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撫順美麗鄉村逛一逛 這裡有你不知道的滿鄉民俗

走,去撫順美麗鄉村逛一逛 這裡有你不知道的滿鄉民俗

撫順是滿族故里、清王朝的發祥地。數百年的浸潤,積澱了深厚的民俗文化;撫順是遼東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豐富的自然資源,讓這裡處處是美景、處處有故事;撫順還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包括漢族在內,共有滿族、回族、朝鮮族、錫伯族等34個民族的同胞共同生活在此。

如果您想了解撫順的歷史與民俗故事,那麼一定要去撫順十大美麗鄉村看一看。

遊撫順十大美麗鄉村

撫順的氣候四季分明,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溫暖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兩季較短,年平均氣溫為攝氏14度,年均降水量在800毫米左右,水資源十分豐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締造了被稱為“天然氧吧”的渾河源森林公園、猴石森林公園和三塊石自然森林公園,留下了被稱為遼寧屋脊的巍巍崗山,孕育出居遼寧之首的5300萬立方米林木,還給予了撫順豐厚的地下礦產資源。

來撫順,如果您想與大自然來一次親密接觸,那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了,地道的滿族民風民俗,還會讓您有意外的收穫。

走,去撫順美麗鄉村逛一逛 這裡有你不知道的滿鄉民俗

如果來撫順,一定要去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赫圖阿拉村,那裡是赫圖阿拉城後人的現居地。體驗地道的滿鄉民俗,試試在滿族農莊裡過大年;一定要去清原滿族自治縣大蘇河鄉沙河子村,在紅河峽谷漂流中盡情釋放快樂與激情,結束後在村裡民宿中圍著篝火大吃一頓,快樂就是這麼簡單;一定要去撫順縣後安鎮佟莊子村,在三塊石國家森林公園內爬山觀景,回農家院裡吃農家菜、住農家火炕,鄉村生活無比愜意;一定要去新賓滿族自治縣木奇鎮大房子村,看看撫順新農村的面貌;一定要去清原滿族自治縣南口前鎮王家堡村,金山石佛風景區歡迎您;一定要去清原滿族自治縣枸乃甸鄉筐子溝村,等到漫山紅葉時,美了山河,醉了秋;一定要去順城區河北鄉四家子錫伯族特色村寨,古老民族跨越悠悠歷史長河,留下豐富的民族文化瑰寶;一定要去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下房子朝鮮族民俗村,吃正宗的朝鮮族美食,能歌善舞的朝鮮族同胞會用最熱情的方式歡迎大家;一定要去撫順縣湯圖鄉長壟地村,古樸秀美的北方村落,也會讓您流連忘返;一定要去順城區河北鄉磚臺村水果採摘示範村,親手採摘一盆新鮮水果,與家人共度快樂的親子時光。

走,去撫順美麗鄉村逛一逛 這裡有你不知道的滿鄉民俗

撫順是一座以資源而聞名世界的現代化重工業城市。她是歷史文化厚重、人文景觀獨特、自然風光秀美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撫順魅力無限,每個地方都有獨特又精彩的氣質與內涵,這裡的美需要您深入地用心去感受。

走,去撫順美麗鄉村逛一逛 這裡有你不知道的滿鄉民俗

看滿族十大特色民俗

第一次來撫順遊覽的人,大多數是想一覽清王朝發祥地的風采,尋覓地道的滿族文化風俗。隨著歲月的積澱,這些滿族風俗早已融入了撫順人的日常生活,每一處都值得細細探尋。

如果您在撫順的廣場上,看到一群拿著扇子跳廣場舞的阿姨,駐足細看,她們跳的可能就是滿族的地秧歌。滿族地秧歌,也被稱為“韃子秧歌”,是一種形成年代久遠、民族性、民間性及地域特色極為濃郁的民間舞蹈形式,主要流行在遼寧省東北部的撫順。2006年5月20日,撫順地秧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走,去撫順美麗鄉村逛一逛 這裡有你不知道的滿鄉民俗

節慶時,滿族人喜歡跳地秧歌慶祝,闔家團圓時,則更喜愛另一種傳統遊戲——抓“嘎拉哈”。這是滿族民間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傳統的滿族人家會就地取材,用豬膝骨或羊膝骨和布口袋作為道具,通過拋起布口袋,抓取嘎拉哈的方式,以抓“子兒”多少定勝負。晚飯後,一家人圍坐炕上,不玩到盡興不罷休。

“窗戶紙糊在外,大姑娘叼菸袋,養活孩子吊起來。”聽過這句話的,可能是去過了赫圖阿拉城。這句俗語,充分地展現了滿族風俗獨特之處,與滿族百姓生活習俗和生活環境密切相關,反映古老、淳樸民風。

走,去撫順美麗鄉村逛一逛 這裡有你不知道的滿鄉民俗

到滿族人聚居的村落遊覽,還要注意觀察這裡的民居。“口袋房、萬字炕、煙筒插在地面上”都是滿族的傳統建築形式。院落圍以矮牆,院內有影壁(照牆),立有供神用的“索羅杆”。住房一般有東、中、西三間。其中東、西兩間為正房,門向南開。西間稱西上屋,設南、西、北三面炕,以西炕為尊,俗稱“萬字炕”,供有祖宗神位,西牆上有祖宗神板。

除了供奉祖宗神板,每年清明節,撫順地區的滿族人,尤其是居住在新賓滿族自治縣內的滿族人會祭奠先人,他們上墳不燒紙而是插“佛託”(一種用五色紙剪成的用柳枝、柳木棍穿在一起像拂塵一樣的祭祀用品)。這種習俗,既包含了對已故長輩們的孝敬和懷念之情,又有祈盼先人保護後代,祝願後人平安吉祥繁衍興旺之意。插“佛託”的習俗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目前這一習俗只有居住在撫順境內的部分滿族人家中還保留著。

走,去撫順美麗鄉村逛一逛 這裡有你不知道的滿鄉民俗

每年正月二十五,是滿族的“填倉節”。滿族農村家家講究煮黏高粱米飯,放在倉庫,用秫秸棍編織一隻小馬插在飯盆上,意思是馬往家馱糧食,豐衣足食。這個特有的節日,至今仍被很多滿族人家保留著。除了“填倉節”,滿族還有一個“族慶”之日——頒金節。1635年農曆10月13日,皇太極發佈諭旨,正式改族名“女真”為“滿洲”,這標誌著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的形成。

走,去撫順美麗鄉村逛一逛 這裡有你不知道的滿鄉民俗

在滿族的風俗習慣中,對婚禮也是非常重視的——不分家境貧富,都要做不同程度的準備和操辦,一般要舉行三天,俗稱“三日婚”,既帶有本民族濃厚的特點,又融合了漢民族的風俗禮節。如今,到赫圖阿拉城遊覽時,還能看到滿族婚俗表演。“婚禮”上,滿族男女身著傳統民族服飾,女穿旗袍、梳旗頭,男穿馬褂,用最傳統的方式迎接人生最重要的儀式。

“相沿成風,相染成俗。”這裡包含了撫順人的歷史、撫順人的記憶、撫順人的生活和撫順人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有時間,一定要來撫順看看,我們會熱情與您分享這座城市裡發生的一切。

走,去撫順美麗鄉村逛一逛 這裡有你不知道的滿鄉民俗

走,去撫順美麗鄉村逛一逛 這裡有你不知道的滿鄉民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