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舊時的城市都有城門,城裡街巷的主幹道從城門開始向裡延伸,主幹道的兩旁再有若干支幹道,支幹道兩旁再有若干小巷,這樣就織成了一張街巷的大網,四通八達。

民國初年,揚州有一首兒歌唱道:“揚州城呀十二門,四水關來六吊橋……”從明代建了新城,揚州新舊二城相連,一直到民國初年,老城區共有12座城門。那麼,揚州的12座城門舊址都在哪裡呢?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一、東門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位於東關街附近的東門遺址,現已和東關街一起打造成為了揚州的熱門旅遊線路。

過去,東門原本也叫“利津門”,如今的東門是在原遺址上重建,是東關文化街區的重要景點。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事實上,東關街的繁華,並非只在現在。早在唐代,這裡就是“夾河樹鬱郁,華館千里連”。

東門城樓雖然是現代新建,但是其位置卻從唐宋開始,一直未曾改變過。東門對面東關古渡,在古代就是京杭大運河的一個渡口。

因此,隨著漕運發達,緊靠渡口的東門就成了揚州最繁華的城門之一,它也見證著揚州與運河的歷史興衰。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唐代的揚州是國際性大都市,是海上、陸地絲綢之路的交匯處。東門外的碼頭上停泊著許多波斯、大食、日本、韓國的商船,外國人往來如織。

城門內,很多供客商堆貨、交易、寓居的行棧,意味著唐代東關街的商業繁華與今天相比,毫不遜色。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今天的東門,與東關街一樣,是遊人打卡揚州必到景點之一。

宋代揚州城留下的殘垣斷壁和綿延的城牆遺址,都靜靜地沉睡在鋼化玻璃之下,長滿了青苔綠草。


二、南門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目前,揚州已經考古發現宋大城4座主要城門,分列東西南北。如今,南門遺址因考古需要,已用一棟“鳥巢”式的建築保護,不對外開放。遺址西門,聚集了許多老揚州,每天吹拉彈唱,表演《煙花三月》。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透過“鳥巢”的玻璃,南門遺址內有多處考古挖掘出的古代城牆遺留,在這些殘缺的城牆上,處處標有文字,比如甕城南牆、甕城西牆等。

這意味著,南門遺址並非子城或羅城的城門之一,而屬於唐代晚期甕城的城牆。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正如老揚州口中的南門舊稱安江門,據說,歷史上的南門是一個水路交通樞紐,在唐、五代、兩宋、明清時期都曾多次修建或修繕過城門。

長期以來,對於南門遺址的打造,一直定位於揚州的“外灘”。雖說效果並不明顯,但南門外一直還保存著諸多文保單位,以及非常具有揚州特色的南門外大街。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南門外大街是揚州現存最早、歷史文化遺存最為豐富的一條外街。無論是唐宋還是明清,南門外大街都曾經商肆雲集、店鋪林立,是揚州重要的經濟中心。

如今南門外大街繁華不再,兩邊的房屋還保留著明清風貌。


三、西門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西門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揚州城遺址(隋·宋)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四望亭路上西側的西門,又叫做通泗門。西側是揚州最著名的石塔菜場,周邊是揚州最繁忙的生活中心。

在揚州文昌路上的西門公交站臺,說的就是這座通泗門。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揚州宋大城西門遺址考古發掘成果被評為199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西門遺址因為保存較好,不同時代的城門、城牆和道路清晰可見。從五代到民國的老揚州城,都在這裡留下烙印。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作為揚州的主城門之一,西門遺址是揚州城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門遺址如今成為考古遺址展覽館。


四、北門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北門遺址,又稱作鎮淮門。2003年、2004年、2007年,經過三次考古發掘,南宋揚州北門遺址城牆、水井、道路、柱石、水門等遺蹟,漸次現身。揚州第4座宋大城古城門重見天日。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北門遺址的發現,是在2003年漕河路修建時,出土了大量唐宋時期的銘文城磚,以及唐至清朝的銅錢和瓷片等。遺址位於原漕河路與鳳凰橋街的交匯處。

如今,漕河路的功能已經被萬福西路所代替,而鳳凰橋街也隨著城市變遷不復存在。北門遺址部分已經成為了揚州市民鍛鍊的休閒公園,而鳳凰橋街南側的迎恩橋一直默默地靜候在河面上。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五、挹江門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挹江門在古運河與小秦淮河的交匯處,揚州育才實驗小學對面,位置突出,但卻並不顯眼。挹江門從元朝開始,就是揚州城12座古城門中的一座。

明朝宣德年間,曾在這裡設置鈔關,也就是專門以鈔券納稅的機構。因為在運河上架設了浮橋,所以這裡逐漸成為了繁華的鈔關碼頭。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挹字的意思是 舀、酌、汲取,挹江的意思蓋是汲取江中之水來滋潤這座城市。明明是古運河水,怎麼能稱江水呢?

舊時,長江漲潮時,江水一直可達這裡,揚州人把鈔關的水叫做江水。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人們一直習慣將挹江門一片叫做鈔關,這也是挹江門並不顯眼的原因。康乾時期,鈔關一帶成了揚州最熱鬧的地方。埂子街上店肆林立,茶寮酒肆遍佈。臨街之西數十步就是小秦淮河,畫舫盪漾,紙醉金迷。

挹江門的原城門已拆除,2007年採用舊城磚重新壘砌,矗立於原來位置。


六、大東門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時過境遷,揚州城的多數城門幾乎早已不復存在,只留下一些帶著地方標誌的建築或者道路。比如,大小東門,均只剩下了大東門橋和小東門橋。

大小東門,分隔開了揚州明清兩代的新城與舊城,這裡都是那時候非常繁華的地方。就算在今天,也各自有著自己的繁華。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大東門原本稱作海寧門,因為在舊城的東邊,所以民間俗稱大東門。向西至如今的汶河路,向東過了大東門橋,連接著綵衣街。

在很多老揚州記憶中,大小東門兩座地處新舊城之間的城門,不僅記錄了古城揚州舊時的繁華市井,也滲透著揚州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

在民國時候,大東門外還是一條大約300米的大東門街,街上大大小小的老字號扎堆。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比如,鳳麟閣茶食店、裕泰祥茶棧、同和祥布店、萬祥春香粉店、達泰鞋帽店、……南北貨店、盆桶店、炒貨店、糧油店等應有盡有。

老揚州說,明清和民國年間,大東門街是古城揚州東西向的主要幹道,東接綵衣街—財神廟—東關街至東關古渡,西經唐二十四橋之一的開明橋—四望亭—縣學街—西門街,直通西門外大街,是一條貫穿揚城的東西通衢。


七、小東門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顧名思義,小東門也在舊城之東,當年為了交通方便於是在大東門的的南邊,修著這座小東門。現在的小東門橋在甘泉路的中段。

明朝末年,在小東門城關,發生了歷史上最悲壯的一幕。清軍入關南下,揚州成為一座孤城,民族英雄史可法率領揚州軍民英勇守城,拒降被殺。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揚州民間,素有“小東門,人碰人”的說法,足見小東門附近的繁華。據老揚州回憶,小東門甕城東頭還有一座著名的關帝廟。每年三月十九三茅會和五月十五關帝會,香火繚繞,熱鬧非凡。就算到了上世紀40年代,小東門的城門口兩側上方,貼滿各式廣告和影劇海報。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沿著小東門的街道,兩旁有鞋帽店、古舊書店、箍桶店、扎花店、雀籠店、燈籠店、棺材店、油漆店、小米店、玻璃店、五金店及西醫診所等。整日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店肆雲集,盛極一時。


八、廣儲門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廣儲門遺址,已經沒有遺蹟,是個廣儲門小區。廣儲門小區位於鹽阜路13號,東側是著名景點個園。1951年,廣儲門被拆毀。如今,只能從牆上掛著的標牌瞭解廣儲門曾經的歷史。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雖然廣儲門已經不在,但是附近依然保存著一些以廣儲門命名的地名和建築。比如,廣儲門街、廣儲門外街、廣儲門橋等。

廣儲門橋原為木吊橋,清同治年間重建為磚拱橋。1988年在廣儲門橋興建新廣儲門橋,為單孔磚拱平橋。順著廣儲門小區內的廣儲門街一直向南,就是著名的東關街。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九、天寧門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天寧門也有人稱作拱宸門,如今也已不復存在,揚州人較為熟悉的是天寧門附近的天寧寺。對於不少老揚州來說,天寧寺最出名的是古玩市場,有多少人曾在這裡經流連忘返。

不過,現在很少有年輕人知道,原揚州旅遊局大門口的那條巷子,其實叫做天寧門街。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天寧門街,南接綵衣街。據說,在乾隆年間,這就是條相當熱鬧的街道。乾隆一行出天寧寺後,進入天寧門,沿著天寧門街、北柳巷、南柳巷、埂子街到達鈔關碼頭,因此御林軍也曾從這裡走過,天寧門街也成了“御道”。


十、便益門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便益門又稱作便門,有益於民的意思。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為防禦倭寇騷擾,在宋大城東邊故基上擴建新城。

便益門原為新城北面的便門,由此派生的地名有便益門大街、便益門外街、便益門橋等。如今,便益門也早已不在。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便益門橋緊連著古運河風光帶,成為城市一景。原先便益門外街北段有一座麥粉廠,是揚州解放時的兩爿半廠之一。兩爿半廠是電廠和麥粉廠,還有一個旺季才開門的蛋廠。

現在,這裡已建起了便益門廣場,麥粉廠的一座老樓仍舊保存在廣場內,被列為揚州工業歷史博物館。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十一、通濟門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通濟門 ,這座門早已沒有了痕跡,只能從蒐集的資料中瞭解到它曾經在躍進橋附近。明嘉靖時候,倭寇竄擾城區,其後築新城,消失的這座城門就叫通濟門,俗稱缺口,街道就是今天的江都路。

在1916年發行的《揚州城市簡要圖》上,這座城門與上述其它城門一樣,被清楚地標註在地圖上。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十二、徐凝門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徐凝門是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的“南便門”,清初改稱為“徐寧門”,後來為了紀念寫下這首詩的唐代詩人徐凝,改名“徐凝門”。

名字來源的另一種解釋結合了揚州城南的另外兩座城門,安江門和挹江門的意境。舊時長江漲潮時,江水一直可達這裡,漲潮的江水一直到徐寧門附近才慢慢停息,“徐寧”就是慢慢停息的意思。

不過到了清朝道光,皇帝名旻寧,皇帝的名字要避諱, 所以徐寧的寧字,就改用凝字來代替。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同樣,在那張民國揚州地圖上,徐凝門也被明確標註。據老揚州回憶,解放前的徐凝門是一座6米高的城樓。如今,也是隻剩下徐凝門大街,徐凝門橋橫跨在古運河之上。

煙花三月,與你探尋古城揚州十二座城門的歷史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