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被害死之時,為什麼10萬岳家軍會袖手旁觀?

岳家軍是岳飛一手建立的勁旅,有十萬之眾,是南宋軍隊中的王牌之師,打得金兵丟盔棄甲,聞風喪膽。金人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之語。然而,就這樣一支由岳飛一手建立的軍隊,在岳飛被害的時候,竟然袖手旁觀。那麼,10萬岳家軍為什麼就不起兵反抗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歷史真相。

岳飛被害死之時,為什麼10萬岳家軍會袖手旁觀?

靖康之恥後,各地起義軍風起雲湧,就在此時岳飛也帶著自己的一幫兄弟豎起了抗金的大旗,由於岳飛驍勇善戰,打了自己名號,各地起義軍紛紛前來投奔,再加上南宋朝廷撥隸的士兵,就這樣建立了一支有10萬之眾的岳家軍。岳家軍至少有十二統制“軍”:背嵬軍、前軍、右軍、中軍、左軍、後軍、遊奕軍、踏白軍、選鋒軍、勝捷軍、破敵軍、水軍。岳家軍軍種類繁多,這完全就是一個集團軍,相互配合,軍紀嚴明,在猛將岳飛的帶領下,所向披靡。

岳飛被害死之時,為什麼10萬岳家軍會袖手旁觀?

1142年,大奸臣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逮捕了岳飛、長子岳雲以及大將張憲,隨後一同遇害。在岳飛被害死之時,按理說自己一手建立的岳家軍應該表示一些,援救岳飛等人才對,然而他們卻選擇了袖手旁觀,他們如此這樣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一是忠君愛國思想的影響。岳家軍雖然叫岳家軍,當時並非是岳飛的私人軍隊,他們都是南宋朝廷的軍隊,並且岳飛以忠君愛國的思想教育自己的部下,不允許自己的部下為了自己而反抗朝廷。

岳飛被害死之時,為什麼10萬岳家軍會袖手旁觀?

二是人員構成繁雜,各懷心思。岳家軍聽起來是岳飛的軍隊,但是他的人員構成十分繁雜。岳家軍的構成主要有有四個方面,第一是跟隨岳飛從北方來到江南的前東京留守司的士卒,才是真正的岳家軍的老班底,但是這些老人的人數不足兩千,而且長期戰爭中真正存活下來的就更少了;軍賊戰敗而並與岳家軍者;各地官軍而陸續被岳飛歸併者;遊寇戰敗而被岳家軍俘虜者。在這四個方面的軍隊構成中,後三方面則構成了岳家軍大軍的主要組成。比如,楊么戰敗後,岳飛精選了楊么步卒併入本軍。這使得岳飛大軍擴充到10萬人以上,楊么併入岳家軍有五六萬人之眾,遠超過岳家軍在剿滅楊么前的大軍數。

岳飛被害死之時,為什麼10萬岳家軍會袖手旁觀?

像這樣一支成分複雜的軍隊,各軍將領更是派系林立,岳飛在的時候,憑藉自己的威望令各軍一心抗金,但是在他被抓後,樹倒猢猻散,除了一些岳家軍的老人外,其他人都各尋出路,群龍無首,成為了一盤散沙。

三是對南宋朝廷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岳飛及其部下深受忠君愛國思想的影響,他們認為自己一心為國殺敵,沒有反叛之心,天日昭昭,相信南宋朝廷不會汙衊自己,會將事情查清楚,還自己清白。然而,宋高宗趙構和姦臣秦檜早就動了殺心,雖沒有證據,就以“莫須有”的罪名直接將岳飛、岳雲等人給殺了,令眾人措不及防。

四是朝廷的手段。實際上,岳飛在岳家軍中的嫡系也就是自己兒子岳雲的部隊和張憲的部隊。秦檜在抓岳飛的時候,將岳飛的長子岳雲以及四中張憲也給一起抓了,隨後又將岳飛的嫡系部隊給派往各地分化,使他們難以有所作為。

岳飛被害死之時,為什麼10萬岳家軍會袖手旁觀?

在岳飛遇害後,南宋小朝廷又進一步防止岳家軍作亂,不僅大量更換岳家軍的將領,而且岳家軍中嶽飛的幕僚等嫡系人物直接被削職發配,而大將牛皋更是被毒死了。

總之,在岳飛遇害之時,宋高宗趙構與大奸臣秦檜狼狽為奸,早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採取調防、發配、處死等手段,將岳家軍分化瓦解。在這樣如此縝密的陰謀,沒有人能夠逃脫,即使所向披靡的嶽元帥被處死就像捏死一隻螞蟻而已,更何況其他人呢?即使岳家軍中有人有想法,也無可奈何,只是飛蛾撲火而已!

岳飛被害死之時,為什麼10萬岳家軍會袖手旁觀?

秦檜之所以不能夠致手握重兵的岳飛於死地,就是抓住了岳飛忠君愛國的弱點。奸臣太無恥了,南宋自毀長城,天作孽猶可活,人作孽不可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