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三部曲中三個主角,郭靖被稱為大俠,楊過被稱為神鵰俠,為什麼張無忌不被稱為俠?

小康叔叔-


張無忌一般情況下,不被稱為“俠”是因為前有父親一輩武當七俠,後又有曾阿牛曾少俠的稱呼,等到後來他被明教奉為至尊,統領數十萬教眾,這時候如果叫他堂堂明教教主“張少俠”則顯得太小家子氣了。


首先,射鵰英雄郭靖也不是一開始就得到大俠稱呼的,而是他和黃蓉一起鎮守襄陽,為國為民,才當之無愧被稱為大俠的。

第三次華山論劍,郭靖正式取代恩師北丐洪七公,榮膺“北俠”稱號,那更是實至名歸。

從此讀者中對他更有郭巨俠之稱,意為大俠中的大俠。


其次,眾所周知,神鵰大俠楊過最早是大漢奸楊康的兒子,他自己也沒有想到有朝一日會成為大俠。

自從斷臂之後,機緣巧合之下遇到了劍魔獨孤求敗的寵物雕,他的命運才發生了根本改變。

由於身中情花之毒,幾番掙扎,楊過被迫苦等小龍女十六年,讓他的心態發生了變化,從此扶危濟困,行俠仗義,逐漸獲得江湖認可,因為他一人一雕,形單影隻,故而被稱為神鵰大俠。

楊過不愧“俠”之稱號,最有說服力的是他為郭襄準備的生日禮物,不光燒了蒙古大軍的糧草,還親自擊斃了蒙哥大汗,使蒙古軍隊不得不暫時退兵。


第三,張無忌是絕對可以稱為大俠的。不過他的父親張翠山已經是武當七俠裡的張五俠。

如果知情人和他親近的人喊他張大俠,則明顯是對張翠山不尊敬,而且也顯得不倫不類。

另外,明教是當時武林最大的幫派,屠獅大會的時候,光是一旗就有數萬之眾。

江湖中人武林各派,無不客客氣氣叫張無忌一聲“張教主”,則比“張少俠”的稱呼更顯得莊重和大氣。


孫少俠品金庸


我的名字中一半是俠客,所以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我會分成兩個部分來回答:

  1. 郭靖和楊過被稱為“俠”的原因。
  2. 張無忌的行為能不能算的上大俠。



一,郭靖和楊過為什麼被稱為“俠”。

首先:

在江湖中“俠”只是一個很籠統的稱呼,說直白點就相當於現在我們和人打招呼隨口叫的“帥哥,美女”之類。

一般“俠”的稱謂適用於沒有特定職位的人。

如果在某個幫派或者組織中有一定職位的人,江湖中流行的稱呼是“姓+職位”,比如洪七公是丐幫幫主,所以通常別人對她的稱呼是“洪幫主”,而不是“洪大俠”。

郭靖在武林不擔任幫派職務,在襄陽身為布衣客卿也不是將軍,沒有更合適的頭銜,只能叫大俠;楊過行走江湖也是一樣,沒有特定的職位。

他們的情況只能稱呼為“俠”。

其次:

郭靖一生行俠仗義,鋤強扶弱,後半生鎮守襄陽,為國為民;楊過在等待小龍女的期間,在在江湖中做了不少好事,懲貪官汙吏,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他們的所作所為是俠義的行為,他們是真正的“大俠”。

張無忌少年時代在江湖中並沒有太多的露面時間,在光明頂一戰成名,力挽狂瀾隨後成為明教的教主。

按照前面我說的,江湖人對張無忌的稱呼用張教主更合適。

郭靖和楊過被稱呼為“俠”一來是沒有別的合適的稱號來稱呼他們,再者他們的言行舉止都符合大俠的標準,所以相比江湖上其他寒暄時稱呼的眾多“俠”,他們的印象最深刻,也最名副其實。



二,張無忌的行為和大俠是否匹配。

通過前面的話,我們知道所謂的“俠”其實是有兩種含義的,一種是單純的稱謂,一種是真正的大俠。

張無忌從所作所為上,是不是大俠的行為。

我認為張無忌是一個真正的大俠。

我隨便列舉幾件事來說明下:

1,張無忌萬里迢迢送楊不悔到楊逍身邊

一路上歷經坎坷,無數次在危難中為了救楊不悔挺身而出,甚至有好幾次都差點失去了生命,最後終於如願把不悔送到了楊逍身邊。

張無忌做這件事並不沒有任何私心雜念,只是為了履行對臨終託孤的紀曉芙的承諾。

他謝絕了楊逍要傳授他武功的好意,說的那句話很有意義:

若是我有所求而來,我這人還值得託付嗎?

張無忌當時不過才是個十來歲的孩子,就能有這番見解,換成是其他許多成年人也未必能做到這一點吧。



2,張無忌接滅絕師太三掌

彼時的張無忌衣衫襤褸,看到滅絕師太對明教五行旗的人痛下殺手,忍耐不住出來勸阻。

後來武功大成的張無忌當然可以輕鬆制服滅絕師太,不過這個時候的張無忌別說打滅絕師太。就是滅絕師太的弟子靜玄他都打不過。

但是張無忌還是挺身而出,不顧自身的安危,勸說滅絕師太慈悲為懷。

你為什麼要殺這麼多人,每個人都有父母妻兒,你殺死了他們,他們家中的孩兒就要孤苦伶仃,受人欺辱,你老人家是出家人,請大發慈悲吧。

情真意切,讓當場的所有人心中一動。

這兩件事都發生在張無忌武功還沒有大成前,可以說當時的處境他是處在絕對的弱勢的,但張無忌不曾退縮。

他不顧及自身的安危去追求正義,足夠稱的上一代大俠。



金庸曾對“俠”有過這樣一番說明:

俠是並非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去做義所當為的是,俠士是不顧一切(自身的生命,利益,名譽),不接受任何代價去追求正義。

很顯然,張無忌做到了。


浪子與俠客


這個問題有意思!

不用說題主也是金庸的粉絲了。

在金庸先生的代表作——射鵰三部曲中,確實把俠之大者,詮釋得讓人肅然起敬!像郭靖的死守襄陽,像楊過縱馬拒蒙古鐵騎,真的是金戈鐵馬,血雨腥風,氣吞山河!

這就是真正的頂天立地的大俠。

張無忌,是《倚天屠龍記》中主人公,稱他為俠士,或俠客,最恰當,但是,離大俠的稱謂有一段距離!

從武當派弟子的後人,到明教教主,張無忌一直沒有跳出自已身份的小圈子!

張無忌是武當七俠中張翠山的兒子,在武功大成之後,面對趙敏率領一眾高手企圖掃平武當派時,是張無忌及時趕到,力挫強敵作罷!因為他是武當派弟子張翠山的兒子,有義務維護武當派的聲譽!

陰錯陽差,張無忌做上了明教教主,當然這也不是張無忌的本意!

在明教面對滅教之災時,又是張無忌身先士卒力拒來犯者,真正的力挽狂瀾之中!

……

這些所作所為,基因他的角色所在,確切的說是份內之事,你有權利和義務去維護所在的門派或組織的聲譽和保護安全!

這與金庸先生作品特色所提倡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還是有相當的距離——所以,張無忌行俠仗義的思想覺悟也可以說是高度,遠遠未到俠之大者的層面!

2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在江湖中行走,是一個正常俠客所為,但是與大俠,不可相提並論,因為此俠非彼俠!

在武俠小說作品中,一個行走江湖的俠客或者是俠士,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那是最起碼的俠義所為——因為正義感。如果,把這些昇華到,為了國家乃至民族安危而做出捍衛正義:不懼個人安危,不怕生死,不計個人得失,衝鋒陷陣,甚至是殺身成仁的悲壯!

而張無忌卻沒有!

這就是俠士與大俠本質的區別,也就是分水嶺!

這一點,金庸先生也是分得十分清楚,最後成全了張無忌跟趙敏的煙緣。遠離江湖成為神仙眷侶!

總結:做一個江湖中的俠士,不難。但是,成為大俠沒有那麼簡單,因為思想的高度,實際行動的維度,都是一道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