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牛市、反彈都靠5只股票,美股危矣

來源:曹澤熙

高盛:兩極分化嚴重,美股危矣

美股的“反彈”全仰仗前五大公司,這樣的‘反彈’能持久嗎?

在經歷了3月的極度恐慌之後,哪怕全球疫情持續擴散、哪怕歐美復工仍沒有確定的時間線,美股在4月似乎逐步穩定下來,甚至走入了技術性牛市。

可是,高盛發現,美股的兩極分化之嚴重,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而這,可能正在給美股埋下一個定時炸彈。

前所未有的動盪中,美股TOP 5成避風港

標普500指數較2月高峰迴落17%,但成份股的中位數跌幅卻多達28%。

根據高盛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師David Kostin團隊的報告,如今,標普500指數前五大市值公司:微軟、蘋果、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Facebook的市值總和已經佔到了標普500總市值的22%,這是前所未有的情況。

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前夕,當時的五大巨頭:微軟、通用電氣、思科、英特爾和沃爾瑪的市值總和尚不及標普500指數總市值的19%。

高盛:牛市、反彈都靠5只股票,美股危矣

此外,在疫情發生之前,五大巨頭的盈利能力顯著高於其他上市公司。依照去年四季度的財報信息,如果去掉五大巨頭的盈利,那麼標普500的利潤實際上是零增長。

今年2月,高盛稱:

標普500中1%的公司EPS增長了16%,而除去這五家公司,標普500的盈利增速就是零增長。這意味著超大市值公司的盈利能力不斷強化,而中小市值公司的盈利能力在削弱。

不可否認的是,除了五大科技企業之外的美國上市公司,大多處於掙扎之中。

羅素2000指數公司在四季度的盈利大幅下降7%,而這一指數主要反映的就是小市值上市公司的表現。小市值公司一方面營收增長趨緩,另一方面不得不應對不斷上升的工資和其他成本。

市場過分集中,或是暴跌先兆

在華爾街,市值過度集中在大型上市企業通常被視作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這往往意味著,投資者傾向於把錢投向規模更大、壟斷性更高的企業,而對危機抵禦能力相對較弱、盈利能力受市場影響更大以及數量更多的中小上市公司則難以得到投資者的青睞。

美股的集中化的現象,過去出現在1990年和2008年的衰退之前、互聯網泡沫出現之際、以及2011年和2016年的經濟走下坡期間。在最近一波的股價反彈中,領漲股始終是在疫情爆發之前即表現出色的大型股和財務良好的個股。

換言之,從歷史上來看,美股市值集中化的出現,往往是股市大幅下跌的前兆。

高盛還觀察到:

標普500指數股票三個月收益率之間的最高點和最低點的差距已經達到40%,幾乎是十年平均值(23%)的兩倍。

高盛:牛市、反彈都靠5只股票,美股危矣

奇怪的是,儘管平均股票相關性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但仍發生了市場分裂,這種動態通常會減少收益分散。

能夠解釋這一現象的一種觀點是,價格的極端波動和除了十大股票之外的幾乎所有股票關聯性更高,因為除了這些“超級企業”之外,其他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受到市場波動的衝擊,其財務狀況也不如標普500前十大公司穩健。

此外,當市場遭遇拋售狂潮時,部分股票跌幅不大,獲得了“投資者避險港灣”的稱號;如今,這些股票在全市場反彈中表現也優於其他股票。高盛觀察到,這樣的股票中,依然是大市值公司多於小市值公司。

當2月和3月市場遭遇前所未有的動盪之時,投資者把錢轉向了那些擁有強勁資產負債表的大市值科技公司,以及其他被視作“避險天堂”的公司。這些公司在3月下旬市場開始反彈時,又充當了衝鋒者的角色。

僅僅依靠五大公司,美股反彈能支撐多久?

Kostin稱:

很多市場參與者,甚至包括我們高盛自己,都懷有疑問,為什麼在近一個世紀來的最大經濟衝擊中,標普500指數只比歷史高點下挫了17%。

但是,當我們來看標普500的中位數時,就會發現,其實現在的中位數已經比歷史高點下降了28%,而不是17%。

也就是說,如果不看前五大或者前十大上市公司的表現,標普500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其實比指數顯示的更差。

換個角度來看,標普500前五大市值的公司在市場暴跌之前已經佔了整個指數18%的市值,由於在拋售潮中這些公司相對損失較小、反彈更為迅速,這讓它們的市值在標普500指數總市值中的佔比急劇攀升至22%。

在高盛看來,這足以警告投資者。

第一個警告:

我們在一月份認為,前五名股票的盈利能力和估值表明,它們可以避免2000年頂尖股票的命運。但是,隨著市場集中度進一步上升,這五大公司要想全身而退,就越困難。

現在標普500指數的上漲,實際上沒有廣泛的基礎,換言之,如果標普500指數上漲只能歸功於這五家公司,那麼這五大公司最終也難以有一個好的結局。

但是,Kostin更擔憂的是,不論市場環境如何,如果一直只是靠這些大市值公司來支撐標普500指數的話,那人們就需要擔憂逐漸變窄的市場廣度了。

所謂市場廣度(market breadth),是一種技術分析方法,通過分析上漲股票數量與下跌股票數量的差額來判斷未來市場走勢。

當市場廣度為正時,表明上漲股票數量大於下跌股票數量,市場處於多頭環境;當市場廣度為負時,表明下跌股票數量多於上漲股票數量,市場處於空頭環境。

通過分析市場廣度可以消除指數由少數幾隻大盤股漲跌影響而出現波動的假象,更能全面反映整個市場參與者的空頭或多頭狀態。

高盛於是給出第二個警告:

過去我們所看到的那種市場廣度急劇下降,通常預示著市場大幅縮水。

不只是在互聯網泡沫時期,市場廣度收窄的現象也發生在1990年和2008年的經濟衰退以及2011年和2016年的經濟放緩之前。

最後,高盛還安慰那些買了小盤股的投資者們,從過去40年的歷史來看,在熊市和重要的回調中,最先從中爬起來的都是小盤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