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最痴情的球隊:六十年了,還是走不出隊史頭號巨星的影子

NBA最痴情的球隊:六十年了,還是走不出隊史頭號巨星的影子


鷹隊的歷史長度和湖人、凱爾特人、尼克斯、勇士對等,早在NBA聯盟正式成立前就已經存在。相比這四支球隊的輝煌,鷹隊的歷史就稍顯單薄。在漫長的時間裡,他們只拿到了一次總冠軍。1958年NBA總決賽:偉大的鮑勃·佩蒂特,鷹隊史上頭號巨星,在第六場狂砍50分,帶領球隊一分險勝凱爾特人,然後榮登冠軍。

但事實上,在1956年到1961年的五個賽季裡,鷹隊打了四次總決賽,唯一的一次例外,則是倒在了1959年的分區決賽第七場。換言之,這是鷹隊歷史上最輝煌的五個賽季。但如你所知,那個時代屬於凱爾特人。

在隊史最輝煌的時期,遇到NBA歷史上最邪惡,最強大的統治者,無疑是一件不幸的事情。對於鷹隊來說,還要更加不幸一些。因為這個邪惡而強大的統治者,是他們親手製造出來的。

1955/56賽季,鷹隊從密爾沃基搬遷到聖路易斯的第一個賽季。喬遷之喜的加成畢竟有限,他們只比26勝的上賽季多贏了7場球。窮極思變,他們用手中的榜眼從凱爾特人隊換來了兩個球員,埃德·麥考利和克里斯·海根。這個交易的效果立竿見影,當賽季他們就打進了總決賽,距離最後的總冠軍只差兩分球。

這交易看起來絕對划算,對吧?

然而,命運就是如此殘酷:和交易的另一方得到的收益一比,鷹隊所得到的東西,就不值一提了。因為鷹隊送出的榜眼名叫比爾·拉塞爾——對,就是13年職業生涯裡拿了11個總冠軍的那位——鷹隊輸掉1957年NBA總決賽的時候,他就在對面;並在最後的第七場得到了19分32個籃板球。得益於他和另一個新秀海恩索恩的強勢發揮,即使鮑勃·庫西和比爾·沙曼兩個核心後衛合計40投5中,綠衫軍還是拿到了隊史第一個總冠軍。

然後,就是1958年總決賽,以及綠衫軍貫穿整個60年代的漫長統治。


NBA最痴情的球隊:六十年了,還是走不出隊史頭號巨星的影子


時過境遷之後,在籃球迷最喜歡的“假如XXX,那麼會怎麼樣?”式遊戲中,這次交易被代入的次數總是居高不下。假設命運的另一種可能性是一件有趣又無聊的事情。對於在現實中發生並堅定地向前闖進的真實生活來說,鷹隊在1956年所做的交易,是一個關於取捨的故事:鮑勃·佩蒂特的進攻,比爾·拉塞爾的防守,二選一。

如果在十年後做這樣一個選擇題,鷹隊或許會猶豫。但在當時,在沒有開天眼的情況下,鷹隊選擇佩蒂特是理所當然的。

關於鮑勃·佩蒂特:事實上,在伯德、巴克利、馬龍、諾維茨基這些以進攻能力著稱的大前鋒崛起之前,佩蒂特毫無疑問是進攻型大前鋒的天花板。在十一年的職業生涯裡,佩蒂特有十年是一陣成員,剩下一年是二陣。他手握兩個得分王,兩尊常規賽MVP,四個全明星MVP和科比並列歷史第一。同時還是NBA聯盟史上唯一單賽季同時拿到得分王、籃板王,以及常規賽MVP的球員——這個成就恰恰是在1955/56賽季完成的。也就是交易拉塞爾之前的一個賽季。

所以,至少對於鷹隊來說,這根本不構成選擇。最多可以說,交易之後,凱爾特人圍繞著拉塞爾構建起了王朝球隊,而鷹隊沒能圍繞佩蒂特做到這一點而已。一切就像1957年的總決賽第七場他們兩人的表現一樣:拉塞爾是贏家,所以人們記住了他的19分32籃板。但鮑勃·佩蒂特39分17籃板的表現,又何嘗遜色了?

鮑勃·佩蒂特對鷹隊籃球審美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1956年的世紀抉擇上:鷹隊實在是太熱愛,太崇拜他們的第一任鷹王了。佩蒂特在1964/65賽季結束後退役,之後的五十多年裡,鷹隊一直在其他鋒線球員身上尋找他的影子。從聖路易斯到亞特蘭大,痴心不改。比如馬文·威廉姆斯:你也許不知道他是誰,但這不重要。你只需要知道,2005年的時候,鷹隊用榜眼籤選了他,看都沒看第三、第四順位的德隆和保羅一眼。比如艾爾·霍福德,這個腳步靈活,技術全面的大前鋒,無疑有著當年佩蒂特的神韻。只是缺了前輩那驚豔的天分罷了。比如約什·史密斯,NBA史上最矮的蓋帽王之一,同時還能客串高位指揮塔。比如喬·約翰遜,鷹隊的第三任鷹王,這個強壯的得分後衛,身高足可以客串小前鋒。


NBA最痴情的球隊:六十年了,還是走不出隊史頭號巨星的影子


是的,2007/08賽季,沉淪多年後,在21世紀第一次打進季後賽的鷹隊,就是由這些人組成的:帕特·萊利大概想不到,鷹隊傷心人別有懷抱,但卻以這種方式實現了他“五個搖擺人”籃球的設想。在2007-2011年期間,這支鷹隊每年都在首輪打滿七場,一旦進入了第二輪,結果無一例外都是被橫掃。連續遭受打擊之後,鷹隊似乎明白自己的思路過於超現實了。於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2014/15賽季,重新組建的他們狂攬60勝22負隊史最佳,2015年3月份更是史無前例地17戰全勝,球隊五大首發集體獲得月最佳稱號。但那年打進東部決賽的他們,再次被勒布朗·詹姆斯橫掃。然後,他們就把這樣的60勝陣容拆掉了——然後直到現在,他們再也沒進過季後賽。

由此可見,過於沉湎於過去,實在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也許,對於鷹隊來說,只有多米尼克·威爾金斯才能讓他們暫時忘掉鮑勃·佩蒂特。

佩蒂特退役之後,鷹隊並沒有立刻沉淪,仍然長期保有季後賽門票。事實上,直到進入70年代後,他們才忽然在NBA的戰國時代迷失,結束了連續11年之後旅。之後,他們無心欣賞手槍馬拉維奇的華麗舞曲,兩個賽季後就把他送到了爵士。又是幾年摸索起伏之後,他們在1982/83賽季通過交易得到了多米尼克·威爾金斯。

正如他的綽號“人類電影精華”。威爾金斯也許並不算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超級巨星,但他絕對是NBA史上屈指可數的天才型球員。他的打球動作,就像是電影的預告片一樣迷人。尤其是扣籃。

威爾金斯兩次加冕扣籃王。最精彩的一次在1985年。那年的扣籃大賽上被他擊敗的大神們,包括但不限於J博士、拉里·南斯,以及邁克爾·喬丹。他和喬丹的對決,就像是2016年拉文VS戈登N加時之戰的前世倒影。他是扣籃王,也是1984年的得分王——若非遇到了十次得分王的喬丹,他的得分王次數還能再多幾次。

他在最擅長的扣籃和得分上遇到了喬丹,在籃球運動員最重要的季後賽戰績上,則遇到了巔峰凱爾特人。所以,雖然給後世留下了偉大的傳說,但球隊始終無法更進一步:1988年東部半決賽是他在老鷹時期的團隊巔峰。在那個半決賽裡,他和拉里·伯德決戰七場。最後的生死局是“NBA搶七戰”系列中的經典:那場比賽,威爾金斯23投17中狂攬47分,創下了NBA搶七戰得分紀錄,伯德則在第四節10投9中,幾乎彈不虛發,得到全場34分中的20分,一舉接管了比賽。最後時刻,威爾金斯也沒能逃過前輩佩蒂特的宿命:生死局面對凱爾特人,落後兩分,只能故意罰球不中然後嘗試補籃——然後遺憾敗北。

也就是如此了。從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威爾金斯率領的老鷹稱得上是東部勁旅,但始終沒能觸及更高的位置:1988年東部半決賽的神話之戰,成了他們這一代鷹隊的天花板。隨著威爾金斯遭遇跟腱斷裂後轉投快船,以及球隊功勳教頭蘭尼·威爾肯斯卸任,鷹隊結束了他們在九十年代的輝煌。

亞特蘭大老鷹隊的歷史,大致如此。就像曾經在這個城市拍攝的,那個叫做《亂世佳人》的,流露著強烈的懷舊風格的故事,鷹隊的歷史也是這樣的。他們早早地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卻因命運捉弄而未能圓滿。於是,在剩下的時間裡,他們彷彿本能般地,一直在尋找那個人的影子。


NBA最痴情的球隊:六十年了,還是走不出隊史頭號巨星的影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