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寧靜致遠”才是佛系媽的底層邏輯

曾幾何,輔導孩子寫作業成了熱點話題,“養孩難,輔導作業直接要命“,讓佛系媽直接爆走的是,恨不得趕快陪上豐厚嫁妝"嫁人"了事;據聞南京一位媽媽,因為陪娃寫作業,都被氣倒腦梗住院;

原來“寧靜致遠”才是佛系媽的底層邏輯

繼媽媽倒下後,爸爸挺身而出,三七二十五,一下子就也崩潰了,人民日報也關注發文了

原來“寧靜致遠”才是佛系媽的底層邏輯

關於怎麼應對孩子作業磨蹭,十八般武器、八仙各顯神通,最主要就是我們家長要改變心態,孩子就是孩子,學霸也不是一天煉成的,大家都是由不會到會、別人度假學霸趕場培訓出來的,現在僅僅是萬里長征第一步,笑到最後就好,要適當放低期望,不要自己是青銅非得要求孩子百鍊成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就好,不要寄希望一蹴而就。

值得我們去深思的是,為什麼現在孩子普遍存在做作業難、磨蹭呢?這裡難更多是指孩子作業不專注、坐臥不寧,還沒寫作業先上廁所十分鐘,剛開始就又換支筆,或又問媽塗改液找不著了,遇到一點新題就說不會,坐在旁邊的媽媽不淡定了,要不督促限時,要不赤胳上陣,苦口婆心終於說明白了,轉眼作業本謄寫時又做錯了,怎麼這麼笨呢?心中暗暗發悶,開始了情緒意氣之爭。

這種場景似乎在多年前,就在上演,只是哪時候孩子呀呀學語沒有成績壓力,我們母愛寬廣容得下孩子的呆萌;從而孩子在0-3歲早期教育階段,我們可以心平氣和地替他穿鞋,他下樓慢或者怕他摔倒就抱起來,玩具掉地上了,馬上幫他撿起來,我們認為他小,理所當然地替他做了很多,怎麼只因為進了個校門就一切變了,現在媽媽不再幫他了,孩子心中還在哭訴,這還是我媽嗎?

原來“寧靜致遠”才是佛系媽的底層邏輯

我們的包辦讓孩子失去了鍛鍊成長的機會,你給了他一個柺棍,如今卻直接給他扔掉,現在肯定需要還債,補償過去錯失的童年,甚至是加倍的,對於敏感期能力錯失往往是不可逆的,事倍功半。

3-6歲原本是幼兒習慣養成階段,孩子正沉浸在玩自己積木中,體貼入微的媽媽,讓孩子喝點水再玩,就這樣難得專心致志地玩了20分鐘被叫停了;孩子毫不容易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坐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翻看著自己的繪本,媽媽擔心孩子坐地上髒、不舒服,叫他站起來、坐凳子上,原來的興趣又被順利轉移了;東顧西盼地孩子沒有樂趣了,要不打開電視看動畫片,20分鐘還沒過去,休息一會吧,對眼睛不好,這就是自己的娃,換作任何一個稍微大一點的青少年、成年人早就煩了,不是孩子不願意專心,而是媽媽打破了孩子的寧靜;

原來“寧靜致遠”才是佛系媽的底層邏輯

某種程度媽媽的好心辦了壞事,阻擋了孩子寧靜致遠,做中學,在玩樂中建構形象思維、具體運算的基礎邏輯,會進入小學的知識學習做好學習能力準備;當媽媽把所有視線和心思都集中在孩子身上,聚光燈下的孩子怎能自由自在地玩樂,孩子從來沒有靜靜地呆過30分鐘,孩子沒有學會學習,我們就逼著孩子死學。我們忽視了孩子由幼兒到小學學習方式轉變,對孩子學習能力要求不同,幼兒階段沒有養成專注力,就讓孩子坐而論道;沒有獨立沉浸式體驗過專注幹一件事,就要求專心致志地坐在教室學習一天呢,回家後再做一個小時、甚至兩個小時的作業!

心理學家契克森米哈賴通過研究發現很多科學家、藝術家工作中常常伴隨著沉浸式體驗,“我的專注就像呼吸一樣,我幾乎沒有注意到;當我開始進行時,我真的完全忘了……”自我、時間和周圍環境,工作中伴隨著喜悅,也特別富有創造性;並把這種狀態稱之為心流體驗。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曾有全身心的投入某件事情,進入了一種全神貫注、不受打擾的狀態,甚至忘記了時間的流逝,等到結束才發現已經過了很長時間,這時候個人最專注、效率最高、卻又是最快樂滿足的幸福時光。

原來“寧靜致遠”才是佛系媽的底層邏輯

心流

對於通常人來言,處於低技能水平和低任務難度區域則會產生冷漠,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剛開始練習打球、畫畫等一樣技能的時候並不願意從基本功開始,因為沒有挑戰就沒有興趣;對於中等技能水平和低任務難度,就像流水線作業工作則會產生無聊感;對於高技能水平和低任務難度,像國足范志毅與跑男鄧超踢足球則會產生放鬆;對於低技能水平和高任務難度,讓鄧超防守范志毅則會產生焦慮;

原來“寧靜致遠”才是佛系媽的底層邏輯

而這種心流狀態進入只有在技能與挑戰都處於較高水平時才會有。但對於兒童來說就是任務既有一定挑戰性,就是能夠與兒童已有經驗相結合卻有需要相鄰的一些新經驗發展,蘇聯兒童教育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指出,又能發揮出兒童的技能水平,這種技能能夠最終呈現為一種“結果”被大家所看到、肯定,才能產生正向、愉悅的狀態。

原來“寧靜致遠”才是佛系媽的底層邏輯

現實中,我們孩子在3-6歲連恣意妄為的玩都沒有玩過,總是怕髒、擔心磕碰、老人溺愛、媽寶,又何談身心高度集中的獨立學習呢,正是由於寶媽這種媽寶行為,過度的關懷、不恰當干預造成的孩子專注力缺失;這就是常道經常說的,做一個優秀的父母老師,就要做到懂科學、有耐心、會觀察、善引導,懂科學就是從兒童認知發展客觀規律出發,遵循幼兒成長過程中生理、心理特點,我們要理解和接納這個階段孩子就是好動、愛玩天性,即使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規範也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對孩子行為背後心理變化要有敏感性,要反思自己的行為語言是不是傷害了孩子或者超過他這個階段所能接受的,及時調整自己不當行為;要學會藉助一些新文化、新教育、新技術等方式來寓教於樂、充分利用孩子喜歡聽故事、看動畫、玩遊戲、過家家形式來進行教育實現,興趣引導啟蒙,所以常把0-6歲比作潮溼的水泥,孩子可塑性非常強,近朱者赤、近墨地者黑,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常道“三歲看小,七歲看老”,看的就是習慣養成,這是幼兒園階段最應該做的,是受益一生的。

原來“寧靜致遠”才是佛系媽的底層邏輯

怎麼幫孩子克服作業磨蹭就要幫孩子建立心流式體驗,家長需要由原來的問題思維轉換為要學習一種新技能的積極態度,不論江山易改秉性難移,還是前述敏感期錯失,後天彌補是需要當作一項新本領循序漸進建立,只有家長認知到這個改變需要過程、需要大家幫孩子一起去建構,好習慣受益一生,越早建立越早受益,才能心平氣和地認真對待,如果認知不到這一點則下文策略方法就沒意義了,參照兒童技能教養法,具體總結出來的七個一:

一個目標,幫孩子認識到由做作業磨蹭到養成每天按時先完成作業的好處,要用兒童聽得懂語言、喜歡的方式溝通;寶寶,我發現你好久沒有玩滑輪車了,你不想它?想呀,沒有完成作業媽媽不讓玩;對呀,如果每天你能天不黑之前就完成作業,爸爸陪你下樓玩;或者你可以自己決定玩什麼,你可以聽故事,可以去喂貓,每天提前完成作業打卡老師也會看到哦,同學們也會羨慕你,甚至會向你請教幫忙的。

一批支持者,讓孩子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魔法偶像,可以是玩具、手偶、器物、動漫人物、動物,像什麼超人、公主,做為它的內心成長的精神支持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或想放棄時召喚魔法偶像,可以用各種富有創意的方式幫助孩子,找到內在成長的力量;還要召告好朋友、爺爺奶奶、姥姥,讓他們一起支持他要學習的新本領,由孩子決定要招募哪些人參加,不僅有大人更要有小朋友,他們可以讚賞孩子這項決定、幫助孩子看到快速完成作業的好處,恭喜孩子取得的成績,就如何快速完成作業可以出主意,需要時提醒孩子,當孩子學成之時一起慶賀。

一個信心,讓孩子是樂觀的,可能一時衝動會說每天1小時完成作業,但實際中可能第一天就沒有做到,就會打擊信心,所以要提前打好心理埋伏,讓孩子自己提出時間目標,如果是1小時,要讓他分析一下,數學一般需要多長時間、語文和英語又多長時間,是否合理,還有沒有其他提前辦法沒有,比如在學校利用自習時間就完成語文和英語作業;如果遇到科目作業衝突了怎麼辦?一定是讓孩子自己思考和決定,家長只是把他沒有想到提出問題,而且一定是要當著支持者面,讓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和信心說出來,支持者也可以說出他們的建議,比如孩子多長時間能夠證明自己學會了,假如三個月都做到了,一切目的讓孩子充分重視和有信心去實現每天按時先完成作業。

一個約定,孩子喜歡過節開派對,更喜歡的是制定節日計劃,為了讓孩子更加期待實現自己學習目標,我們與支持者一定要給孩子一個慶祝會。要徵求孩子的意見"如果自己三個月學會了,每天集中精力按時先完成作業,準備與你的支持者分享什麼,還有準備怎麼慶祝下呢?都準備邀請誰參加,在哪裡做呢,你準備做哪些與眾不同的事,希望爹媽幫你準備些什麼呢?通過慶祝會的約定,增加孩子對實現目標的信心,同時慶祝會也是孩子學習能力內心成長外化表現。

一個個結果的過程,對於孩子第一天按時完成沒問題,二天、三天呢?容易懈怠,這需要家長與孩子約定一個提醒方式,“要是你不留神,一時忘記了你在學習這個技能(沒有集中精力按時先做作業),希望別人怎麼來提醒你呢?”將故態萌復看作是“一時的忘記”而不是責怪,讓孩子自我糾錯、不要重新陷入原來母子對立狀態,孩子情緒低落;同時每天孩子都要有一個成果展式,每多堅持一天就是增加孩子挑戰性難度的同時,我們一定要把技能“以每天為一個成果”高頻同步正向反饋,而且儘可能讓孩子採用不同展示方式,如果實在沒有新的方式,鼓勵孩子去諮詢他的支持者。

一個廣而告之,孩子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一定要讓孩子身邊人都知道,做到了更要讓更多人知道,每個知道的人都會詢問孩子"聽說你每天1個小時就完成作業了!"這既是一種提醒,也是一種鼓勵,增強孩子自豪感,其實質就是增加孩子做的過程中心流體驗的愉悅感。

一個新的自我,到了約定時間,要讓孩子回顧下,你認為自己學會了嗎?在接下來怎麼做得更好?在這過程中都有誰幫助了你,怎麼表達感謝?是否在慶祝會向大家傳授下你的秘笈?下一個目標是什麼呢?通過一次行為習慣的養成,實際上是孩子自我心路成長,學會了自我樹立目標、調整糾偏、堅持和自我激勵、總結分享,找到內心成長的力量,有信心、有動力去挑戰新的困難,這才是薰陶兒童情商的堅毅品質養成。

教育就像守望麥田,父母老師能改變的僅是畝產量但並不能改變生長規律“春種秋收”,我們往往只關注教什麼、學什麼,卻缺少對怎麼教、怎麼學的研究和重視,從而學習效率比較低,甚至違背規律的拔苗助長 ,常道治未病是教育,聞名於世是治已病,希望我們更多關注是未病先育,不要因問題而再焦慮,大家一起探討前行。

原來“寧靜致遠”才是佛系媽的底層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