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不僅是“皇帝教科書”,也是“創業者避雷指南”

《資治通鑑》不僅是“皇帝教科書”,也是“創業者避雷指南”


今年是作家柏楊先生誕辰100週年,為了紀念柏楊先生的作品,人民文學出版社通過長時間的努力,又一次推出了柏楊的許多著作,其中很重要的一種就是《柏楊版資治通鑑》,代表了柏楊先生的水平,為我們的歷史學的普及、歷史學的教育做出了很大貢獻,這是一件大好事。


梁啟超先生譽為 “皇帝教科書”


圍繞著他,我們就來談一談:今天我們讀《通鑑》,或者說讀歷史能夠給今天人帶來什麼?就是從《通鑑》或者從歷史來看成功者具備的某些素質。我覺得這個話題也點大,無妨我們就從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中的細節來說起。


大家知道,《資治通鑑》卷帙浩繁,約300萬字。時間段跨度很長,人民文學的老師編纂了一個《資治通鑑》的時空地圖,它附在《柏楊版資治通鑑》裡,一目瞭然。而且這套書裡還有一個很奇特的鼠標墊,我是第一次見到,把柏楊先生的72本《資治通鑑》的白話版書目和天文圖配到了一起。應當說,這代表了古人的許多觀念,至少說天人合一的精神,在這裡能夠很好地體現。


《資治通鑑》它從公元前403年寫起,我們有歷史常識都會知道,公元前403年,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三家分晉。這個時候周朝不能說氣數已盡,但是周天子基本已經被架空了。周天子權威一落千丈,只有一個空的名號,那就是天子,所以,許多貴族要藉助天子這張牌來論證自己的合理性。三家分晉發生在半個世紀以前,也就是公元前453年,三家大夫已經把晉國宮室給瓜分了,過了半個世紀,周天子承認了三家大夫的合理地位,這件事對於中國歷史來說,就標誌著中國進入了戰國時代。所以,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鑑》是從這一年寫起。


為什麼要從這一年寫起呢?司馬光的意思是,中國曆朝歷代都有禮法可循。禮法太重要了,它是統治者立的規矩,是社會上人們遵守的規範。如果說統治者自己都不遵守禮法,自亂陣腳,自毀長城,自掘墳墓,那麼老百姓肯定會效法的,因為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周天子這樣胡來,冒然就認了韓趙魏三家大夫為諸侯,這樣的行為和戰國亂局有密切的聯繫。


我們要知道,司馬光這個說法實際上代表了儒生的建議,儒生非常強調禮義,他認為禮義一亂,社會肯定會亂,這些話對誰說的?司馬光寫這個書,梁啟超先生譽為就是“皇帝教科書”,他直接面對的是宋天子。


司馬光寫史,宋英宗非常高興。宋英宗在位時,司馬光就進獻了《歷年圖》,歷年圖就是大事年表。皇帝看到後很高興,說你就寫下去吧,成立史局我也同意,我身邊的秘書你可以調用,甚至宮廷的點心你都可以吃。皇帝對他非常照顧,司馬光也感恩戴德。


但是,英宗皇帝駕崩,後任就是神宗皇帝,我們讀古代歷史知道宋神宗。宋神宗他在位時期一件大事,就是王安石變法。這個宋神宗20歲登基,剛繼位就要整飭朝綱,他需要許多的治國理政經驗。這個時候,他非常希望別人給他講這一套道理。所以他吩咐司馬光,在自己的面前親自一章一章地講您這個書。所以當時司馬光就是在給皇帝進行歷史教學。


我們看這個歷史教學意義大不大?它讓皇帝具備執政的素質,讓他懂得治亂興衰的道理,積累一系列經驗。所以,這一套道理是講給宋代皇帝聽的。

《資治通鑑》不僅是“皇帝教科書”,也是“創業者避雷指南”

李凱


霸王道雜糅:王道是儒家,霸道是法家


在這種目的的驅使之下,司馬光寫《資治通鑑》,從三家分晉寫起,他主要的目的還都是為治國理政服務。當時有一個很好玩兒的事件,戰國時有一個大思想家,這個人大家也知道,就是荀子。


荀子就是荀卿,又叫孫卿。荀子是儒家很重要的一派,但是隨著後來荀子學派逐漸邊緣化。荀子邊緣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荀子有兩個非常要命的弟子,一個是李斯,一個是韓非。李斯和韓非都屬於法家人物,我們知道李斯和韓非都和秦王朝的興衰有著密切的聯繫。尤其是韓非,秦始皇曾經說過,這位先生我能活著見到他,跟他談話,成為朋友,我死而無恨。可見,韓非的書,秦王政是多麼喜歡。


但是,就是這兩個人,毀了他們的老師。為什麼呢?大家如果看過《西遊記》,孫猴子他老師,我說的是菩提祖師,不是唐僧,當孫猴子離開菩提祖師的時候,菩提祖師說什麼?日後你惹出禍,別說我。你會發現,有的時候弟子會牽連老師,老師莫名其妙的吃掛落兒,這種事在歷史上發生多了,今天也有。所以我們說,當時荀卿的地位其實是被他兩個弟子給往下拉的。其實在相當長一段時期,中國學術其實是荀學。比如說像梁啟超等前輩,他們就說過,中國兩千年政治學術,應該是荀學。這個荀學的意思是什麼?其實他是把儒法兩家都柔和在一起,禮法並用。但是荀子兩個弟子名聲不好,人們行其事而諱其言。


漢朝人他提的思路是霸王道雜糅,王道是儒家思想,霸道是法家思想,而它們糅到了一起,其實這就是荀學的一種表現。漢宣帝,是戾太子劉據的後人,是非常有為的皇帝。我們要是看漢朝歷史,對他就不會陌生。這個人來自於民間,知道民生疾苦。昭宣中興漢宣帝做出了很大貢獻,是歷朝歷代稱頌的皇帝之一。一次漢宣帝看到自己的兒子太子漢元帝劉奭在看書,爸爸問你看的什麼書啊?一看他兒子看的是儒書。爸爸火了。咱們都說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看儒書應該沒有任何問題?可是作為最高統治者,這個漢宣帝說,漢家自有道術,霸王道雜之,你光看儒書那哪兒行啊?其實我們發現,真正的統治者意識到:霸王道雜糅才可能是對的。這就是荀子已經奠定的基調。


其實我們也都理解,比如說在座我們有不少同志可能是老師,如果您當班主任的話,您對孩子講,你們乖,你們別鬧,老師就如同你爸爸一樣,這孩子會說,我還是你大爺呢。從這個角度說,小孩都會蹬鼻子上臉,怎麼辦呢?如果老師沒有仁愛之心,這是不行的;但是我們說宋朝人朱熹就曾經說過,慈以畜之(用慈愛來來愛護他),但是還要莊以蒞之。就是說還得有另外一套,得有校規校紀,該莊正的時候得莊正,得有師道尊嚴。所以,這個法子我們也能夠看出霸王道雜糅的痕跡。禮也用,法也用,怪不得他有兩個弟子,法家代表人物,這樣大家都可以理解。


司馬光在寫到荀子的時候就講過一件事情,非常有意思。當時有一個很重要的王,就是趙孝成王。大家如果對他不熟悉的話,我們一提廉頗您就熟悉了,一提紙上談兵的趙括您也熟悉,他們的領導就是這個趙孝成王。


這個趙孝成王是趙惠文王的接班人。趙孝成王他登基時比較年輕,缺乏政治經驗,這時候《荀子》有一篇叫《議兵》,談論的是軍事道理。當時就有兩個人物在趙孝成王之前議兵,怎麼樣才能讓國家打勝仗。一個是臨武君。臨武君到底叫什麼?今天不知道了,應當是趙國貴族,由於軍功被封為臨武君。另外一個人物就是剛才說過的大儒荀子。


臨武君與荀子議兵於趙孝成王,臨武君他作為職業的軍事家、將領,主張打勝仗,得靠天時,得靠地利,得靠人和,得了解敵人,然後先發制人,後發而制於人。其實我們要是答卷的話,也會按照臨武君的思路去打,畢竟是打仗嘛,誰都會按照《孫子兵法》這一套理論往下說的。


關鍵是這一套荀子怎麼看?荀子說,不然!這一套東西你沒說到關鍵問題。如果打勝仗的話,應當在於“壹民”。也就是統一人心。如果不統一的話,你怎麼能打勝仗呢?如果民心是亂的,連調撥人馬都調撥不來啊。所以荀子就講,你說那個上古時期的弓箭手后羿,他能射箭射得很準,你說他的弓不好用,箭不好用,不能統一節奏,行嗎?你說上古時期著名的馭手造父,如果他的馬步調都不統一,怎麼能夠讓車前進呢?所以我們打仗也應該統一人心。這個時候,臨武君又不同意了,臨武君他講,不然!我聽說打仗怎麼著才能成功呢?應當用的是詐術,讓別人不瞭解自己的戰略戰術,這樣的話出其不意,他講了一套他的道理。而荀子也正顏厲色說,不然,你說的那種東西不是打仗的根本,打仗的根本在於禮義。


他舉了例子,說戰國時期,哪國戰鬥力更好呢?荀子說當時齊國有一種非常重要的敢死隊,叫技擊。如果陣前砍下人頭,以重金相賜,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敢死隊能打勝仗嗎?但是未必。荀青說他碰上另外一種人就打不了勝仗,這就是魏氏之武卒。我們知道,齊國和魏國是死敵,您回憶孫臏、龐涓鬥智就知道。當時魏國也不示弱,荀子描繪,這種人可不得了,得揹著非常重的弓,穿三重甲,背五十支箭,還得掛著糧,還要進行急行軍百里,定點你還得回來。今天說這是魔鬼訓練。這種人非常有戰鬥力,所以齊之技擊打不過魏氏之武卒,可是魏氏之武卒就稱雄天下嗎?也不是。魏氏之武卒怕的是誰?怕的是秦之銳士。


“禮義”是王道的落足點


我們知道商鞅變法,商鞅變法之所以在秦國大獲成功,有商鞅的個人手段,有秦國領導的支持。但是,您別忘了秦國的地理環境,荀子認為秦國這個地方非常苦厄。那麼我們說,這樣的環境,養成了窮兵黷武的心態,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所以出現了秦之銳士,秦國賞罰分明,這些人不打仗沒法出人頭地,在戰場上輕裝上陣,你不是敢死隊嗎?我比你還要能!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甭管是齊之技擊還是魏氏之武卒都打不過秦之銳士。


但是,荀子話鋒一轉。秦之銳士怕誰?怕的就是齊桓、晉文的人。我們知道,齊桓、晉文就是春秋時代的霸主,他們打出的王牌就是尊王攘夷。這時候仗沒打呢,打出這張牌,天下諸侯就奔赴了。許多霸主能夠做到尊王攘夷,而且通過尊王攘夷樹立了自己的權威。這不就是《孫子兵法》說得非常理想的狀態嘛。所以這樣的話,應當說齊桓、晉文手下的將士是最勇武的了?也不是。為什麼?因為那個時代還講霸。


什麼叫“霸”呢?孟子就曾經說過,“以力假仁者霸”,通過力量來推行仁,它還有暴力的層面,只不過它披了一個仁的外衣,他不如前代的聖王。那最無敵的是什麼?是湯武之仁義。我們知道商湯、周武王是聖君,雖然商湯、周武王推翻了夏桀王與商紂王,但是在儒家語境他們認為是兵不血刃的。荀子認為,那時老百姓已經對商紂王、夏桀王非常反感了,所以他們滿足的是老百姓的呼聲,能夠弔民伐罪,老百姓會跟從他們。最後不戰而屈人之兵,湯武之仁也。所以你說哪種人打仗最厲害呢?什麼才是震懾的法寶呢?所以,荀卿強調,“禮義”才是王道的落足點。


最後這一套東西說得趙孝成王一直點頭,甚至說服了他的對立面臨武君,臨武君也稱善!這下荀卿確立了一個觀點,只有仁義、禮義這一套東西才能從根本上克敵制勝,而商鞅,吳起這些人,只不過是善於弄詐者,培養的人只不過是盜兵而已。這下說的趙孝成王和臨武君心悅誠服。


內聖外王


我們說這個故事講完了,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裡頭居然洋洋灑灑用了六千字來點評剛才荀卿的看法。雖然荀卿是儒家的另一派,在好些時候還還被邊緣化。但是,荀子的思路是司馬光讚許的,司馬光是很典型的儒家思路。


我們要知道,那個時間段正值王安石變法的瓶頸期,王安石要挽救宋朝之衰運,非同小可。但是王安石變法也有它的問題,策略是很理想化的,和現實有很大差別。


首先你用人得當嗎?你要是用人不得當,老百姓會雪上加霜,最後落足點不是先王之道,不是禮義廉恥,就會傷民、害民。司馬光看到的是這一點。所以司馬光再三強調強調禮法的正義,用了很大的篇幅來論證仁義道德、禮義廉恥對於社會穩定的重大意義。司馬光的六七千字寫得洋洋灑灑,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柏楊先生的書仔細地看,柏楊先生翻譯的也很好。


這個故事講到這兒就基本講完了,問大家一個問題,您覺得荀子說的對還是臨武君說得對?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打仗克敵制勝,靠的是什麼?是荀子說的禮義,還是剛才臨武君說的策略呢?這兩個問題應當說都是有合理性的。

柏楊老先生寫到這兒的時候,他就說,這是兩個問題。臨武君所站的角度是戰術上,而荀子站的角度是戰略上。但是,這兩個問題我們說應當是相輔相成的。勝利即便僥倖發生,也不可能長遠,中國文化強調的就是這樣一種思路。按照這個思路我們再進行延伸,禮義是種道德規律,而前面說的排兵佈陣策略,我們說是社會規律,這兩套東西在中國古代儒家士大夫這兒進行了一個調和,四個字,叫“內聖外王”。《莊子》最後一篇是《天下篇》。《天下篇》是先秦思想史的一個重要論文集。而這裡頭莊子後學就用四個字“內聖外王”來形容儒家思想。


《資治通鑑》不僅是“皇帝教科書”,也是“創業者避雷指南”

莊子


內聖是倫理學、是道德學。讓人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前,你不能胸無點墨,你也不能一腔壞水。中國士大夫是能夠做到的。比如說杜甫,范仲淹,岳飛,于謙也做到了。但是我們說,儒家的思路他還很高妙,內聖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嗎?你是一個好人,很講原則,關鍵別忘了,好人還辦壞事呢。如果說你過於好,過於直白,也許到社會上也碰壁。因為決定社會發展的,除了有道德規律之外,還有社會規律。這個社會規律也是冥冥中的客觀存在,如果違背它的話也許萬劫不復。所以儒家還有另外的一種思想,外王。


這個外王,是從外在實踐的角度你能當聖君。儒家的“六經”裡面《詩》《書》《禮》《樂》《易》《春秋》,最後落足點是落足在《春秋》上,是治國理政的大典。所以,儒家的思路絕對不是在屋裡空談仁義,關鍵是能不能走上社會,把這種善良的因素推廣開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這樣的話,社會就能達到大治,不僅是內聖,而且還是外王。


《資治通鑑》不僅是“皇帝教科書”,也是“創業者避雷指南”

《資治通鑑》作者司馬光


歷史是眾多合力的結果


中國古代學術之中,自然科學往往是邊緣化的,雖然古代的經驗科學很高妙,像李約瑟曾經說過,我們有光輝燦爛的古代科技,但是這個科技是經驗科學。科學家地位也比較低,清朝阮元寫過《疇人傳》。疇人說的就是科技工作者。好些人沒有史學家的記載,往往都淹沒在歷史長河中了。著名的發明家畢昇,如果不是沈括的《夢溪筆談》寫了一筆,這個活版技術就不為人所知。人們認為這些是小道,“雖小道,亦有可觀者焉。”不是不值得研究,但是中國古人認為大道是當務之急。修齊治平的道理,內聖外王境界,對中國古代學術發展有著很重要的引領作用。如果說執政者非常好地踐行內聖外王,這個時代也是一個治世。


我們翻《資治通鑑》,歷朝歷代興衰治亂呈現出來,原因何在?是有壞人就亂了嗎?那也不一定。這個時候是經濟飛躍發展就繁榮穩定?也未必。好些因素糾結在一起,《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偉人就說過,這個歷史現象複雜得很,是眾多合力作用的結果。這話就說得很好。“眾多合力”,有道德規律,也有歷史規律、社會規律,還有其它的規律。這個“合力”聚在一起才出現了事件的不同狀況。歷史好比你我的個人生活一樣,一個人考什麼大學,找什麼工作,跟誰結婚,生了怎樣的孩子?各位朋友,這賴誰?賴不賴您自己?當然會賴自己。但是,往往冥冥中有許多股勁在推著你。所以我們總結自身的經驗,都能看出一點,這個歷史現象是合力作用的結果。


我們說,從歷朝歷代的興衰治亂來看,如果說這個統治者真有勵精圖治的精神,這個社會也許會好起來。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力量。

《資治通鑑》不僅是“皇帝教科書”,也是“創業者避雷指南”

秦始皇畫像


秦之亡:成也法家,敗也法家


但即便如此也很重要,我們知道秦為什麼亡了?其實是和法家思想有著密切的聯繫。以前,我們讀歷史書總愛說,最後秦因為階級鬥爭而亡,這是其中一個維度。


的確暴政是導致秦滅亡的因素之一。關鍵是,還有其它的因素呢。秦還推行郡縣制度了,這對於中國歷史發展來說非常有利,那他怎麼完了呢?如果單用剛才的說法,許多問題解釋不通。我們看,法家思想對秦的建立有著非常大的推動,對於它的滅亡也有很大的作用。荀子的兩個弟子,一個是李斯,一個是韓非。這兩個弟子都給秦政權做了貢獻。韓非是為了保存自己的祖國韓國,那個韓國是當時列國中最羸弱的一個小國了,這個小國的末氏君主韓王安派韓非去秦王政那裡遊說,他要存韓,結果韓非沒回來。秦王政跟他交談甚歡,說跟他成為朋友死而無憾。李斯就非常妒嫉,就害死了韓非。為什麼法家思想,統治者這麼喜歡?我們看商鞅也如此,商鞅最初遊說秦孝公的時候說的是王道,秦孝公奄奄欲睡。說帝道,也就是怎麼成為無為而治的聖君,險些睡著了。但是一說霸道像打雞血一樣,秦孝公坐的那個席,都已經離開了很遠。我們要知道,法家這一套思路,順應了古代君主集權的需要,他要加強君主權力,探討法、術、勢。法這個東西,律令越明朗越好。但是君主駕馭臣下的權術,越隱晦越好。勢就強調有權威,就如同高山上面對底下的人一樣,有這種勢。我們說,這套東西往往是行之有效的,如果孩子跟老師關係太近乎,孩子會蹬鼻子上臉,這個老師能管得好孩子嗎?有的老教師非常高明,我一進這個教室,剛才沸反盈天的小孩突然鴉雀無聲,因為知道老師來了。老師往往就用那個眼光就能秒殺你,畫個圈圈就能詛咒死你。其實這一套東西就很像法家強調的術和勢。

法家加強權威的效果貌似立竿見影。但是,它忘了一點,就是這套東西是冷冰冰的政治規律。可是,這個世界發展還有天道人心呢。如果說你用這一套強壓,壓得老百姓喘不過氣來,大不了就是一死,所以那個陳勝就說等死,死國可乎。“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賞和罰結合,這沒有什麼禮義道德可言,關鍵是這套東西能約束的了老百姓一時,約束不了老百姓一世。郡縣制度是個好制度,關鍵是郡縣制度在當時不是為了老百姓好,為統治者好,為秦王政集權好。老百姓不買賬,六國的殘餘勢力更不買賬。秦政權倒臺,劉邦那個時代推行郡國並行。為什麼?因為分封的好多東西帶著溫情脈脈的因素,這個東西也不是十分萬惡。所以秦二世而亡,是不師古而亡,我行我素。

《資治通鑑》不僅是“皇帝教科書”,也是“創業者避雷指南”

柏楊


漢家自有道術,霸王道雜糅


漢家天子比較冷靜。秦拋出了一個方向,漢是在秦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給它進行損益、修補,哪個能用,哪個不能用,把不能用的東西能不能美化一下再用?漢家天子非常之高妙。漢家天子上來用的就是黃老之術,劉邦已經在與民休息,只不過因為天下大亂,還沒有閒暇進行學術總結。


劉邦很高明,他與民休息,約法三章受到了萬民歡迎。秦的刑罰太苛刻了。可是劉邦後來發現,單這三條哪行?於是讓蕭何修訂律法。蕭何是漢朝一個很重要的臣子,他當過秦政府的基層小吏,所以對法典非常的瞭解。蕭何減損秦的律法,形成《漢九章律》。劉邦一統天下,滅了項羽,秦的宮殿不能用了。因為咸陽宮已經付之一炬,項羽乾的。阿房宮其實沒蓋好,咸陽宮才是被項羽燒掉的。杜牧寫的《阿房宮賦》好些內容都是虛構,它不符合歷史事實。咸陽宮一把大火,劉邦只能建新都,那就是漢的長安。


漢長安裡面有三個宮殿區,一個是未央宮區,一個是長樂宮區,一個就是建章宮區。在劉邦的時候已經修建了長樂宮和未央宮。這個未央宮一般是人主所居,而太后往往居於長樂宮。劉邦一統天下,還窮的叮噹響呢,這時候蕭何負責蓋未央宮,於是劉邦就視察蓋的什麼樣,這一視察,劉邦火了。他責怪蕭何,我才有幾個錢?民生如此凋敝,我現在經不起你這麼折騰啊!劉邦說的實話。但是蕭何怎麼講?蕭何說,不然!您現在不是那個泗水的亭長了,是貴有四海的天子。“非壯麗無以重威。”如果不是巍峨壯麗的宮殿,怎麼來確立您的權威呢?這個劉邦一聽,恍然大悟。漢朝照樣需要論證他地位的合理性。劉邦的這一群臣僚沒有太高的文化水準。清朝大史學家趙翼的《廿二史札記》,有一個很重要的論點,說漢家天子基本是布衣卿相。劉邦出身於亭長。韓信是乞丐。蕭何是基層小吏。水平最高的就是張良,貴族出身,就他一個。應該說這個班子沒有太多的古代貴族淵源了。


可是他們需要章程,這時候怎麼辦?劉邦看在未央宮之中,一大堆人不成體統,說喧譁就喧譁,縱酒後抽出刀劍砍柱子,劉邦感到很苦惱。儒生叔孫通站了出來,您都交給我。於是叔孫通制禮作樂,排演了一派朝儀,這時候山呼萬歲,沒有人再敢犯禁,犯禁就軍法處置了。劉邦感慨,到今天為止,我才知道當皇帝的尊貴啊。他照樣需要這個規矩。


劉邦之後,那就是漢惠帝劉盈,受他母親的擠兌,沒過多久也就去世了,後來是呂后執政。然後諸呂之亂之後,迎來了文景之治。雖然有七國之亂,但三個月被平定。如果我們從劉邦一統天下,滅掉項羽的公元前202年算起,算到漢武帝登基,也就是公元前141年。這個時間已經過了六十二年。漢興六十年,休養生息,其實沒有太多的自己的政治建設,都是在秦制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減損。當時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話叫“蕭規曹隨”。曹參對漢惠帝說,你不如你爸爸,我也不如蕭丞相,咱們就湊合過日子吧。高皇帝和蕭丞相,法令既然已經制定,陛下垂衣拱手,天下大治,遵而勿失,不也是很好的嗎?這下皇帝徹底明白了,咱們就別折騰了。漢朝相當一個時期是這種思路。


漢武帝一改原先黃老的態度。黃老態度是使定時炸彈能晚一時爆炸就晚一時爆炸,關鍵炸彈還在。雖然經濟有恢復,但是北邊有強大的匈奴,內部又有諸侯國強大的勢力。漢武帝推行推恩法,加強皇權,設立十三個監察區,而且還打匈奴等等,推行的是大有為的儒家思想。當然這個儒不是孔子那時代的純儒,裡面很多意義事功的因素,不管是陸賈、賈誼、叔孫通還是揚雄,更像荀子。


漢朝是用儒家思想迎來了大有為的治世,但是這一套成本太大。我們要知道,漢武帝晚年有個《輪臺罪己詔》,這個時候漢武帝感慨,這天下居然被我給玩兒亂了,於是下詔罪己,有所收斂。當然這個《輪臺詔》有學者提出不同的建議,說漢武帝時期沒有什麼政治轉折。但是司馬光是認可有這個《輪臺詔》的,說漢武帝“有亡秦之失而無亡秦之禍。”當時秦始皇乾的漢武帝也都幹了,濫用民力、濫施刑罰,民怨四起。但是秦朝敗亡的禍端沒有呀。為什麼?他能夠安撫民眾。漢朝皇帝是歷朝歷代最能罪己的皇帝,動不動就下罪己詔。有趣的皇帝說有問題,代皇帝受過的是三公,輕者罷官、受處分,重者賜死。我們看漢朝皇帝罪己,其實是敢於承擔責任。我們平常兩口子打架都一塌糊塗,你對?我才對呢。讓皇帝承擔責任很不容易,漢家天子邁出很關鍵的一步。


漢武帝開支非常大,推行了很多剛性政策,尤其漢武帝晚年,出了巫蠱之禍。他懷疑自己兒子劉據要用巫蠱詛咒自己死,於是父子反目,最後劉據自盡。關鍵這是冤獄,平反昭雪後,漢武帝就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般認為此時漢家有改弦更張的苗頭。


到了漢昭帝、漢宣帝時期,社會是比較清明的。這個時期其實應了剛才我們說的那句話,就是漢家自有道術,霸王道雜糅。一方面是儒家王道,這種東西有很大的說服力,他能論證自己行為的合理性。而且老百姓一聽孔子,也易於接受。而另外一方面他還有剛性的一面,加強集權,法家這一套管用。這都是中國政治史的經驗。

王莽師古不知變通


當然,漢家有漢家的問題,包括土地兼併,社會矛盾激化等一系列問題。最後問題掩飾不住,出現了兩漢之交的“新”。大家也知道,上臺的人物就是王莽。王莽稱安漢公,一度人們對他那是大大的點贊。當時白居易有首詩,就說你怎麼看這個人,“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他舉個例子,說“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周公一度也被謠言所誣陷,使得他的侄兒周成王懷疑他。周公那是大賢,居然還有人誹謗他。而王莽,在沒篡位之前,全天下人都說好,萬眾所向的統治者是王莽。


所以,當時白居易最後來這麼一句,說“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他這麼一說就非常關鍵了。如果說這個周公在流言四起的時候死掉,王莽在沒篡位之前死掉,歷史對他的評價將會是另一個樣子。王莽改制,拿古文經的那一套當真事,又恢復王田,不準買賣奴隸,這個時候又五均六筦,甚至激起民族矛盾。他把儒家古文經中的記載當真。王莽是徹頭徹尾書呆子,他認為他就是周公,就是堯舜。沒想到這些想法並不實際,最後漢兵打來的時候,王莽還進行一個哭天大典。找來一幫人,誰比誰能哭。《易經》說“先啕而後笑”,想通過這種荒唐的法子挽救自己。結果他在未央宮的漸臺被殺,舌頭也剁了,人們食其肉,甚至王莽的腦袋被拿到了南陽,遊街示眾,後來王莽的腦袋居然保存到西晉。後來統治者要引以為鑑。


王莽違背了漢家的章程,霸王道雜糅。秦也是十五年,王莽政權也是十五年,歷史開了兩個玩笑。秦的十五年是用法家的東西,純用文法吏,也就是政府工作人員,沒有自己的思想心智,聽章程和長官的意志就行了,結果完蛋。而這個王莽的十五年,專門用儒生,把古文經作為真事,照樣完蛋。《宋書·禮制》就說過,這個秦不師古所以亡,而王莽師古,不知變通,他也亡。走到了兩個極端,一個是純用法家的文法吏,一個純用儒家的儒生,都改變了漢家霸王道雜糅的原則。咱們如果說從高祖劉邦建漢開始,一直到曹丕篡漢,四百多年的氣象,這是中國歷史上很不得了的一個時期。漢家之所以對中國製度文化有這麼大的影響,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霸王道雜糅。當然,漢家也有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在歷朝歷代也都有。可是漢家統治者好些人能夠一定程度上把它化解,這已屬不易。


那回到我們這個話題,古代成功者擁有怎樣的素質,竊以為就執政者而言霸王道雜糅應當是一個很重要的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