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一湖安澜 护一江碧水——岳阳市开展洞庭清波专项行动纪实

  通讯员 刘敏文 毛直姿 严尚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燕娟

  4月24日,岳阳市城区的东风湖里,碧波荡漾,野鸭成群。

  东风湖与洞庭湖水脉相连。半年前,这里还是黑臭水肆虐,如今臭味不见了,水变清了,环境变好了,市民散步也有了好去处。

  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近年来,岳阳市委始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下大力抓好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工作。

  市委强力部署,市纪委监委迅速跟进落实,持续聚焦洞庭湖环保突出问题。去年9月以来,市纪委监委大力推进“洞庭清波”专项行动,为“守护好一江碧水”提供坚强保障。

  扛牢责任,再次吹响攻坚冲锋号

  “八百里洞庭我的家叻,日从家里出呃,月在家中挂叻……”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首《八百里洞庭我的家》唱响大江南北,道出湖湘人民对生态环境的美好向往。

  去年9月,省纪委印发《“洞庭清波”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对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方案》明确由省纪委监委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和岳阳、常德、益阳市纪委监委为责任单位,并建立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专项行动。

  岳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王一鸥,市委副书记、市长李爱武靠前指挥,强调“要扛牢绿色发展责任,强力推进'洞庭清波'专项行动,进一步擦亮'生态岳阳'的靓丽名片”。

  市纪委监委迅速行动、周密部署,再一次吹响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冲锋号。建立专项行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岳阳市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岳阳市较大及一般环境问题(事故)责任追究办法》等文件,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3张清单,建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责任体系闭环。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林彰良第一时间带队开展洞庭湖生态整治工作调研,要求各部门向纵深推进洞庭湖治理的“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用实际行动守护好一江碧水。

  在全市“洞庭清波”专项行动推进会上,市“洞庭清波”联席办向各县市区和市直相关责任单位下发了任务清单,明确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水、船舶污染、水源地污染、黑臭水体、非法采砂与码头、侵占洲滩与湿地退化、重点片区治理、扬尘污染等10个领域的重点内容。

  一场动真格、严查处的战役在全市各地全面打响。

  持续发力,推动整治工作纵深开展

  曾经为市民所诟病的东风湖,因生产生活污水排放不规范等问题,致使黑臭水肆虐。2017年以来,岳阳市开展了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取得较好效果。但由于东风湖水污染问题积弊较深,治理仍有一定难度。

  去年起,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岳阳市把“洞庭清波”整治纳入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行动中。检查组进一步发现,东风湖黑臭水治理,上湖完成了90%,但中湖和下湖只完成75%。

  于是,市纪委监委决定将包括东风湖在内的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分为11个课题,每个课题由一名班子成员带队,历时3个月,行程上万公里,形成11份调研报告,梳理出问题清单163个。在全市党政负责干部大会上,市纪委监委将问题清单和调研报告一起,向各行业部门和县市区进行督办。

  目前,各方面整改工作扎实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防治、非法采砂、污水管网治理、生活垃圾等问题均得到较好治理。其中,东风湖已建成17公里污水管网,全面实现环湖雨污分流;完成了“长江大保护”工程中的首个固化场,外运淤泥58万立方米,创造了“长江大保护”已实施工程中的最高纪录。

  久久为功,为绿色发展提供纪律保障

  “真没想到,前几天还是杂草丛生的臭水塘,这么快就大变样了。”去年10月,岳阳市纪委监委对岳阳县筻口镇西冲水库实地督查时,该村村民发出惊叹。

  在这之前,省纪委监委督查组在对该水库检查时指出,有生猪养殖场废水污染西冲水库和周边农田的问题,并将问题移交给岳阳市纪委监委,要求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市纪委监委迅速启动整改程序,短短5天时间,杂草、垃圾都清理干净了,水变清了,养殖场粪污入沼气池的管网防渗治理也完成了。这一高效举措,在当地广受群众好评。

  今年3月,市纪委监委又成立2个监督检查组,通过明查暗访的方式,对全市范围内2019年12月31日前应完成的“洞庭清波”专项行动61个整改任务进行了一次“回头看”。

  “此次监督检查结束后,将统一汇总情况,并通报抽查情况,查处一批不作为、慢作为的典型案例,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纪律保障。”林彰良表示。

本文转载自"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FB7KNRGR0537A5Y9.html",文中观点并不代表本号观点。本号尊重原创版权,如有冒犯,请私信立即删除。同时欢迎各类投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