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不同的角度,你是怎麼看待“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的?

晴小依


為尋找而讀,為利益而讀,為享受而讀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飯可以不吃,書不可以不讀。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出自宋真宗趙恆的《勵學篇》,表示的意思是讀書考取功名是當時人生的一條絕佳出路,考取功名後,才能得到財富和美女。因此古人的讀書功利性很強,鑿壁借光、囊螢映雪、懸樑刺骨、牛角掛書等成語比比皆是。從廢寢忘食的投入到范進中舉的瘋狂,無不彰顯為黃金屋、顏如玉奮鬥的艱辛。

為尋找而讀

求學期間為讀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而讀。這條亙古名言,是什麼意思?我開始苦讀尋找。那個時間段讀書很單純,因為讀懂而產生興趣,因興趣而瞎看。

記得兒時電視節目少,看書從最初啟蒙的連環畫讀起,小學看《故事會》,《語文報》,中學看《人民文學》,看名著,看歷史,看《演講與口才》;高中看武俠,看《平凡的世界》,看《十面埋伏》,看《青少年文匯》,看《讀者》;大學看報告文學,看自傳。只為興趣而看,只為無聊而看,只為寫作文而看,從最初的看故事,到提高作文成績而摘錄優美詞句。從讀“黃金屋、顏如玉”到讀懂,到描繪一直苦苦尋找,不見眉目。

為利益而讀

工作以後為擁有“黃金屋,顏如玉”而讀。讀書具備了功利性,以提升專業技術能力而讀。筆者從事旅遊行業的職業教育工作,為備課而讀,讀《教師如何備好課》、《酒店管理模式》、《中國通史》、《中華俗語大全》;為考教師資格證讀,讀《教育學》;為考技能證讀《客房管理》、《餐飲管理》、《導遊業務》、《茶藝欣賞》;為給酒店行業人員培訓而讀,讀《禮儀與形體》、《酒店操作實務》、《如何做好培訓》。

不斷通過學習包裝自己,不斷通過學習提高自己,不斷通過學習豐富自己,為了生活,為了“黃金屋、顏如玉”如飢似渴地讀。

為享受而讀

“黃金屋、顏如玉”不曾擁有,時光卻已不再。夢醒只好為怡然自得而讀,為享受而讀。

從讀書到寫書,從讀別人到讀自己,自己非常享受。從讀書到寫作文,寫講話稿,寫專業報告,寫實訓指導書,寫校本教材。讀書的功效開始顯現出來,開始讀自己,讓別人讀,這可能就是所謂的“黃金屋、顏如玉”。這個過程讓人很享受,泡壺清茗,看著黑色的鋁字,聞著淡淡的墨香,跳動的旋律從大腦中噴湧,夢未醒,人已醉。

讀書能更快得認識自己,看清世界,讀懂生活。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遍尋不見但已豁然讀懂。

歡迎評論,分享交流。


職業教育小學生


古人說讀書能擁有“黃金屋”和“顏如玉”也就是財富和美女,對於現代來說,可能不讀書,也能擁有這兩種。雖然站在這個角度看待讀書古代和現代不同,但是對於讀書這件事,現代比古代意義更大,不僅僅只是財富和美女這麼簡單了。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出處

宋真宗在位二十五年,當然也做了不少實事。他本人在皇家受過良好的教育,愛好詩文和書法。重視發展教育事業,大力宣傳知識分子,鼓勵天下讀書人積極參加科舉。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自己也寫了一首詩《勵學篇》: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這首詩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一直在流傳,其中“書中自有千鍾粟,書裡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更是家喻戶曉。數不清的少年郎在這首詩的激勵下,刻苦閱讀,成就了自己的“小目標”。

書籍就是先知,可以讓自己少走彎路

讀書就像交良師益友,讀一本史書見證歷史的變遷來警醒當下的我們如果預判即將會發生的事情。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從不同的方向吸引著我們的注意,因為我們每天都在嘗試著多任務。

舉例來說,您可能會發現自己在處理任務、通過聊天、查看電子郵件、關注微博、與同事進行互動等過程中花費了大量時間。

這一切多重工作都會導致高壓力、低效率。讀一本書的時候,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所讀的東西上。您的眼睛和思想沉浸於故事的細節。

這樣每天至少讀20分鐘的書,能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你會驚奇地發現自己變得更專注。

除此以外,閱讀能提高你的認知能力,提高你對事物的判斷力;閱讀能使你從裡到外散發出墨香氣質;閱讀是一項投資回報極高的投資;閱讀可以用來結交偉人名人,是最方便的途徑;讀書是獲取新鮮信息的途徑。


十二十頁


題主好,這句話出自宋真宗趙恆的一首勸學詩: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這句話在中國歷史上影響很大,很多貧家子弟寒窗勤勉就是為了科考成名,金錢美女的誘惑力還真是不小。這句話很實在,也很沒有水平,尤其出自帝王之口更是俗不可耐,簡直是赤裸裸的物質誘惑。

“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儒家的精神是讀書匡濟天下,正如北宋大儒張載所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讀書人應以天下為己任,求田問舍,在儒家向來被看作是胸無大志的表現。

把個人私利放在首位,必然在關鍵時候會背棄民族大義,會做出有損公義的事情來。這個趙恆也就是一個沒境界的帝王,缺少雄才大略才會說出這種話,這也是他的心聲,他就是這樣的人。他在位二十五年,沉迷個人享受,發展良好的北宋經濟從他開始陷入了嚴重的內憂外患。景德元年(1004年),遼國入侵,寇準寇準力排眾議,力勸趙恆御駕親征,本來取得了勝利,但趙恆懼怕遼國的聲勢,不顧寇準反對,以每年給遼一定金銀為“歲幣”於澶淵定盟和解,史稱“澶淵之盟”。只有這樣的帝王才會說出這種很功利,很俗氣,很沒有境界的話。

這種讀書做官,讀書求富貴的思想現在依然是很有代表性的,很多學生求學的目的就是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娶個白富美,或嫁個高富帥。想想周恩來的“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真讓很多學子要慚愧死了。讀書取得成功,滿足個人私利沒有什麼不好,這也是一個很有效的動力,但不能沒有大義,我們現在缺少的就是大義,缺少為民族偉大復興讀書的宏願。

急功近利和極端精緻的個人主義是當下的時代病,趙恆此話流毒深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