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12年,卻過了10年“喪偶式”婚姻,時間真是最大的敵人

結婚12年,卻過了10年“喪偶式”婚姻,時間真是最大的敵人

我是你權衡利弊後的選擇

曉彤在我的好友列表中好久了,一直沒跟我聯繫,但我知道她的婚姻肯定出現了問題,否則也不會加我為好友,只不過是想著自己再多撐一會。

結婚12年,卻過了10年“喪偶式”婚姻,時間真是最大的敵人

一個星期天的早晨,她突然給我發了微信,寫著“老師,我覺得老公根本沒有愛過我。”

一個女人問出這樣的問題,內心一定承受了無數的掙扎疑或委屈。

曉彤快要崩潰了,她覺得此刻的自己正淹沒在海里,那種窒息、無措感不斷襲來,她需要我去救她。

曉彤在研究生畢業後找了現在的老公,那時候28歲,想趕快定下來,經人介紹挑到了同樣學歷的他——阿明

阿明在學術上很有天賦,說話行事一切以數據為基準,是個典型的理性派。至於為什麼曉彤會被他吸引,還是因為無意間聽了阿明的一堂課。

結婚12年,卻過了10年“喪偶式”婚姻,時間真是最大的敵人

站在三尺講臺上,阿明舉手投足間散發著一股子知性的魅力,一串串專業名詞脫口而出,一個個物理實驗瞭然於心,他的神情自然又自信,曉彤突然覺得要是能和他在一起該多好。

衝著這麼點喜歡,曉彤和阿明就在一起了。

曉彤問他為什麼選擇自己?

阿明放下手中的實驗報告,抬起頭看著曉彤,淺淺一笑,說:“你很漂亮,也很優秀。”

三個月後,兩人領證結婚。

婚後的日子也如流水般汩汩流過,但是曾經的激情、衝動、愛慕也漸漸被流水沖刷地一乾二淨。

結婚12年,卻過了10年“喪偶式”婚姻,時間真是最大的敵人

在孩子出生沒多久,阿明越來越不著家,整天不是待在實驗室就是教室,曉彤也理解他做學問搞研究,想在這個領域做出傲人的成績,可是家庭難道不需要顧及麼?

自從阿明的父母看到曉彤生了個女兒,就一直找藉口忙,不曾來看過孫女一眼,自己的孩子一直是孃家人在帶,阿明更是關心甚少,更不用提家裡瑣事。

兩人零交流,也很難能交流,一說話就會吵架,兩人的價值觀不同。

曉彤想讓阿明戒菸,可是阿明卻說菸草是國家稅收重要來源,你看這樣還怎麼交流。

曉彤開始和他吵,和他抱怨,而阿明的態度更是讓曉彤心寒,他只會冷戰,從來不會主動道歉。

結婚12年,卻過了10年“喪偶式”婚姻,時間真是最大的敵人

其實曉彤很好哄的,說兩句貼心話就可以了,只是阿明從來不知道。

曉彤盡力做好賢內助,做好分內的事,讓他安心追求夢想,可是曉彤也會累,會難過,會有情緒,需要丈夫的關心和愛護,曉彤只希望他能抽出一點點的時間陪陪自己,陪陪孩子罷了,這很難麼?

曉彤覺得兩人應該是到了瓶頸期,想讓它順其自然地過去,所以一門心思把精力放到孩子和事業上,可是這一順就順了10年,也不見夫妻間有什麼改變,而自己也早就對阿明失望了。

每次看到孩子問爸爸在哪,曉彤就心痛,也會想兩人是不是還可以補救。

結婚12年,卻過了10年“喪偶式”婚姻,時間真是最大的敵人

現在想想,當初的那點喜歡根本微不足道,而阿明所謂的漂亮,優秀這樣的詞語其實同樣可以用來形容其他女人,但是心動卻是唯一的。

一想到自己是權衡利弊做出的決定,自己心裡就不是滋味。

喪偶式婚姻的真相

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曉彤在婚後開始懷疑丈夫的愛。但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知道阿明對曉彤是有感情的。

那麼問題出在哪呢?其實是兩人的社會角色過於單一。

所謂社會角色,是一個人社會地位的外在表現。

以女性為例,從出生後她的社會角色就是女人或者女兒,上了學就成了學生,工作又成為社會人。

結婚12年,卻過了10年“喪偶式”婚姻,時間真是最大的敵人

如果從事某一職業,就成了某一職業的角色,老師,醫生,警察,會計……結婚後,角色又會發生改變,變成妻子,媽媽等等。

但是每個人的社會角色並不是固定的,以婚姻為例,我時常會收到這樣的問題:“如何保持婚後激情?”我的回答是嘗試不同的角色。

婚姻中的女人,如果僅僅把自己定位在妻子和媽媽上,那麼男人多少會覺得厭煩。

因為太瞭解你了,你只會這樣,變不出什麼花樣了。

但是如果偶爾能做一個撒嬌的女兒,過幾天又做一個溫柔的妻子,再過幾天做一個專注事業的女性,讓自己多樣化,我想男人會欲罷不能。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男性身上,他可以做一個成熟的父親時常關心照顧你,也可以做一個毛頭小子,帶你去冒險體驗。總之,並不單單侷限於一兩個固定角色。

結婚12年,卻過了10年“喪偶式”婚姻,時間真是最大的敵人

那麼我們再來看曉彤和她丈夫阿明。

雖然兩人的結合是有感情基礎的,但是這個基礎並不牢固。

曉彤到了恨嫁的年齡,因為一點心動就決定婚姻大事,我們可以想象到,按照阿明的性子,兩人在交往的時候一定沒有過多瞭解,因為肯定不經常見面,就算見面了也不會過多談論私事。

阿明是個事業型選手,對他來說,事業勝過家庭,這種類型的男生在談戀愛的時候考慮最多的還是對方是否能當好一個妻子,能不能幫助我的事業進步,就像曉彤說的,充滿了權衡利弊的感覺。

我們不否定阿明到底有沒有權衡利弊,但是任何一段感情走向婚姻一定都會權衡利弊。因為愛,因為責任,因為善良,因為合適……難道只有考慮現實因素才算權衡麼?不見得。

結婚12年,卻過了10年“喪偶式”婚姻,時間真是最大的敵人

婚後,在整個家庭角色中,曉彤將自己侷限在妻子和母親的定位上,毫無疑問,她是個好母親,也是個好妻子,支持丈夫的夢想,盡力做好後勤工作,可是這樣做沒有換來丈夫的體貼關愛,她開始懷疑,懷疑自己,也懷疑對方。

而阿明就是個直男,他的心中腦中只有工作,連個出軌都沒有,這讓曉彤更加不滿,自己的婚姻變成了喪偶婚姻。

她開始吵,想用爭吵的方式逼對方看到自己的需求,她追,阿明就跑,再追,阿明在跑,兩人就這麼你追我跑了這麼多年。

阿明在這個家庭中完全是個局外人。

既沒有當個好丈夫,也沒有當個好爸爸,想必也沒有做一個好兒子。

結婚12年,卻過了10年“喪偶式”婚姻,時間真是最大的敵人

角色定位幾乎沒有,他適應不了婚後角色的變化,不明白家庭的意義,又看到妻子跟婚前變得不一樣,他不理解。

於是他開始逃,漸漸不著家,無法平衡家庭和事業的關係,乾脆一門心思躲在工作中,什麼都不管。

阿明可能是個好領導,好老師,但決不是一個好丈夫,好爸爸。

而曉彤又期望阿明成為好丈夫,好爸爸,可惜他不懂,沒人教他,兩人又溝通不起來,找不到出路又一意孤行把所有的路都堵死。

創造愛

婚姻可以不用因愛而發生,但一定會因為不斷創造愛而變得長久。

結婚12年,卻過了10年“喪偶式”婚姻,時間真是最大的敵人

阿明和曉彤兩人都需要做出改變,改變自己的角色定位,改變兩人的溝通方式。

首先,就定位而言,曉彤要讓阿明漸漸明白家庭夫妻到底意味著什麼,自己該怎麼去做才能適應角色的轉變。

曉彤可以試著讓阿明照顧孩子,做點家務,從小事做起,體驗當妻子和母親的感受,體會當丈夫和父親時的感受。

其次,溝通能夠解決大部分夫妻間的問題,但為什麼依舊有人會離婚,會分手,那是因為溝通方式錯誤。

有時候我們就是不肯好好說話,明明一句“我很生氣”偏偏要說成“難道你看不出來我怎麼了麼?”

抱歉,有些人可能真的沒有這種共情能力。

阿明就是這樣的人,你需要什麼,心情怎麼樣,對一個理性的人來說,直接告訴會比猜來猜去更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