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1000多家房地產企業跨界養豬,能否攪動產業格局?

驚!1000多家房地產企業跨界養豬,能否攪動產業格局?

這幾天養豬行業最火的話題是什麼?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前幾天由中國畜牧業協會主辦,中國畜牧業高質量發展論壇暨首屆生豬產業峰會上,養豬行業的頭部企業悉數到場,在這次會議上,眾多大咖提到了資本養豬、外行養豬的話題,尤其是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更是透露:“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僅從房地產過來跨界養豬的企業就超過1000家”,數字之大,著實讓人震驚。

驚!1000多家房地產企業跨界養豬,能否攪動產業格局?

那麼,究竟是哪些房地產企業在投資養豬?房地產企業投資養豬的目的是什麼?對養豬行業會帶來哪些影響?

1 哪些房地產企業在投資養豬?進展如何?

劉永好說過去一年多有1000多家房地產企業養豬,這裡面的企業肯定是大小不一的,並且大部分都是沒有對外宣傳公佈的,但其實從上個豬週期開始,就有房地產企業開始投資養豬,我們看幾個代表企業的進展情況。

一是萬達,可以說是房地產投資養豬的元老了,早在2014年,萬達就宣佈要在貴州投資10億元,養30萬頭豬,用來幫助當地群眾脫貧,但是2016年宣佈放棄,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的理由是養豬投資太大,但是利潤太低。

二是恆大,王健林放棄後,許家印跟上了,2016年,恆大宣佈要投資3億元,在貴州援建110多個養豬農牧基地,但同樣我們沒有看到後續報道。

到了2018年5月,碧桂園發佈

“養豬事業部負責人”招聘信息,要求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當年6月,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只是和萬達、恆大前輩們一樣,碧桂園養豬目前也沒有看到相關後續報道。

目前來看,在養豬事業上最為執著的應該是萬科了,今年3月份,萬科成立食品事業部,佈局生豬養殖,5月,通過社交媒體發佈豬場 " 招募令 ",7月,萬科收購利津華育養豬有限公司,萬科集團合夥人兼食品事業部首席合夥人譚華傑出任環山集團(利津華育曾是環山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董事長,可以說是動作不斷。

2 房地產企業轉型養豬的原因?

在經濟大循環的背景下,房地產企業的轉型其實是必然趨勢,那麼,其轉型養豬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結合上面談到的這些企業,豬場動力網認為主要原因有5點。

一是養豬利潤高

,2018年以來,非洲豬瘟重創中國養豬業,各大養豬巨頭們也都賺的盆滿缽滿。今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營收391.65億元,淨利潤209.88億元,利潤率高達53.6%,反觀萬科,前三季度營收2414.91億元,淨利198.63億元,利潤率僅為8.2%,僅為牧原的15.3%。資本逐利,地產大佬們又專門和土地打交道,自然想到了建豬場、賺大錢。

第二個原因是經歷了非瘟之後,養豬行業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國家為了保證糧食安全、豬肉安全,前所未有地支持規模化養殖、集約化養殖,保證豬肉供應,那麼問題來了,規模化、集約化需要什麼?資本!房地產企業有什麼?同樣是資本!是資本讓他們看到了入局的機會。

第三個原因,不要忘了地產大佬們的看家本領——拿地。去年9月份,自然資源部在“關於保障生豬養殖用地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明確指出,生豬養殖用地作為設施農用地,按農用地管理,不需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增加附屬設施用地規模,取消15畝上限規定,保障生豬養殖生產的廢棄物處理等設施用地需要。鼓勵利用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安排生豬養殖生產……

看到沒有,是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養豬用地便宜還好拿,拿了總不會錯吧?

第四個原因就是扶貧,萬達2014年養豬,恆大2016年養豬,當初其目的都是為了扶貧,對大公司來說,扶貧是社會責任感強的表現。

第五個原因最為現實,地產商有賣豬肉的渠道!萬科成立食品事業部,主營業務包括養豬、蔬菜種植和企業餐飲,碧桂園旗下有專供自家業主的生鮮蔬菜,2019年超市開店1300家,如此多的超市,對豬肉的需求肯定是很大的,有銷售渠道,能滿足業主需求,順便還能賺點錢,何樂而不為呢?

3 如何看待房地產企業養豬?

俗話說,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但是,很多人認為,在經濟多元化的背景下,只要有錢,無所謂專業不專業。沒人,可以招,還可以挖;沒場,可以建,還可以租;沒技術,可以學,還可以找專業的人來……那麼,房地產大佬們的養豬會是怎樣的結果?又會對行業新格局產生怎樣的影響?

首先,地產大佬們還是低估了養豬的難度。按理說,這些大佬們要錢有錢,要資源有資源,養豬還不簡單!確實,目前養豬要求投入大,但絕對不是有錢就能養好豬。在非瘟常態化的影響之下,養豬行業的疾病越來越複雜,技術和理念更新越來越快,專業人士想養好都不容易,何況外來者。

還有,不要被這兩年的高豬價所迷惑,在正常年份中,養豬行業的盈利週期其實非常之長,利潤點其實也很低。我們知道,像劉永好、秦英林、溫志芬這些真正的養豬富豪們,哪個不是在豬場裡面勤勤懇懇、精耕細作、風風雨雨幾十年打拼過來的。試著想一想,讓這些房地產大佬,常年品嚐暴利的甜頭,身旁都是一夜造富的神話,你要他們真正走進豬場去養豬?也真是難為他們了。

總之,對房地產企業進軍養豬行業的現象,我們還是要和以前一樣,更多的還是要關注和觀察,相信他們的誠意,但更要看他們養豬的恆心和毅力

對於產業的影響,豬場動力網認為,資本的投入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養豬行業的變革,生豬產能的穩定性會得到一定提升,有助於解決豬週期的波動問題。

最後在借用劉永好當年在評價網易養豬時所說的一句話:最時尚的人都去養豬了,這下可就改變了人們對養豬的人的看法,而且,連IT界的精英人士也養豬,恰恰說明畜牧行業是有潛力有前途的。

您的在看,是我們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