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熱賣蘋果”的聯想……

原創作者:晁連生


隨筆:“熱賣蘋果”的聯想……

有感於山西省榮軍醫院援鄂醫療隊出征儀式上送蘋果的情節,當夜我與宮翠娥老師合作寫了一首《沉甸甸的蘋果——獻給援鄂醫療隊的白衣戰士》的朗誦詩,發至醫療隊群裡後收穫了一把把激動的淚水,發揮了詩歌應有的價值。

也許受到“正反饋”的激勵,這首詩的PDF格式的文字版、海報版、微信單誦音頻版與男女合誦版及視頻版相繼在微信朋友圈、喜馬拉雅、騰訊視頻、美篇、全民K歌等平臺相繼上線,得到了眾多親友的點贊與轉發分享,還有許多誦者的熱心“再誦”。

有個朋友調侃我,為何要如此“熱賣蘋果”呢?這一調侃,把我心中還很不確定、也很模糊的一個意識,提溜了出來,我想了想,就跟著思路把腦子裡的一些“東西”梳理了一下——

這個東西應該是個小小心願,小小心願(不自覺地套用了一句歌詞):能不能讓蘋果作為中華新文化——除了平安夜,國人凡是送行寄託“平安、惦念、囑託”等情誼時的象徵之物?

古人送行用“柳”寓“留”,用“蝠”寓“福”(經歷了新冠疫情才知道蝙蝠那麼不堪)……說到“平安”,只有打碎什麼東西后說一句“歲歲平安”聊以自慰或他慰,但總不能送行時也專門打碎一個物件吧?!花瓶也是古人寄託平安的物件,但總不能送行時送一個不易攜帶還易碎的東西吧?!中國的重大節日幾乎都與吃有關,那就用“甜圪盈盈”的蘋果作為送行時寄託平安心願的象徵物吧!

隨筆:“熱賣蘋果”的聯想……

高拂危樓低拂塵,灞橋攀折一何頻。思量曲是無情樹,不解迎人只送人。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蘋果古而有之,三千年前的戰國時代就有記載,為何沒有形成中國用蘋果送別的文化呢?對不起,叫做蘋果之名,是元代或明代以後的事了。唐之後出現了“頻婆果”的名稱,是佛經音譯的結果。一字之差,顯然是蘋果名稱的一個過渡。唐及之前叫“柰”,發音“奈”,形大而長;小而圓者叫“林檎(音“禽”)”,日語中就仍把蘋果寫作“林檎”。它實際上應該就是今日的小沙果、花紅,太原家叫小果子:小而澀者叫“梣(音禽或陳)”,“梣”應該是白蠟樹,此樹的果實極小,顯然不是蘋果,究竟古籍中記載的“梣”為何物?我還沒有考證清楚。

隨筆:“熱賣蘋果”的聯想……

原汁原味的平安夜是沒有用蘋果寄託平安一說的,儘管上帝的伊甸園裡就有蘋果。它是真正的中西文化的交融之物,也讓聖誕節變了味,誰讓中國文化那麼具有包容性與改造力呢!誰讓國人那麼喜歡“諧音”的寓意呢!當然義和團文化與紅衛兵文化等暴戾文化除外。既然蘋果寄託平安的文化已借平安夜紮根並可能開枝散葉,何不讓這樣的詩歌借抗疫情之勢作為她的催化劑呢!?看新聞,不但山西榮軍醫院援鄂醫療隊出征儀式上送了蘋果,許多醫院也如此。幾天前,一位果農還拉了一車蘋果捐贈給了武漢的一線醫護人員。

隨筆:“熱賣蘋果”的聯想……

山西省榮軍醫院援鄂醫療隊出征儀式

用蘋果在中國也是有“根”的,因為蘋果起源說中有一說就是起源於中國新疆天山的野果林,有一棵600年樹齡的老祖宗樹至今仍然結果,正是熱點的絲綢之路為蘋果的傳播盡了大力,自豪感滿滿吧!?不過我們也不能由此而盲目自信,因為現代意義上的人工栽培蘋果開始於伊朗,我國優良品種的蘋果引進,應該感謝十九世紀到達山東蓬萊的美國傳教士們所秉持的上帝使命與進駐青島的德國人,還有日俄戰爭後在營口熊嶽的日本人。你若有機會去吃老祖宗樹的蘋果,我敢保證,你一定會馬上吐在地上,讓果化作秋泥更護果。是不是讓我們想到了“四大發明”的“原始版”輸出與“升級版”的傳入?蘋果的歷史是不是也是我們反省中國文化的一個視角呢?

隨筆:“熱賣蘋果”的聯想……

煙臺蘋果

讓送蘋果寄託平安的詩歌,作為中華新文化進一步形成的催化劑,也有點使命的味道吧?

有使命,人生就有味道。不是麼?!

隨筆:“熱賣蘋果”的聯想……

拉扯得遠了!送大家一顆《沉甸甸的蘋果》(視頻版),比音頻版更有味道。請“吃果果”後轉發分享、推薦誦讀、當作“食材”,讓你的人生更“有味道”!

彼此送這樣的精神“蘋果”,我們都會收穫更多的“蘋果”。

祝福我們彼此的平安幸福!

隨筆:“熱賣蘋果”的聯想……

作者介紹

隨筆:“熱賣蘋果”的聯想……

晁連生,男,68歲,字不息,號龍行天下、思行天下,高校退休心理學教師;曾任多家高校、研究院所、商協學會、企業與學校的客座、榮譽院長、榮譽會長、榮譽校長、顧問等,多為虛職;追求知行合一的企業文化與品牌策劃人,平面設計涉水者,“太原市城市形象宣傳與策劃功臣”榮譽獲得者,曾助力服務對象獲省市級國家級榮譽,自己也就禿子跟著月亮走,沾點光;亦是一位文學愛好者、習作者,追求以動情為創作的起點,以借景借事深度、廣度思考開掘,知識含量大為特色,以契合時代脈搏,讓作品真正發揮現實價值為終點,但已多年未有作品在“正規”媒介問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