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法新:棉花減產論華而不實 產業分化仍將延續

2019年12月10日下午,2020(第二屆)上海大宗商品周之“2020贏客松上海棉花市場趨勢研討會”於上海國豐酒店舉行。

本次研討會由安糧期貨期貨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我的農產品網)承辦,旨在回顧2019年棉花市場運行形勢及對下游棉紗市場的分析與展望,共同探討棉花棉紗產業的市場和機遇;同時對2020年棉花市場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解讀,全面剖析棉花行業供需形勢及價格趨勢,並對新年度棉花價格波動空間做出專業前瞻,助力產業鏈參與者提前佈局2020年。

上海紗線寶CSO紡織品專家吳法新作了題為《棉花市場供需狀況及新疆調研分享》的主題演講。

吳法新:棉花減產論華而不實 產業分化仍將延續

上海紗線寶CSO紡織品專家吳法新

首先,吳法新根據其自身新疆調研經歷,簡要說明了當前新疆棉花產業的採收、加工及產量狀況,指出當前新疆地區呈現出“籽棉堆場”的新業態,且棉農多采取“價高者得”交易模式;而近年來隨著機採設備的普及,市場趨於多樣化發展,機採棉將改變傳統新疆棉產業格局,一改過去兵團企業獨佔鰲頭的局面。

然後,強調棉花棉紗行業較過去3-5年已然發生巨大轉變,並從上游原料,下游消費,供應鏈,平臺化四個方面,詳細分析了當代棉花棉紗市場關注的熱點。就上游原料端而言,認為近年來上游棉花生產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正在逐步提高,無人機的試新,採摘機器的普及軋花廠機器智能化等均提高了當前棉花生產加工的效率。談及下游消費,認為當前服裝服飾類消費正在緩慢復甦,人均纖維消耗量有大幅上升趨勢;而由於近年來滌綸短纖和粘膠短纖產業的快速發展,棉花市場份額有所下降,當前大約維持在15%-12%,預計未來純棉紗消費量比例有進一步下滑的趨勢。

隨後,吳法新指出當前“供應鏈金融”對實體企業幫助尚不明顯;同時,提到當前籽棉價格炒作現象,他總結了四點原因:民營軋花廠哄搶原料、前期“點價合約”面臨交貨壓力、新多頭進場及資管公司推波助瀾。

接下來,從棉花產業鏈的智能化和標準化重點闡述當前棉紡產業鏈發展形勢。智能化方面,當前新疆地區隨著智能生產設備的普及,無人工廠、“黑燈” 車間、自動化生產線等逐步成為紡企生產現狀,這也導致萬錠產能用工人數逐年下降;標準化方面,指出當前棉紗生產現狀為“小批量,多品種”,並且對棉花要求一致性好,雙28、雙27等性價比高的低等級棉花反而受市場歡迎。

最後,結合當前棉花市場產業形勢,吳法新對2020/21年度棉花市場行情做了幾點預測。其一,現階段棉花市場並不缺棉花,棉花減產論華而不實;其二,今後棉市的產業結構分化仍將延續,生產智能化為大勢所趨;其三,期現結合交易模式將愈發普遍,紡企經營模式也將偏向於訂單交易。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嘉賓個人學術觀點,未經嘉賓本人審核,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