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起步後,從小V到大V到底要跨越哪幾道坎?老編輯這就告訴你!

編者:

4月15日,我參加了見解傳媒組織的自媒體聚會!

會場上,杜子建老師和他的同事們分享了他們對頭條自媒體發展的認識和看法!

現在將我的感悟和觀點分享給大家!

從零起步後,從小V到大V到底要跨越哪幾道坎?老編輯這就告訴你!

頭條號的運營,並非一帆風順!想要成長為大V,道路並不平坦!

頭條號的成長,並非一帆風順!

從0到1,步履維艱,無數小白每天都在漲粉的焦慮中度過!

再從1到100,成長路上有太多難題,需要你去一一破解……

終於,有一天,你的粉絲達到1萬!是不是可以吐一口氣了……

可是,未來還有10萬,100萬,甚至1000萬粉的目標等著你!

只能再次起航!

這就意味著你要從一個剛剛經歷戰火洗禮的稚嫩小戰士,向更殘酷、更廣闊的戰場邁進!

從零起步後,從小V到大V到底要跨越哪幾道坎?老編輯這就告訴你!

你,才是頭條!這是對每一個自媒體人的激勵!希望大家,以此共勉!

如何從1萬粉絲的小V成長為10萬、100萬粉絲的大V,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一、要重新定義你的內容:真正要學會駕馭文字,讓內容有競爭力,讓內容成為你玩轉頭條的利器。粉絲運營、流量運營、IP打造、商業變現都是圍繞你的內容產生!

二、要拿未來五到十年的標準來打造你的自媒體:做自媒體要看清未來發展趨勢,既要埋頭做事,也要抬頭看趨勢變化。關乎自媒體未來無非三點: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技術創新指明方向,產品創新提供發展核動力,模式創新提供價值變現通道。

三、要有為你的頭條號提供持續續航的能力!決定續航能力的關鍵因素是:內容的修正及持續生產能力、社群的精細化運營能力、除了時間成本之外的資金投放能力,以及你的商業變現能力,在這個環節,尤其考驗你的產品和服務的品質,和你的供應鏈整合能力。

所以說,做一個很牛的能掙錢的大V不容易!朋友們,仍需努力!

再延伸一步:大的方向定了!下來具體該如何操作?

一、粉絲運營:本質是建立信任,通過全媒體內容進行多渠道粉絲轉化,轉化的核心是從弱關係到強關係;

二、流量運營:流量運營與粉絲運營相伴相生,粉絲運營產生流量彙集和分發,反之,流量的轉化又是粉絲經濟的核心;

三、IP打造:IP是基本點,粉絲運營和流量運營,都要緊密圍繞IP進行路徑設計,一個好的IP可以累積數千萬甚至上億的粉絲,一個差的IP也會讓你的粉絲一夜之間離你而去。一句話,IP就是你的人格標籤,所以說修煉自己,完善自己,做一個有誠信、有誠心、有愛心,又有乾貨有幽默感有趣味的IP非常重要;

四、商業轉化:

所有商業路徑的轉化和變現都是依託粉絲運營、流量運營、IP打造就行你的商業模式構建的,前者是打地基,後者是蓋高樓!其中變現是考驗商業轉化的指標和績效。

成為大V的過程中,需要補充的若干知識點:

一、頭條推薦機制解讀:很多朋友總在問,為什麼我的文章閱讀量低?結合高手的回答,我係統總結了下:頭條是通過計算點擊率來判斷你的文章是否值得推薦!所以寫文章的時候關鍵詞很重要。具體來講,推薦機制基於兩點:1、標題本身的關鍵詞是否命中了推薦標籤;2、文章的標題能否引起用戶打開。首批推送內容後,如果用戶的閱讀量多,後批次的推薦量就多;反之則少!

二、“IP”的通俗解讀:IP是我,IP也是你;IP是內容源,IP也是影響力;IP既要有親近感,IP也要有辨識度;IP要人格化,IP也要擬人化;IP不是單向發展的,IP是多向強互動的;IP既要傳播的深度,IP也要覆蓋的廣度;IP既要粉絲的規模,IP也要粉絲的轉化率;IP既要看社群潛力,IP也要看衍生能力;IP既要打造爆款,IP也要系列化輸出;IP既要路人轉粉,IP也要商業衍生;IP既要滾動產出,IP也要商業變現;IP既要內生長,IP也要跨界整合;IP既要產品化,IP也要產業鏈化。IP很複雜,IP也很簡單。做最好的自己,不斷進化,你就是最牛的IP。

三、自媒體領域如何誕生新物種:顛覆式創新、跨界打劫,推動行業變革,最終產生新物種!進一步的解讀就是,我們可以將自媒體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去解決某些垂直細分行業的痛點和難點!這些在微博、微信時代都有成功案例,我們相信在頭條的平臺上也會有這樣新業態出現!比如頭條新電商(智能電商)、頭條新傳播(智能推薦)、頭條新社交(智能社交),這裡,每一個領域都能誕生出無數新物種!這,考驗你的創新力!

結語:

做好頭條自媒體,必須做到:

勇敢的試錯——追逐創新紅利!

科學的試錯——追逐成本最低!

(備註:這句話來源於見解傳媒活動現場的精彩分享!送給身邊的自媒體朋友們,共勉!)

從零起步後,從小V到大V到底要跨越哪幾道坎?老編輯這就告訴你!

頭條運營我們都在摸索,唯有克服萬難!繼續努力,方能有所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