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後還要每天兩包煙,半年後老人就醫發現是口腔癌


“口腔潰瘍”後還要每天兩包煙,半年後老人就醫發現是口腔癌


口腔潰瘍,不少人都會有的一個症狀,但有些口腔潰瘍,其實是癌症的前兆。近日,株洲市中心醫院為一名80歲的老人實施了口腔癌根治手術,而老人在半年前發現舌頭上有米粒大小的潰瘍時,還以為只是普通的口腔潰瘍。

據介紹,皮爹爹家住株洲市荷塘區,半年前,他發現自己的舌頭上有個米粒大小的“潰瘍”,有痛感,平時說話吃飯的時候痛感會加重。這個小潰瘍折磨得他實在受不了了,便來到當地衛生院就診,當地醫院為他開了些中藥服用,但無太大的效果。今年三月份,他又到醫院開了藥服用,疼痛並沒有緩解,反而出現舌頭腫脹,“潰瘍面”擴大情況。

近幾個月來,皮爹爹的舌頭疼痛越來越嚴重,茶飯不思,夜不能寐。老人實在無法忍受了,於是來到了株洲市中心醫院口腔科門診就診。

當中心醫院口腔科主任馬壯看到皮爹爹的舌頭時,多年的臨床經驗告訴他,這很有可能是“舌癌”!於是馬上安排老人住院檢查治療。


“口腔潰瘍”後還要每天兩包煙,半年後老人就醫發現是口腔癌


經過病理切片檢查,皮爹爹最終被確診為“舌高分化鱗狀細胞癌”。目前針對“舌癌”的治療,仍以手術的徹底切除治療為主,就是將長有腫瘤的部分舌頭擴大切除,然後從人體其他部位取一塊帶有血管的皮瓣,利用顯微吻合技術重新再造一個“舌頭”,以恢復術後形態及語言功能。

但是高齡老人的身體能否耐受這麼大的手術?而且老人還有20多年的“帕金森氏病”病史。在跟皮爹爹家屬詳細講解手術方案、風險以及看了相關手術圖片後,家屬們猶豫了,擔心老人家受不了。

但為了尊重老人的選擇,家屬還是將病情告知了皮爹爹,出乎意料的是,他堅決要求手術治療。

為了保證老人圍手術期的安全,馬壯主任為病人制定了詳細的治療計劃,並請到心內科、呼吸內科、麻醉科、神經內科、重症醫學科等多學科專家會診協作,確保老人術前、術中、術後的安全。

日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皮爹爹順利地完成了口腔癌根治手術,並且度過了術後的危險期,帶著“重生”的舌頭順利出院了。

馬壯主任介紹,口腔癌是發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的總稱,包括舌癌、頰粘膜癌、牙齦癌、軟硬顎癌、頜骨癌、口底癌、口咽癌、涎腺癌、唇癌和上頜竇癌以及發生於顏面部皮膚黏膜的癌症等。其中,以舌癌發病率最高,其次為頰黏膜癌及牙齦癌,以40~60歲為發病高峰,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口腔癌的發生可能與長期嗜好檳榔、煙、酒,口腔衛生差,異物長期刺激,微量元素攝入不足等因素有關。

馬主任介紹,在接診的口腔癌患者中,多數患者都存在長期嚼食檳榔、吸菸、飲酒的習慣。特別是嚼檳榔,反覆刺激口腔,可導致口腔粘膜纖維性變,如不注意就可能發展為口腔癌。而皮爹爹不嚼檳榔,但是煙癮很大,每天要抽兩包煙,且在其出現口腔潰瘍的情況下並沒有停止吸菸。

醫生提醒,口腔黏膜白斑與增生性紅斑常是一種癌前病變。如果口腔“潰瘍”超過二週未痊癒,建議到醫院口腔科做檢查,以排除癌前病變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