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食堂餐桌隔板印滿高考知識點!零碎時間這樣用,讓你逆襲重本

高中食堂餐桌隔板印滿高考知識點!零碎時間這樣用,讓你逆襲重本

4月7日,廣西北海第七中學高三學生復課,食堂每張餐桌被分隔成4格,隔板上印滿高考知識點。


老師稱,每個學科都有,語數外較多,物化生政史地按比例平均分配。學生說這種隔板挺好,每天吃飯輪著挑座位。

高中食堂餐桌隔板印滿高考知識點!零碎時間這樣用,讓你逆襲重本


網友們紛紛留言:


@一個不重要ID:很有趣啊,可以看看今天抽到的是哪個知識點!


@圓頭圓腦哈哈魚:我有點心動是怎麼回事兒


@北冥鱘:哈哈哈好有創意的學校!真的實用多了


@白菜:記得我們高中樓梯臺階牆面上都印著化學方程式和牛頓三定律,有人考試想不起公式了就出門上趟衛生間……


能夠看出,確實很實用!4月14日,神操作再現!為防控疫情,河南漯河高三學生在食堂就餐時實行單人單桌,隔板上印滿高考備考知識點,可以邊吃邊學。


學生稱這全是“精神食糧”,畢竟高三了,得抓住每分鐘去學習。有老師表示,這些知識點會一週一次更新。



3月以來,全國多地高三年級陸續復課,今年高考因疫情延期一個月,將為全國考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意料之外的挑戰。但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一次調整自我的機會。

下面為考生們梳理了高效利用時間的規劃和調整建議,預祝各位同學在2020年收穫屬於自己的精彩。

利用好零碎時間

讓1分鐘成為你的制勝法寶

“時間就是分數”的說法在高中學習中體現的淋漓盡致,1分鐘記住一句詩,沒準高考就考了,再來一分鐘記住一個單詞,高考就多得了1分,再給你一分鐘看一眼標準答案,高考就更規範了。



往往那些成功的學霸,或者是逆襲的學渣都是抓住了那“1分鐘”。


但是1分鐘能從哪裡來呢?1分鐘能做什麼?如何利用好你發現的這1分鐘?


在高三的學習生活中,我們需要吃飯、睡覺、學習、娛樂等等,而其實這些我們看似飽和的狀態下,其實還有隱藏的及其有用的零碎時間,比如睡前、洗漱、走路、等車、坐車、課間……等等這些時間都是零碎的幾分鐘,都是無數個一分鐘加起來的。


再比如,吃飯前後,閉目養神小憩的時候,我們都可以利用這些零碎時間,讓我們的學習變得更加生活化。


我們先來算一筆賬,假設你每天比別人多利用了30分鐘,那麼一週下來就是210分鐘,一個月就是900分鐘,一年就是10950分鐘,也就是182.5個小時,按每天不間斷學習10個小時計算就是整整半個多月的時間,這就意味著你比別人多了一次四輪複習。


所以,你沒有抓住零碎時間其實就是損失了更多提分機會。


零碎時間一般不會很長,所以小簡老師建議大家零碎的時間可以用來做以下的事情。


(1) 英語方面

可以用來背單詞,背短語,背作文,經常積累一些常考的短語句子以及作文模板。


(2) 語文方面

多看基礎知識,積累作文素材,背古詩文,看書。


(3) 文科

記憶一些重點知識點,自己寫在小本子上,把一些時間軸,重點事件,自己記不住的知識點都寫在上面。


(4) 理科

理科生的話就是記公式,記方程式或者實驗現象重點結論等等。


零碎時間有些同學喜歡拿出手機刷微博,刷朋友圈,看八卦,其實這也是零碎時間之一。拿出手機可以看看時事政治,看看最新改革政策,看看“簡單高中生”公眾號,看看最近更新的極佳複習資料……


不過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的學習方法都不一樣,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一定要學會活學活用。

每天怎麼安排才能把時間“物盡其用”

趕上“學霸”的節奏


抓住一天中的四個學習高效期

第一個學習高效期:清晨起床後,大腦經過一夜的休息,消除了前一天的疲勞,腦神經處於活動狀態,沒有新的記憶干擾。此刻學習一些難記憶但必須記憶的東西較為適宜,如外語、定律、歷史事件等。有時即使強記不住,大聲念上幾遍,也會有利於記憶。


第二個學習高效期:上午8點至10點,人的精力充沛,大腦易興奮,嚴謹而周密的思考能力、認知能力和處理能力較強,此刻是攻克難題的大好時機,應充分利用。

第三個學習高效期:下午6點至8點,也是用腦的最佳時刻,不少人利用這段時間來回顧、複習全天學過的東西,加深印象,分門別類歸納整理,也是整理筆記的黃金時機。

第四個學習高效期:入睡前一小時。利用這段時間來加深印象,特別對一些難於記憶的東西加以複習,則不易遺忘。時間管理法,讓學習變得更高效。


如何高效利用時間

下面是所有的學習時間表都適用的一些總的原則:


1.消除無所事事的時間。


使每一小時都變成富有成效的時間單位,我們一生中有些最重要的功課往往是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內學到的。利用白天時間。研究結果證明,白天學習一個小時等於晚上學習一個半小時。


2.背誦型課程在課前要進行復習。


一門要求背誦或討論的課程,在上課前複習會有很大的好處,這樣做,可以使你對所學的材料記憶猶新。講座型課程可在課後溫習。對於一個講座課來說,最後馬上覆習筆記,可以幫助你加深理解並記住講課內容。



按事情的重要性排先後次序。把首要的事排在首位,你就肯定可以把最重要的事準時做好。


3.避免過多的細節。


在一週的時間表中排入過多的細節是浪費時間。這樣說有兩個理由:


第一,制訂這樣一個時間表所花的時間不如用來直接學習一個科目;

第二,你要想按這份時間表來工作學習是不大可能的。


4.弄清楚自己在什麼時候需要睡眠。


我們每天都有睏倦和清醒的週期。如果你的工作、課程和情況允許的話,在睏倦的時候就睡覺,在自然清醒時就學習。


5.弄清楚自己應該學習多長時間。


你上一小時課,就應該複習兩小時,這個粗略的統計至多隻在大體上有指導意義。學習時間實際上要根據不同的課程和不同的學生而有所變動。但是你可以從上課一小時複習兩小時開始,小簡建議在你搞清楚做完每門作業需要多少時間後,再根據你的實際情況來調整時間。


6.要有足夠的睡眠時間。


醫學研究證實每人每天必須有八小時的睡眠。我們應該清楚這一點,即學習質量的好壞取決於是否有足夠的睡眠。


7.要均衡進餐。


三餐要吃得從容,吃得好。一般來說,大部分時間吃油膩的或其它低蛋白質的食物,對身體和大腦都是沒有好處的。飲食不足會導致煩躁、疲倦以致沒有幹勁。


8.加倍估計時間,費時的事要提前做。


大多數人都會低估工作所需的時間。為了避免你在交作業的前一天晚上終於發覺在三小時內趕不出一篇一千五百字的文章,小簡覺得你就應儘可能早地著手寫作,這樣就會有更多的時間。


9.別把你的時間安排得太緊。


計算時間要精確,但你也得為在最後一分鐘冒出來的問題留下解決的時間。制訂一份生活計劃,而不僅僅制訂一份學習計劃。生活是多方面的,你必須認清它的多面性。


每日時間安排表參考

合理安排每日時間,最大效率得提高複習效果尤為重要。以下每日學習計劃安排,考生可以參考進行。


早上6點-8點:一日之計在於晨,對一般人來說,疲勞已 消除,頭腦最清醒,體力亦充沛,是學習的黃金時段。可安排對功課的全面複習。


早上8點-9點:據試驗結果顯示,此時人的耐力處於最佳 狀態,正是接受各種“考驗”的好時間。可安排難度大的攻堅內容。


上午9點-11點:試驗表明這段時間短期記憶效果很好。對“搶記”和馬上要考核的東西進行“突擊”,可事半功倍。


正午13點-14點:飯後人易疲勞,夏季尤其如此。休息 調整一下,養精蓄銳,以利再戰。最好休息,也可聽輕音樂。但午休切莫過長。


下午15點-16點:調整後精神又振,試驗表明,此時長 期記憶效果非常好。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記憶”的東西。


傍晚17點-18點:試驗顯示這是完成複雜計算和比較消 耗腦力作業的好時間。這段時間適宜做複雜計算和費勁作業。


晚飯後:應根據各人情況妥善安排。可分兩三段來學習, 語、數、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也可作難易交替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