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億天使捐款 黃煌雄辦臺版政經學院

30億天使捐款 黃煌雄辦臺版政經學院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前主委黃煌雄前年10月因為“東廠事件”請辭,過去近一年半他在忙什麼?原來有企業家要捐款30億元以上資金,幫他圓教育夢。黃煌雄說,他5年前就在思考,希望仿效英國倫敦政經學院(LSE),籌辦臺北政經學院(Taipe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TSE),招聘國際大師級學者,辦一所能引領世界與歷史思潮的學術殿堂。


仿效英國古老智庫 善盡社會責任

如今這個夢想已經起步。黃煌雄說“退下來以後,工作更集中、全力以赴”。他希望仿效英國費邊社(Fabian Society)的精神,籌建臺北政經學院,善盡對臺灣這塊土地的社會責任。

據瞭解,捐助黃煌雄辦學的神秘企業家是寶佳機構董事長林陳海,因為黃、陳兩人是宜蘭同鄉,黃詢問林能否協助,林也慷慨解囊,希望讓臺北政經學院成為亞洲學術圈的領導品牌;而林陳海的兒子、寶佳機構副董事長林家宏目前也擔任臺北政經學院基金會的董事。

黃煌雄說,成立於1884 年的費邊社,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老“智庫”,也是英國最老牌的社會主義團體。費邊社從未走向極端,幾乎是漸進、溫和、穩健的社會民主理念的歷史代言人。費邊社剛開始也缺乏資金奧援、沒有校舍與設施,但過去130多年,留給人類豐富資產。在學術上,費邊社創辦20世紀引領世界三大思潮的倫敦政經學院。

“我們現在開始做,不會比費邊社差。”談到進行中的夢想,黃煌雄眼睛都亮了。他說,這是一場“跨世代”共同接續,才能築成的“夢”,但現在執行細節還不明確,等一切定案,他會找適當時機對外說明,他強調“東西必須要累積,有一天觸點來了,就會升華。”


臺北政經學院 培養一流社科人才

一手創辦臺灣研究基金會的黃煌雄說,臺研會20年來主要關注臺灣歷史、社會、文化,也做出成績;未來迎接2030年,國際區塊會越來越多元,“TSE是為了迎接未來做準備”,他期盼臺北政經學院成立後,能吸引海內外菁英、培養海內外菁英,“是一件美好又很有意義的事情。”

“我想為臺灣做些事情、留下些東西。”黃煌雄說,臺灣都是跟著世界潮流走,學術缺少國際接軌,更遑論論述能引領世界。他期許未來TSE能為臺灣培養社會科學一流人才,讓臺灣的社會科學研究躋身世界頂尖大學之林,“這是一項很有挑戰性的工程”。

黃煌雄說,放眼當前世界局勢發展,中國大陸雖然快速崛起壯大,但受限政治體制,很難完全鬆綁創辦這樣一所政經學院,臺灣的政經環境在這方面具有優勢。


不復制現有大學模式 只收研究生

據瞭解,TSE不會複製大學現有模式,規劃僅收研究生,且國際化程度要高,以招聘國際大師級教授為主,希望發展出能改變政治和社會方向的思想,培養學生接受國際頂尖思想訓練、參與國際組織能力。

目前請到黃榮村、曾志朗、吳清基、蔣偉寧等多名教育部前部長擔任臺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其他董事還包括朱雲漢、林家宏、單驥、廖英智等人。黃煌雄與幾名董事,也開始與臺灣多所頂尖大學接觸,希望有合作可能,目前

清大、中央大學已提出構想書。


運作較獨立 不受政府拘束

據指出,未來臺北政經學院與大學的合作方式,可能是由大學出校舍、教師,另由TSE出錢聘請國外大師來臺授課。學院運作較獨立,比起一般大學,較不受政府拘束。

曾志朗說,教育部對臺灣未來高等教育“已經非常非常跟不上時代”。TSE目前尚在籌辦初期,臺聯大系統當然樂觀其成。系統的4所大學(中央、清大、交大、陽明)都有共識,只要一個學校爭取到大型研究中心或學院,其它3校都會一起幫忙,以達到群聚效應。

他舉例,前年德國Max Planck Institutes要設置海外研究中心,清大同步輻射研究中心人員不夠,也是由臺聯大其他3校研究人員一起加入,才爭取到這個世界著名的研究中心在臺設海外分院。

臺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已在去年11月14日獲教育部許可設立,臺灣台北地方法院去年11月21日登記在案。教育部表示,學校與產業、法人合作模式多元,目前尚未接獲臺北政經學院籌設計劃案,等收到申請,會依法評估合作內容及效益。


資金來源、太理想化 未來大考驗

黃煌雄對籌辦TSE有雄心壯志,但也有人認為他太“理想化”。有大學校長私下表示,臺灣目前參與國際組織的機會很低,未來TSE成立後是否有助臺灣進入國際組織難有定數;且如果大學原本已經有與政經相同領域的學院,可能與校內產生競合問題。另外,資金來源是否能長久持續,也是問題之一。

30億天使捐款 黃煌雄辦臺版政經學院

促轉會前主委黃煌雄前年10月因為“東廠事件”請辭,近來他得到企業家捐款,希望仿效英國倫敦政經學院(LSE),籌辦臺北政經學院。記者馮靖惠/攝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