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幼兒園不開學,大家怎麼看?

胡小平6


2020年的寒假著實特別,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國各地的學校都延遲開學,雖然有部分省市已經開始陸續公佈開學時間,但是大多都是針對高三和大孩子們,而幼兒園小孩相對免疫力抵抗力都較差,無疑是安排在最後開學。面對這個“遙遙無期”的假期,家長們面對對家裡的這隻“神獸”是否感到有點煩躁呢,都是怎麼安排他們一整天的作息呢?

其實我家孩子在剛剛放寒假的時候,本來在幼兒園良好的作息時間完全被我打亂了,早上睡到10點多,晚上11、12點才睡,白天吃飯也是有一餐沒一餐,閒暇時間就讓孩子放飛自我,愛玩什麼玩什麼,不怎麼去約束,基本上孩子的作息都按照我自己的作息來。後面幼兒園的老師用語音跟每個家長家訪,當得知我家孩子的作息規律時,老師“劈頭蓋臉”一頓批評,當然這邊有點誇張化,幼兒園老師還是很溫柔地告訴我要給孩子調整作息,最好可以保持跟幼兒園差不多的一個時間規律,後面我自己也反省了一下自己,覺得還是很有必要改正的,經過幾天的調整,孩子作息也漸漸規律起來。

這裡分享一下我家孩子的一個作息規律:

7:30——9:00 起床、盥洗&早餐

溫馨提示:

1.畢竟是假期,允許適當賴床,可以再床上嬉鬧一會兒,起床時讓孩子自己穿衣、整理床鋪。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2.早餐時候讓孩子幫我們分餐具,餐後協助我們收拾餐具和桌面。

9:00——11:00 彈鋼琴,安排一項或多項有趣的活動

溫馨提示:

1.彈鋼琴一般時間控制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接下來我一般讓孩子自己去畫畫,做手工(捏橡皮泥、摺紙、給自己做個小玩意兒),玩玩具,或者做科學小實驗等,等結束後自己整理好玩具物品和遊戲場地。

2.家長做到不打擾(不要時不時地問孩子“喝水嗎?”“吃東西嗎?”)、不干預(如“你要這樣畫”“這樣不對”“我來教你”),讓孩子專心地、自在地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10:00——11:00 動動小身體

溫馨提示:

1、特殊時期不方便出門的可以在家裡做做操,跟媽媽一起練練瑜伽,或者來段優美的舞蹈。

2、我有時讓孩子在小區樓下做一些小運動,騎車,跳繩,跑步等等。

2.做好運動前準備、運動後的放鬆,適時飲水。

11:00——11:30 試聽時間


農家樂小雨點


幼兒園開學,是需要安全的環境,目前,疫情隨穩定,但是,幼兒園還是不具備開學條件。

原因如下:

一、幼兒的自我防護意識不強,孩子之間密切接觸的幾率大。

二、孩子自身的免疫力不夠強。

三、幼兒的衛生習慣不太好,不能做到勤洗手。

四、幼兒學知識少,遊戲為主,在家長的陪伴下,完全可以實現遊戲中成長。

五、幼兒長時間戴口罩,對肺活量也有一定的影響。

為此,幼兒園還不建議開學。


享受快樂育兒


存在即合理,對於幼兒園暫不開學的現象必有其深層的原因。

這場疫情牽動億萬人的心,至今己近三個月,從一開始的普遍認為撐撐就過去,到如今短期過去己幾無可能。

國家鼓勵復工,社會需要復產。家裡的神獸卻讓父母有些無處安放。

幼兒不屬於九年義務教育,在國家層面上的教育來說也可以理解成非教育的重點階段。特別在公立幼兒園,在學校中對於知識類的教導所佔比重很少,教育的宗旨是以啟蒙為主,也讓孩子融入集體。在此情況下教育部門在以分批開學的綱領下自然幼兒園不可能是優先開學的行列。

從自我保護的角度來說,幼兒階段的學生讓其自我保護也不可能做得比高年級的學生好,本就易哭易鬧還要求勤洗手戴口罩顯然不太現實。

另外假設現在開學,可能情況也不太樂觀。在疫情風險下,很多家長並不願意將孩子送往學校。畢竟幼兒學習的壓力並不大或者說學不到什麼。孩子自我保護能力又不高,集體生活感染風險又較大。對於全職媽媽來說自然選擇自己帶孩子,有些家庭會選擇爺爺奶奶帶或請保姆。自然有些家長也會選擇送往學校,這裡分析的只是概率比重。

但社會終需運轉,長此以往社會生產、消費得不到恢復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因而現階段低風險期國家鼓勵復工復產,分批開學也終會開學。孩子也需要正常的集體環境。在此願疫情早日成為過去式!生活不易,諸位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