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改革落地 呈深V走勢 科創板個股下挫明顯 二者有何不同?

創業板改革落地 呈深V走勢 科創板個股下挫明顯 二者有何不同?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姜鑫4月27日晚間,醞釀中的創業板改革落地,證監會就科創板改革系列監管細則徵求意見。

4月28日早盤,三大股指低開低走,隨後又集體上揚,走出深V行情。券商板塊領漲,深市各大指數表現強勢,科創板個股下挫明顯。

截至午間收盤,萬得全A微漲0.08%,上證指數、深成指數分別上漲0.11%、0.79%。值得注意的是,創業板指低開下挫後反彈明顯,跌幅不斷收窄,截至午間收盤微漲1.29%。科創50指數、深證100指數下挫後翻紅。

值得注意的是,在早盤低開行情中,券商板塊表現搶眼,領漲各板塊,華鑫股份、南京證券、越秀金控、中信建投、中銀證券等個股漲幅均超3%。

國盛證券研報稱,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是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及提升資本市場功能的重要安排,有利於提升活躍度。從券商的角度來看,將貢獻投行增量業績,投行項目能力較強的大券商和中小企業項目儲備豐富的中小券商,將充分受益。

數據顯示,科創板從2019年7月推出至今,IPO發行規模已經接近1200億元,2020年初至今,科創板IPO規模超過340億元,佔同期A股IPO規模比重為37%。由於效率提升,創業板實行註冊制後,預計後續企業速度將加快,每上市募集1000億資金,按照5%-6%的平均承銷費率,對券商營收貢獻在1.5%左右(以2019年營收來看)。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作為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的科創板在創業板改革正式邁步後,早盤跌幅明顯,不少個股下挫明顯,隨後反彈,截至午間收盤,科創板僅16只個股上漲,48只個股跌幅超過5%。

相比於科創板,創業板在定位上存在不同。科創板定義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創業板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科創板更具有精品特點,而創業板定義更為寬泛,兩者各具特色。從已有IPO申報統計情況來看,Wind統計顯示的擬申報創業板上市的公司數量超過700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在創業板上市規則的徵求意見稿中,除了針對發行人的不同,區分為一般企業、紅籌企業和特殊股權結構企業外,還有針對性地設置了不同指標要求。以一般企業的要求為例,分別設置了三個市值與財務指標組合的標準:(1)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5000萬元;(2)預計市值不低於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1億元;(3)預計市值不低於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3億元。發行人必須滿足相應標準中的至少一項,新的發行要求更具靈活性,更有利於不同特徵企業實現融資。

退市指標方面,新增了交易類指標,“連續20個交易日市值低於5億元”,成交量、股東人數方面與科創板規定保持一致。財務類指標方面,將“淨利潤連續虧損”指標改為“扣非淨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一個億”的複合指標,並將退市觸發年限統一為兩年,及時淘汰既無盈利能力又缺乏收入的空殼公司,以實現從快出清。

在投資者參與上,與科創板相比,創業板參與門檻更低降低:對新入場者增設准入條件,同時保持存量投資者適當性要求不變。對於存量投資者,在簽署新的風險揭示書後可繼續參與創業板交易;而對於增量投資者,考慮到此類投資者尚未有過創業板投資經驗,因而新增“資產10萬元、交易經驗2年”的適當性要求,不過與科創板對個人投資者“資產50萬元、交易經驗2年”的要求相比,參與改革後創業板的要求有所降低,適當擴大可參與投資者範圍有助於進一步支持創業板的定位,為市場提供更多的流動性。

華泰證券策略團隊發佈研報稱,對於現有板塊的估值影響,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後,新股漲跌幅限制放寬,有望改善創業板股票流動性。長期可投標的隨擴容逐漸增加,標的稀缺性下降,A股或將出現估值分化,殼價值回落。因此,短期關注券商、A股創投、新股映射或參股、擬分拆上市A股標的,在創業板註冊制正式推出前後估值有望提升;長期關注藍籌、創藍籌、新興產業領航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