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研究生能考上古代的秀才嗎?秀才放到現在算什麼學歷?

科舉考試在我國隋朝時期就已經出現,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統治者將儒學作為統治和教化萬民的工具,在挑選幫自己治理國家的人才的時候也就以儒學為主,所以科舉考試的內容基本都是四書五經。

我們在電視劇裡面經常看到,如果有人中了舉人,那麼官府就會敲鑼打鼓的到他家去報喜,但是科舉制度裡面不單單有舉人一項,從高到底分別有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秀才算是最低級別的功名,但是就算最低等級的功名也有人窮盡一生追求,那麼古代的秀才人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呢?研究生能夠考上嗎?

現在的研究生能考上古代的秀才嗎?秀才放到現在算什麼學歷?

科舉制度的起源和發展

在隋朝隋煬帝之前,官員的選拔基本都是舉薦制度,或者是自己向君王自薦。這裡面就包含了君王的個人喜好,才能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而那些王侯將相一類的採用的都是世襲制度,這種世襲制度只要先輩立下功勳,後輩就永遠榮華富貴。這樣的制度造就了很多昏官、庸官禍亂朝堂,百姓民不聊生。這種情況不單單表現在臣子選擇上,就連皇位繼承人的選擇上也有表現,大臣和皇帝共同考察,但是這裡麵包含了感情以及很多可以偽裝的成分,所以弊端也是非常大。

後來,為了能夠引進更多的賢士,統治者開始實行察舉制和徵辟制,這樣一來,一般的平民百姓也就有機會通過這樣的途徑改變自己的命運,到了隋朝隋煬帝的時候,這種制度逐漸演變成了我們所熟知的科舉制度。

現在的研究生能考上古代的秀才嗎?秀才放到現在算什麼學歷?


剛開始的科舉制度並不完善,但是這一制度有它的優越性,皇帝也確實通過這種手段招納了很多有才能的人,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唐朝的統治者也看到了這一優勢所在,所以唐代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在位期間不斷完善科舉制度,這個時候的社會已經形成了一種風氣,那就是文官的地位比武官要高得多,一句話就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到了宋朝的時候科舉制度算是非常成熟,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之後,第一次開科考就選中錄用了19位進士。之後的元明清時期,科舉制度基本沒什麼變化,一直以來都是皇帝選舉賢才唯一的渠道。

現在的研究生能考上古代的秀才嗎?秀才放到現在算什麼學歷?

考取功名之路的艱辛

對於今天的人來說,九年義務教育是必須的,而且現在考上個大學也沒那麼困難,就算考不上大學也總有學校可以上學讀書。但是古代的科舉考試就沒這麼簡單了。科舉完善之後分為四個階段:童生試(秀才)、鄉試(舉人)、會試(貢士)和殿試(進士)。也就是說,想要真正踏入科舉,這個童生考試是第一關,哪些沒有考試通過的叫童生,考過之後叫秀才。如果沒有經過這一步,那麼科舉和你無緣。

但也不能想當然的認為童生就只是年齡小的人,童生只是一個稱謂,其中有老人也有童子,有的人終其一生也沒有過童試。只有通過被錄取之後才能稱為秀才,成了秀才之後才有資格參加真正的科舉考試,這是科舉考試的第一步。童生的話有點像我們現在的小學升初中,但是通過率不高,一般是三年兩考。考試還分為四場,第一場試一文一詩;第二場仍一文一詩;第三場複試一賦一詩(或試一策一論);第四場複試以小講三、四藝。

形式上還是有點像今天的企業招聘,先考試被選中之後再來複試,不同的是能通過的也是鳳毛麟角。以清朝為例,清朝260多年曆史,大概3、4億人左右,每年錄取的秀才佔總人口的1/15000。這也就是說,每個府院試兩年考三次,每次錄取25人左右,平均每年37,每個縣5人。這樣的錄取率比現在的清華北大錄取率還要低很多,算下來也就是每個縣的高考前五名才能通過。

現在的研究生能考上古代的秀才嗎?秀才放到現在算什麼學歷?

童試之後秀才的待遇、

秀才也算是一個功名,但這個功名還不能當官,在本質上和普通老百姓是一樣的。這只是踏入科舉的第一步,好在秀才也有一些普通老百姓沒有的待遇,比如:免賦稅徭役、升堂時免下跪禮等待遇,而且知縣對犯了罪的秀才是不可以隨意用刑的,秀才遇到公事還可以直接稟見知縣。

受到儒學的影響,古代的衣服穿戴也是很有講究的,所以秀才是有自己專門的制服的,這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另外,在古代不是什麼人都能用丫鬟的,但是秀才有這項權利,如果是家裡殷實的秀才,是可以買丫鬟來伺候自己的。所以,只要考上秀才也算是能光耀門楣,地位也是非常高的。

儘管有的人可能一輩子就停留在秀才,但是秀才可以說是博學多才,知書達理。可以開私塾,做一個教書先生是綽綽有餘的。至少這是一項謀生的技能,養活一家子基本不成問題。

現在的研究生能考上古代的秀才嗎?秀才放到現在算什麼學歷?

秀才需要讀多少書籍

我們上面說過,單單一個童生的考試就要考四場,考試的科目不下於今天的初高考,但是難度要比這個大很多。古代沒有現在這些龐雜的科學知識,所以想要考上就必須熟讀四書五經,要把這些書籍讀的精而又精,因為《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和《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也就大約65萬字,考試的題目基本都是從這裡面出,對於這些題目可是沒有重點可劃,而且考試的時候還必須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主要是包括治世之道。這個難度不下於今天的著名期刊論文發表,還必須是原創的。

現在的研究生能考上古代的秀才嗎?秀才放到現在算什麼學歷?

當然,也不能侷限於這些書籍,寫作的過程中還是需要引經據典的。比如唐朝,這個時期文化非常繁榮,所以儒家思想興盛,同時佛教文化也盛行。這個時候秀才要讀的書就非常多了,因為考試中必須要引經據典。除了四書五經,還有詩詞,歌賦,以及諸多的文章。到了明清時期,尤其是清朝,八股文的盛行,對於四書五經不僅僅是熟背,還得能詳述其意,總結見解,最少要讓考官看到自己的獨特見解。

科舉制度就像一個金字塔,頂端的也就那麼幾個人,而最底層的就是秀才,秀才的人數相對來說比較多。即使這樣,這些秀才也是飽讀詩書,出類拔萃的文化人。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大家心心念唸的都是想考入清華北大,但是清華北大每年有7000人的錄取名額,根據每年參加高考的平均人數來算,考中的概率在0.07%左右,也就是說平均10000人裡面大概有7個人能夠上清華北大。我們反觀整個清朝的數據,大清朝前後二百六十多年,經歷的皇帝也有10位。一共才出現過46萬個秀才,平均每年1700多個,與北大、清華7000的數字還差好幾倍。

現在的研究生能考上古代的秀才嗎?秀才放到現在算什麼學歷?

結束語

這是清朝的對比,這個時候科舉制度已經非常成熟,在早起其他朝代的時候,這個數據要比清朝小的多。這麼一對比就會發現,古代的秀才的學歷遠遠比你想象的要高,按照難度來說遠遠高於現在的清華北大本科生,可以和優秀的碩士畢業生或者是博士生學歷比肩。所以秀才在社會上有那麼多特權也不足為奇,雖然歷史歷來就有“窮秀才”的稱謂,但不得不說秀才已經是相當有學問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