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杜絕懶惰,好好地學習?

動詞勝過名詞


為什麼你對很多事情感興趣,卻往往每一件事都做不好?為什麼你很想學習卻怎麼也學不會?歸根結底因為兩個字:懶惰。

懶惰是原罪,但這份原罪也不是無藥可救的,你只需要改變一下自己的習慣與認知,便可以打破懶惰的魔咒,成功地學習。

(1)

首先問問自己:“哪些行為是浪費時間?”

答:思而不學+猶豫不決。

我們花了9成的時間在思考如何去學,而真正用作學習的時間1成都不到。你花了大價錢買來的學習資料,全部看完了嗎?你花了大價錢辦的健身卡,每天都去了嗎?你花了大價錢報名的課程,每一分鐘都認真聽講了嗎?

看的太多,記在腦子裡的太少。常常給自己立Flag,雄心壯志去做,遇到一兩隻攔路虎便灰頭土臉的回頭,是的,這就是典型的虛假希望綜合症。

與其給自己虛假希望,不如把大Flag立成一個個小目標。運用番茄時間,花35分鐘練好一個動作,今天的健身就是成功的;35分鐘背了50個單詞,今天的背誦就是成功的;35分鐘會解一道立體幾何題,今天的學習就是成功的。

番茄時間法就是把時間劃為35+5的形式,做任何事情專心地做35分鐘,放空休息5分鐘效率最高。有自制力的同學可以嘗試一下。

但是對於懶惰的人,可以不用把時間劃分這麼精細,因為你會一直思考35分鐘怎麼還沒到,也是浪費了時間。不如直接去做,練到累為止,背到熟為止,學到會為止。

(2)

每次只做一件事。

我們經常可以在健身房看見大爺大媽把所有器材遛了個遍,這個拽兩下,那個舉一下然後霸佔跑步機走個半小時。像這樣的大爺大媽你經常看見他來,卻不見得練得多好,只因為健身每次只能練1-2個部位,人的力氣有限,所有都鍛鍊到,反而練不好。

放在別的地方也一樣,人的意志力與精力是有限的,懶人的意志力更是。

如果你想同時完成多件事情,會很快消耗完你的意志力,還會浪費很多時間,結局往往都是以失敗告終,失敗了很痛苦,為了緩和失敗便去尋找安慰(一般都是休息,或者打遊戲等等)更加浪費時間,最後不得已只能放棄。三分鐘熱度也基本上就是如此,想做的太多。

如果你同時學習英語、數學、物理、歷史,肯定一科也記不住,一天一科或者一天一知識點才是正確的學習之道。我們推薦你每次只做一件事。

(3)

對“自己到底想做什麼”,請一定不要迷糊。

我曾在網上看過不止一次尋找學友的,就是兩個小孩子一直打著手機視頻一起寫作業。驚歎怎麼還有這種操作的同時,為孩子們深深地擔憂。你們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真的瞭解自己到底想做什麼嗎?

寫作業的目標是為了輔助自己理解知識點,學習更透徹;而視頻一起學習是為了分散注意力,讓學習看上去不那麼難。兩件事情的目的是相背離的。想找學習環境應該是去安靜的自習教室或是圖書館,絕不是拿著手機給自己心理安慰。

!你現在之所以學習是因為你想要考大學,你清晰地明白考大學的重要性,想要感受拿到高等學府錄取通知書的喜悅;你現在之所以玩手機遊戲或者發微信也是此刻遊戲和微信可以帶給你喜悅;這時,你需要提醒自己到底自己想要的是考試呢?還是刷手機呢?你究竟想要的是什麼?每當想拖延的時候請好好想想。

同時保持良好的習慣,手機把網關了、設置複雜的鎖屏手勢密碼、開飛行模式、甚至不帶手機自習也可以。

逗你學app推出離線緩存功能,斷網學,更高效。在線教育都難以避免的網絡問題,我們從源頭幫你。遠離網絡,沉靜書本。

拒絕乾貨套路,拒絕浪費時間,每天只學一個知識點。每天提高一點點。


軫念信箱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個體對學習的興趣,從個體最感興趣的內容做起。目標是激發動力的關鍵。根據人的發展理論,從生存到生活到情感價值分提升,是逐步在一個個小目標,較容易實現的目標中積累培養起來的,有了成功的收穫,成就感慢慢會把懶惰趕走,每天都投入到新的學習狀態中!


文翔


人都是有懶惰心理的,如果要做到杜絕懶惰,一個辦法,那就是強大的自律,自己要制定計劃,每天要嚴格按照計劃進行學習,克服懶惰的過程是辛苦的,但是過程過後會看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