固定的,同為紫砂泥料製成,整壺一致;軟耳是可活動的,或者放到側邊)。

執壺方式:提樑高的話,使用時一般是右手提壺,左手將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併攏,壓住蓋鈕,將壺輕輕提起,倒水時更顯優雅美觀;

提樑低的話,以拇指順便點住蓋鈕(如果蓋鈕在倒水的時候沒有掉落的危險,不點住蓋鈕也沒關係)。

玩了這麼久紫砂,你知道它的正確持壺方式嗎?


文章取自網絡,有刪改,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