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A股的牛熊週期是怎樣的?有哪些因素可以判斷牛熊市的轉換?

漫步者6038



在IPO註冊制沒有正式推行之前,A股牛熊交替規律(短牛慢熊)就無法改變。這是鐵律,也是過去歷史的反覆與重演。

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中國股市從100點起步,截止到2020年4月26日,中國股市走過29年的歷程,並留下了29年的軌跡,也為我們留下了一些不可忽視的“中國特色”:牛市總是表現為瘋掉、快牛、短牛、一步到位。熊市則總是表現為瘋熊、慢熊、長熊。

研究A股牛熊週期的劃分,其中的一些方法被許多投資者所掌握。其實,A股牛熊交替還是很有規律的,而且判斷方法也十分簡單。根據中國股市25年來的走勢判斷,所謂牛市,只要大盤累計上漲超過100%,這一輪牛市就算大功告成;相反,所謂熊市,只有大盤從牛市頂峰下跌50%,這一輪熊市才有可能探底成功。

因此,本文劃分每一輪牛熊週期的標誌;熊市的底部目標一般都會跌去牛市峰值的50%以上,否則,本文不算入一個牛熊輪迴。依此簡單判斷方法,我們可以將中國股市29年走勢分割為六輪牛熊交替。


第一輪牛熊更替

100點一 ►1429點一 ►400點(跌幅超過50%)

從1992年4月14日上證綜指站上400點,到1992年5月26 日上證指數狂飆至1429點,這是中國股市第一個大牛市的 “頂峰”。在一個多月的時間,上證指數暴漲1000多點,漲幅 竟高達200%以上。本輪牛市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結束 了,隨後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的回跌,暴跌5個月後,1992年 11月16日,上證指數回落至400點下方,全部打回原形,累計跌幅超過50%。


第二輪瘋牛:大盤三個月漲幅超過400%

第二輪牛熊更替

400點 一 ► 1536點一► 333點(跌幅超過50%)

上證指數從1992年底的400點低谷啟航,開始了它的第二輪“大 起大落 ”。這一次暴漲來得更為猛 烈 ,從4 0 0點附近極速地竄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點收盤(上證指數第一次站上1500點之上),上證指數上漲了 1100點。股指在1500點上方站穩了4天之後,便掉頭持續下跌。本輪牛市僅用了 3個月的時間就結束了,在接下來的熊市下跌基本上沒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時間較上一輪要長,持續陰跌達17個月之久。 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這一輪行情的最低點333.92點收盤,累計跌幅超50%。

瘋牛:大盤一個半月暴漲200%


第三輪牛熊更替

333點 一 ►1053點 一 ► 512點(跌幅超過50%)

由於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輪行情再次啟 動,這一輪大牛行情來得更加猛烈而短暫,僅用一個多月時 間,上證指數就猛竄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點1053點,漲幅 為215%。隨後便展開了一輪更加漫長的熊市。直至1996年 I月19日,上證指數跌至512.80點的最低點,累計跌幅超過 50%這一輪下跌總計耗時16個月。

唯一慢牛:大盤六年漲300%

第四輪牛熊更替

512點 一 ►2245 點 一 ► 998點(跌幅超過50 %)

1996年初,這一波大牛市悄無聲息地在常規年報披露中發起。上證指數從1996年1月19日的500點上方啟動。2001年6月14 日,上證指數衝向2245點的歷史最高峰。這是25年來唯一的一次 “慢牛”,不過,只可惜隨後的熊市卻走了漫長的俾時間。 請注意:由於處在大牛市上升通道中的每一次“回調”,其跌幅均未超過前期上漲的最高點的1/2,因此,筆者 才將它視為一種“回調”,而不是一輪獨立的“熊市”行情。2005年 6月6 日,上證指數跌破 1000點 ,最 低 為 998.23點 。與2001年6月14日的2245點相比,總計跌 幅 超過50 % ,故 標誌著此輪熊市目標位的正式確立。

第五輪瘋牛:大盤兩年暴漲500%

第五輪牛熊更替

998 點一►6124點 一 ► 1664點 (跌幅超過50%)

四年慢熊過後,2005年5月管理層啟動股改試點,當年 下半年,上證綜指一直徘徊在1000點至1200點附近,2006年 5月9日,上證指數終於再次站上1500點。2006年11月20日, 上證指數站上2000點。2006年12月14日,上證指數首次創出 歷史最高紀錄,收於2249.11點。8個交易日後,2006年12月27 日,上證指數首次衝上2500點關口。2007年 1明 16日,中國股 市創下6124點的歷史最高紀錄。兩年間瘋牛暴漲500%!牛市 結束!

本輪牛市仍是一輪瘋牛、快牛、短牛!上證綜指從2245 點暴漲至6124點,僅用了 10個月時間,不過,只可惜,上證綜 指從6124點暴跌至2245點,也剛好只用了10個月,這就是暴 漲暴跌的“對稱美”,然而,直至2008年10月28日,上證綜指 最低跌至1664點,累計跌幅遠超50%。這就是寶馬變自行車的過程。

第六輪瘋牛:不足一年大盤暴漲150%

第六輪牛熊交替

1664點 一 ►5178點 一► 2500點(跌幅超過50%)

有 人 將 2008 年10月28日的1664點漲至2009 年8月4日3478點看作一輪牛市,但因其後下跌至2013年6月25日最低 點1849點,下趺幅度不足50%,因此,這不能算作一輪獨立的牛市。

自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開通,上證綜指從2400多點發 力,新一輪牛市正式展開衝鋒。

由於融資融券第一次被應用於牛市,瘋牛加扛杆更加可怕,兩融餘額不斷放大成交額,上證綜指節節攀升,中國 股市的泡沫化進程驟然升溫。2014年11月27日,滬深兩市合 計成交額6185億元,歷史上首次突破6000億大關,當天兩融 餘額首破8000億元。當兩融餘額突破萬億大關時,A股日成 交額同步突破萬億大關;當兩融餘額突破2萬大關時,A股 日成交額同步突破2萬億大關;直至兩融餘額及A股日成交 額雙雙衝向2.5萬億時,瘋牛突然終結。2015年6月12日上證 綜指最高衝至5178點,瘋牛硬生生地戛然而止,本輪牛市半年漲幅遠超100%。

隨後槓桿熊市開始發力,槓桿交易大面積爆倉,“千股跌停”的壯觀景象綿綿不絕,讓投資者膽寒,讓監管層害怕。於是,中國股市首次將槓桿暴跌定義為“股災”,舉國上 下,全民救市,三行一會、公安部、國安部、中紀委、證金公 司、基金協會、券商協會、上市公司、企業家、牛散等紛紛表 態並拿出真金白銀救市,直至7月9日第一輪暴跌企穩反彈, 當天上證綜指最低下探3393點,後來11個交易日連續反彈, 最高點反彈至4184點,累計反彈上漲23.3%。然後,第二輪下 跌在8月中下旬開啟,上證綜指進一步下跌至2850點,通過再 次救市,第二輪反彈至今天的最高點3673點,累計反彈漲幅為28.8%。7月初和明底兩次救市所付出的代價是巨大而慘烈的。


吳映明


A股歷史上,比較著名的牛市有5次,具體數據如下

第一輪牛市(1990/12-1993/2),上證指數27個月漲幅 1336%;

第二輪牛市(1996/1-2001/6)上證指數66個月漲幅 324%;

第三輪牛市(2005/6-2007/10)上證指數29個月漲幅 472%;

第四輪牛市(2008/10-2009/8)上證指數11個月漲幅 84%;

第五輪牛市(2014/7-2015/6 )上證指數12個月漲幅152%;(2012/12-2015/6)創業板指31個月漲幅524%。

分析上面的數據,我們發現A股遵循5到8年一輪牛市的規律,咱們取中值,即7年上下出現一輪牛市。

有哪些因素可以判斷牛熊市的轉換?

A股市場,判斷牛熊轉換的因素很多,但是歸納起來就兩點。

第一:宏觀經基本面處於上行週期,特別的某些大行業一定處於高速發展期,企業業績年年預增,遞增,例如2007年牛市的煤炭、有色和房地產。

第二:貨幣政策處於擴張週期,利率下行。這點主要是從央行的降準、降息以及各種借貸便利工具來判斷。

第三:有一個時代主題,一個核心邏輯,且這個邏輯深入民眾,全面截止,而且都認同這個邏輯,比如2015年,互聯網加經濟,再比如當前的主線新基建。

第四:微觀層面的證券公司業績,證券公司員工收入,上市公司業績,投資者忘記賬戶密碼,財經媒體開始走娛樂顏值路線等等。

總之,A股牛熊轉換大約7年,判斷的轉換的因素要宏觀和微觀結合,且相互印證的情況下,大概率是牛熊轉換期。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 參與市場的交易者們關心的是價格資料,很少去關注時間週期因素對市場之迷的重要意義!在交易的圖表裡,垂直軸代表價格,水平軸表示時間,價格在時間裡行走,週期分析人士認為,時間是決定牛熊市的重要證據。

  • 圖表中呈現“峰”和“谷”,它有三個特徵、波幅、相位、長度,有關週期理論涉及到4種原理:疊加、諧波、比例、同步,我們在使用週期預測牛熊市應該與其它傳統技術結合並用才能讓我們受益,單靠一種技術分析預測市場效果往往不好,無論這話對錯,市場沒有任何一種理論能覆蓋所有結論,對於A股第五次、甚至六次的牛市不實之言,已經嚴重損害了這個市場,A股只發生過一次牛市,如果單靠用週期預測A這次的反彈轉折點,下圖中的週期長度能提供一些線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