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社會中離婚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你知道真相嗎?

以前覺得婚姻是一件如此神聖莊嚴的事情,既然選擇了它,就做好了一輩子守護它的決心。可是自從身邊的親人朋友相繼離婚之後,對於婚姻那種深深的信仰,逐漸坍塌。為什麼父輩們經歷那麼貧窮困苦的年代,依然堅守婚姻?而現在衣食無憂的生活反而讓更多的人內心變得浮躁,變得不安於平靜?

為什麼現在社會中離婚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你知道真相嗎?

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身邊真實發生的事件,作為案例來分析現在的離婚率為什麼會那麼的高。

故事一:男主人公是我的一個朋友,因為下學早,高中畢業就輟學了,後面出去打了幾年工。由於年齡大了,被家裡催婚,前前後後相了十幾個,都沒成。主要是因為家裡有三個男孩,家庭條件也很一般。所以,相來相去都沒能成。最後,也是被家裡人逼急了。找了一個二婚帶了一個女孩的。婚後還是住在女方家裡的。我那個朋友本身也比較老實,不太會甜言蜜語,只想兩個人能老老實實在一起過日子。誰曾想結婚剛滿三年,孩子才一歲多,就因為兩個人聚少離多,再加上微薄的感情基礎,讓這段婚姻走上了絕望的道路。

分析其離婚的原因:一是感情基礎不牢靠。當初是被妥協著結了婚,兩個人之間並沒有深入的交往。所以,自然就沒有強大的情感依託。二是婚後缺乏感情培養。聚少離多的生活沒能讓彼此之間有足夠多的時間去經營這段婚姻,生活中的瑣碎也讓彼此之間充滿了抱怨和指責,久而久之,積壓的情緒被無情的釋放。為了避免更多的難堪,兩個衝動的年輕人最終選擇了離婚。

為什麼現在社會中離婚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你知道真相嗎?

故事二:男主人公是我一堂哥,結婚七八年了,有兩個兒子。之前都是我哥在外面打工,我嫂子在他那邊租房子帶孩子,生活的倒也和美。後來因為生了老二,就讓我嫂子回老家跟我大伯大娘一起住了。由於兩代人生活習慣,價值觀差異,導致雙方相處的很尷尬。經常性的各吃各的,互不搭理。住在一起時間久了,彼此越來越不對眼。於是我嫂子就要求我哥在市裡買房子,她要搬出去住。本來這件事商量著可以解決的。但是,家裡老人不同意,說買房子可以,要不在縣城買,要不在我哥上班的地方買。後來雙方就可以爭論,吵鬧,再加上嫂子孃家人在背後慫恿,最終不歡而散,以離婚的方式說了再見。

分析其離婚的原因:一是婆媳矛盾。彼此之間都不能完整的對話,像仇人一樣,看不慣對方,還各種覺得委屈。二是親人沒有給予正確的的引導。本身已經結婚七八年了,彼此之間還是有感情的。如果雙方親人都能夠在他們鬧矛盾發脾氣的時候給予安慰和疏通,讓彼此平靜下來,再去談論,我想結果可能會不一樣吧。

為什麼現在社會中離婚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你知道真相嗎?

以上兩則故事應該算是現在人離婚的普遍原因。當然,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發表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