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國美,2個姓黃的走到了一起,誰救了誰?

拼多多&國美,2個姓黃的走到了一起,誰救了誰?

這是一次昔日家電零售霸主和年輕互聯網新貴的牽手。國美面臨的是虧損難題,急需輸血;拼多多則亟待補充家電品類以及物流、供應鏈上的短板。雙方通過股權深度綁定,同時又各取所需。

電商江湖又掀風浪。


4月19日,拼多多宣佈認購國美零售發行的2億美元可轉債,期限三年。初步轉換價為1.215港元/股,這一價格較國美4月17日的收盤價0.73港元/股,溢價達到約66.4%,作為投資方,拼多多用實打實的報價表達了看好國美。


“實際雙方談判的時間非常短,三四天左右就快速完成了。”在4月20日的國美媒體溝通會上,國美零售CFO方巍對《中國企業家》表示,基於雙方此前一年多的合作歷史,國美和拼多多對彼此已經有了系統瞭解,所以這次合作是水到渠成。


除了資本層面的操作,雙方還達成戰略合作,國美零售全量商品將上架拼多多,品牌大家電將接入拼多多“百億補貼”計劃。與此同時,國美旗下安迅物流、國美管家兩大服務平臺,將同時為拼多多提供覆蓋全國的中大件物流、倉儲及交付服務,以及包含家電維修-清洗保養-以舊換新在內的家電服務解決方案。


股價直接反映了資本市場對此次合作的看好。


美東時間週一開盤後,拼多多一度漲超13%,股價再創新高,突破50美元關口;4月20日,國美零售早盤曾高開至32.88%,收盤漲幅收窄至16.44%,0.85港元的收盤價也創下兩個多月來的新高。


可轉債具有股債雙重屬性,靈活性較強,若未來轉化為股權,則能實現雙方利益更深層的綁定。不過最終能否綁定成功,雙方留了三年“試驗期”。


對於具體的合作方式,方巍解釋稱:“現在的組合方式是資本中比較常見的一些工具,因為工具比較簡單,所以我們採用了一個可換股債券方式,可以進行自由轉股。”


國美對外合作的態度將繼續保持開放。國美零售總裁王俊洲在採訪中表示,定位“供應鏈輸出商”是國美的戰略之一,“今後我們也不排除和其他互聯網平臺合作,國美在供應鏈上的合作是完全開放的”。


不過,此次和拼多多的合作更為特殊,表象是資本合作,更重要的是雙方在形成股權聯繫後,利益一致,才能做到底層資源的對接,包括數據、運營邏輯等,才能形成更緊密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簡單來說,就是拼多多與國美的相互站隊,與不久前國美跟京東宣佈合作的邏輯不盡相同。


“在這個時間點,拼多多做出這個決策是正確的。”阿里巴巴前B2B總裁、嘉御基金創始人、董事長衛哲向《中國企業家》評價稱,“合作解決了拼多多品類供應上的很大問題,而擁有線下優勢的國美也面臨著新的困境,應該是一個雙贏的開局,但開局不代表結局,未來合作效果如何,還靠雙方團隊的磨合。”


這是一次昔日家電零售霸主和年輕互聯網新貴的牽手。國美面臨的是虧損難題,急需輸血;拼多多則亟待補充家電品類以及物流、供應鏈上的短板。雙方通過股權深度綁定,同時又各取所需。


在拼多多的歷史上,和國美的這次合作是其首次對外戰略投資項目,談判落地速度之快,也體現了拼多多對這個項目的重視程度。


那麼,拼多多與國美到底互相看中了什麼?二者牽手會在電商江湖掀起什麼樣的風浪?


拼多多&國美,2個姓黃的走到了一起,誰救了誰?

拼多多的“算盤”


對於拼多多來說,“聯姻”國美主要能解決家電品類供應,以及一部分物流、供應鏈的問題。


在強手如林的電商戰場上,拼多多靠著“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殺出多方圍剿。上市之後,拼多多用百億補貼打開了進入五環的大門,但想要在五環內扎穩腳步,僅憑“低價”策略是遠遠不夠的,品牌升級和全品類的擴張都需要加速推進。


拼多多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拼多多的活躍買家年均消費金額為1720元,這一數字距離淘寶天貓、京東還有一段可觀的提升空間。當用戶增長天花板將近,想要提高營收,只能通過提高客單價來實現,如果低客單價長期得不到提升,也意味著難以達到健康的財務模型。


國美的出現,恰好給了拼多多提升客單價的機會。


國美是國內最大的家電零售連鎖企業之一,能將大部分家電品牌帶入拼多多,讓後者在高客單價的家電品類上,可以共享國美的供應鏈能力。


事實上,拼多多與國美的合作由來已久,雙方團隊也早有試探。自2018年起,國美就入駐了拼多多,今年3月底,拼多多還與國美聯合推出“超級品牌日”活動,覆蓋了家電數碼、個護美妝、日用百貨等近10個品類6000多款精選產品。


此次合作達成後,國美的產品將全量上線拼多多,不僅能給拼多多提供一定的品牌背書,還能緩解其過去在品牌“二選一”上受到的牽制。


花2億美元,拼多多打的還有破解物流難題的“算盤”。


過去5年,由於成長過於高速,拼多多在物流領域佈局缺失,導致物流成為拼多多的軟肋。與國美達成合作後,國美旗下安迅物流、國美管家兩大服務平臺,將成為拼多多物流和家電後服務提供商。


王俊洲介紹,作為一家擁有30多年曆史的零售企業,國美在全國有數百個倉儲中心、數萬名物流配送人員、完整的售後服務保障體系,以及2600多家門店作為前置倉,構成了國美全國分佈式的物流體系。


國美旗下的安迅物流主要提供中大件物流配送,公開資料顯示,安迅物流的運營網絡覆蓋全國,在全國已擁有2186個倉庫,倉儲面積300萬平方米,城市覆蓋率達92%,擁有幹線550多個,支線760多個,可做到4萬餘個鄉鎮無盲區服務。


快遞專家趙小敏向《中國企業家》分析稱:“國美在線下渠道非常紮實,上門安裝維修也是由國美率先在全國提出來的,因此在安迅物流的中大件物流及後服務能力上,國美能為拼多多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目前,儘管全國四分之一的快遞包裹量都是由拼多多貢獻的,但百億級的訂單裡,大部分都是面向C端的中小件。


“在C端中小件方面,安迅物流能提供的幫助有限,我們預期拼多多接下來還會在物流戰略上有所動作,但時間已經不多了,拼多多需要加快速度。”趙小敏說。


京東有自建物流,阿里有菜鳥聯盟,近期還有傳言阿里將入股韻達。反觀拼多多,此前其在物流領域的佈局幾乎完全空白,包裹主要和第三方快遞合作,其中以阿里投資的通達係為主,另外還包括郵政及順豐。


不過,王俊洲同樣提到,在小件物流上也會涉及,國美將依託店面作為分撥中心前置倉,建立起覆蓋門店周圍3~5公里的店倉型物流體系,可實現商品的極速達。小件物流也是國美未來計劃進一步發展和加強的業務。這對拼多多來說,也是一個誘人的信號。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美依託門店建立起了社群運營能力,共建社群超15萬,觸達4500多萬用戶,轉化率在30%以上。基於社群和國美管家服務平臺,國美還具備“入戶到家”、安裝及維修的後服務能力。


“(社群運營能力)這是所有互聯網企業希望能具備的,將它與拼多多的流量相結合,我認為未來會有很強的增長空間和想象空間。”王俊洲說。


拼多多戰略副總裁九鼎表示,此次合作後,平臺將在商品採購、消費補貼、物流配送、客服售後等方面與國美建立深度對接,探索跨界合作的新模式、新方法,助力地面零售實現數字化轉型。


對於“後疫情時代”的消費前景,九鼎表示,隨著社會秩序的恢復,相信消費市場會加快回暖。“下一步,平臺將繼續在商家端實行‘0佣金’和‘0平臺服務年費’政策,培育壯大在線新經濟、新消費。”


拼多多&國美,2個姓黃的走到了一起,誰救了誰?

國美的“渴望”


對國美而言,此次合作最看中的自然是拼多多的近6億用戶與交易流量。


王俊洲表示,國美未來零售主要包括到店、到家、到網(APP)和社群四個模型,和拼多多的合作,將彌補國美在線上的能力,國美本身在到店、到家、社群的能力就很強,雙方是一個強互補的做法,共同提升零售的效率。


“拼多多平臺現已匯聚5.85億年活躍買家和400多萬活躍商戶,是近幾年互聯網中成長速度最快的平臺。另外,拼多多在三至六線市場的發展成果突出,而國美這幾年也在深耕下沉市場,希望雙方在這點上能形成優勢互補。”王俊洲分析。


近年來,在互聯網電商份額的擠壓之下,國美的日子並不好過。國美零售2019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集團實現營收594.83億元,同比下滑7.57%;淨利潤虧損25.9億元,同比大幅收窄。


拼多多用戶的購買力,有數據做支撐。2018年國美在拼多多官方店鋪的訂單量一直突飛猛進,在拼多多微波爐、洗衣機、電視、手機等多個家電數碼單品中奪得過銷量冠軍,是平臺新品上架最快、銷量增速最高的店鋪之一。這是國美看到的,拼多多能帶來的線上潛力。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佈的《2019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2019年,京東以22.39%的佔比成為中國家電零售渠道當之無愧的霸主,領先第二名蘇寧4.3個百分點,天貓則以11.72%的佔比名列第三,國美以4.88%家電渠道的佔比位列第四。


曾幾何時,國美是家電零售市場當之無愧的霸主,其創始人黃光裕更是三次坐上中國首富的寶座。2008年,國美集團年營收超過1100億元,而當年阿里巴巴和百度的營收都只有30億元。


不過,電商來勢兇猛,即便國美轉型線上不算晚,但傳統零售的基因仍讓其步伐緩慢。2012年,京東宣佈“所有大家電保證比國美、蘇寧連鎖店便宜至少10%以上”,成功從傳統家電零售連鎖巨頭蘇寧、國美的手中,搶下一片天地。


如今,蘇寧站隊阿里、國美擁抱拼多多,他們又以另一種形式向京東重新發起進攻。目前京東在家電領域份額最多,又是以電商自營產品為主,國美和拼多多的合作,或許會對京東產生較大威脅。


為了從電商領域摸索出一條路來,國美也在逐漸從電商平臺借力。2018年入駐拼多多品牌館、開設旗艦店,前不久還入駐京東,以“店中店”的形式,希望從更大的流量入口中,來獲取交易轉化。


如今,傳統家電零售業態邊界已被打破,線上和線下的融合發展成為必然趨勢。王俊洲表示,疫情期間,國美看到,國美利用社群營銷、直播、秒殺、拼團等新型消費模式,均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這說明國美門店所構成的龐大的社群,通過網格化的運營管理,具有極強的增長性和未來的競爭價值。而拼多多上的流量大部分是交易性的,大家在共同探索新消費的模型,即線上和線下之間的融合模型。可能未來會有一種新的形態、新的形式,我覺得這個會對整個零售有一個很積極的推動和變化。”王俊洲說。


王俊洲認為,和拼多多合作後,利用拼多多的精準數據,發揮國美的供應鏈優勢,可以更好地實現人與商品精準匹配,形成更高效的零售效率,迭代出更高效的零售能力。方巍表示,“雙方也成立了專項小組,針對數據的打通進行了專項對接。”


對拼多多來說,和國美的合作讓其在電商“三國殺”中又增加了一個重要的籌碼,未來的競爭只會更加激烈。


不過,小編認為,國美和拼多多的合作,對電商行業未來格局的影響效果有限,“總的電商行業格局不會變化太大,家電只是綜合品類的其中一個而已,拼多多現在更多是在‘補課’。”


(本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拼多多&國美,2個姓黃的走到了一起,誰救了誰?

拼多多&國美,2個姓黃的走到了一起,誰救了誰?

拼多多&國美,2個姓黃的走到了一起,誰救了誰?

感謝大家的瀏覽閱讀,有股權問題的企業家歡迎諮詢,(股權激勵,股權分配,合夥,頂層設計,股權融資,股權眾籌等)專業的事給專業的人來做,此工具包需要的企業傢俬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