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多舉並行解民之所憂

你有涉法涉檢難題嗎?

你知道檢察院受理的信訪事項有哪些嗎?

你知道為了聽民意,解民憂,我們都幹了什麼嗎?

桐梓縣人民檢察院承諾

對於群眾信訪

我們件件回覆


翹首以待,你的問題我們為你答覆。桐梓縣檢察院控申部門寄出的每封信件,背後往往飽含群眾期待,同時,也沉甸甸的裝滿檢察機關執法為民的法治溫暖。群眾通過這個渠道反映情況、表達意見、向相關部門尋求幫助,為的就是切實解決身邊的迫切問題。


“群眾來信件件有回覆”是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於2019年3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提出,並作出“將心比心對待群眾信訪,檢察機關建立7日內程序回覆、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覆制度”的鄭重承諾。


一年多時間過去,桐梓縣檢察院深入貫徹落實最高檢的工作要求,共處理群眾來信來訪251件,受理信訪案件25件,均做到按期答覆,辦理司法救助案件14件14人,發放司法救助金16.7萬元。


一、釋法說理,讓申訴案件聽得到正義的迴響。

“按照2013年關於搶奪罪的司法解釋,我搶奪的金額沒有達到特別巨大的標準,法院對我的判決量刑過重,我不服氣”因搶奪罪入獄的王某某在監獄中自學法律後,一直認為自己的案件適用法律錯誤,量刑過重。收到王某某寄來的刑事申訴材料,桐梓縣檢察院控告申訴部門的檢察官第一時間調閱該案卷宗材料,考慮到王某某正在服刑,檢察官在製作送達王某某刑事申訴審查結果通知書時,將司法解釋的正確適用,以及兩高關於適用刑事司法解釋時間效力的相關規定以更通俗的解釋融入通知書,做好申訴案件的釋法說理,讓申訴人正確理解法律規定,幫助申訴人解除心結,更好服刑。收到回覆通知書的王某某,再仔細閱讀通知書特別是釋法說理部分後,沒有對我院作出的刑事申訴結果提出異議。並且積極服刑改造,表示終於了卻自己的心結,法律公平公正,自己願意為自己的錯誤接受懲罰。

二、內外聯動,進一步擴寬群眾信訪申訴渠道

本院依託12309熱線和派駐25個鄉鎮檢察聯絡室,實現服務全覆蓋,進一步擴寬群眾信訪申訴渠道,打通服務的最後一公里。深入人民群眾,傾聽民眾呼聲,切實為民眾排憂解難,多渠道結合,讓老百姓能說話,說實話。依託檢察聯絡室,開展主題法制宣講24次,公開宣告案件4次,將於基層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進行普及,以公開宣告的方式,讓老百姓切實感受法律的公平正義的權威,實現辦案三個效果的有機統一。

三、“圓圓”出動,全面助力案結事了人和

成立“圓圓工作室”,秉承案結事了人和的原則,致力於矛盾糾紛化解,進一步提高檢察機關參與社會綜合治理的水平。自成立以來,“圓圓工作室”多次對案件矛盾糾紛進行調解,並就“反家暴”錄製專題法制宣傳視頻,將有溫度的檢察力量進行傳遞。

四、暖心救助,讓困難群眾充分感受法治溫暖

“阿姨,謝謝你給我一束光,讓我看見希望,我現在過得很好,你放心”,8歲的李某某是一起刑事案件被害人,父母系那殘疾人,因家庭拮据,無法支付醫療費用,為了能夠切實的幫助到李某某,本院依託市院一體化辦案模式幫李某某申請到了2萬元的司法救助金,並聯系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對李某某進行心理疏導,指導其父母如何對其進行引導,且考慮到李某某的特殊情況,聯合本院桐心檢察室與教育部門對李某某異地就學,及時發現該案受害人家庭有因案致貧的可能,結合精準扶貧專項活動,與縣扶貧辦成立銜接機制,出臺了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支持脫貧攻堅工作制度。


檢察機關雖然是憲法賦予的法律監督機關,但執法為民一直是我們堅守的辦案原則,認真對待每一個案件和當事人,將心比心,讓當事人在每一個個案中充分感受到公平正義和法治溫暖。再次鄭重承諾:桐梓縣人民檢察院,對於群眾信訪,我們件件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