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哭了,好害怕她被悶到”“她成功解鎖了趴睡”

01.

4月16日,一個三個月大的寶寶因為趴睡而猝死,讓人心痛,也引起了很多父母的討論。

“孩子不哭了,好害怕她被悶到”“她成功解鎖了趴睡”

這個寶媽加入了一個“嬰兒趴睡訓練群”,她聽從群裡育兒指導師的建議操作,在聊天記錄中可以發現,孩子曾被憋悶得大哭。

“孩子不哭了,好害怕她被悶到”“她成功解鎖了趴睡”

而這位寶媽看到孩子大哭後,沒有第一時間抱起孩子進行撫慰,反而向群裡求助,問:“老師在嗎?這個哭聲是不是要去幫她翻過來呢?”

群裡有人回答:“我老師說不是大哭不干預。”

等了一會,寶媽說:“我在門口著急,我怕她悶到呀。”

“孩子不哭了,好害怕她被悶到”“她成功解鎖了趴睡”

即便自己都已經擔心了,就幾步之遙,為什麼不去看孩子,而在跟群裡聊天呢?

有人回答她:“不會不會。”

還有人說:“她解鎖了。”

“孩子不哭了,好害怕她被悶到”“她成功解鎖了趴睡”

又等了一會,寶媽開始急了:“嘴唇變紫了,怎麼辦?我女兒死了,從剛才到現在已經快一個小時,我剛剛要叫她吃奶才發現。”

“孩子不哭了,好害怕她被悶到”“她成功解鎖了趴睡”

作為一個孩子的母親,看到這裡真的氣到胸悶,孩子在一個多小時的求助時間裡,是多麼的痛苦和無助,如果這位媽媽能去看一下孩子,孩子也不會丟失性命呀。

“孩子不哭了,好害怕她被悶到”“她成功解鎖了趴睡”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寶寶在向媽媽呼救,媽媽卻在群聊。

而在這個媽媽的身上,我們不僅看到了愚蠢,還看到了盲從,對孩子的哭聲缺失自己的獨立判斷,卻企圖通過網友的分析,來做要不要去抱孩子的決定。

“孩子不哭了,好害怕她被悶到”“她成功解鎖了趴睡”

這個“訓練嬰兒睡眠”的課程肯定有問題,但我們今天就先來分析一下這位媽媽的問題。

在我看來,媽媽的獨立思維和判斷最重要,也是能帶給孩子最直接影響的人。

在《烏合之眾》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生活中的一些跟風行為,說到底就是“盲從心理”,很多人缺乏理智的判斷,依賴於權威的數據和別人的行為,用想象力來判斷事情真相,以模仿他人來保持內心的安全感。

缺失對事物獨立判斷的盲從,才是這起悲劇的開始。

02.

我姐跟我講過她帶孩子的真實經歷。

孩子一歲的時候,她想上班,就請婆婆幫忙帶孩子,婆婆卻帶著孩子回了老家。

“孩子不哭了,好害怕她被悶到”“她成功解鎖了趴睡”

過了半個月,我姐回家看孩子,卻看到婆婆拿自己嘴裡嚼過的菜,想要餵給孩子吃。

她趕緊將孩子抱過來,婆婆卻說:“孩子沒長牙,大人咀嚼過的菜喂孩子很正常,我那兩個兒子也都是這樣喂大的,不是長得很壯實。”

這個時候,旁邊有兩個鄰居老太太,也說:“沒事的,孩子都是這樣喂大的。”

我姐將信將疑,晚上諮詢了一下當醫生的同學,同學聽說後,堅決讓她阻止這個行為,並讓她帶孩子去檢查一下口腔。

第二天,我姐帶孩子檢查後才發現,孩子嘴裡長了一些小潰瘍,她這才明白,為什麼孩子總是容易愛哭,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回去後,我姐跟婆婆深度溝通了一下,讓婆婆知道這樣的方法是錯誤的,並教給她正確的方法,婆婆這次接受了她的建議。

“孩子不哭了,好害怕她被悶到”“她成功解鎖了趴睡”

在生活中,一個人獨立的判斷太重要了,當你人云亦云的時候,有可能會讓自己陷入困境而不自知。

宮崎駿曾說:

“不要輕易地去依賴一個人,它會成為你的習慣,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學會獨立行走,它會讓你走得更加舒坦。”

面對一些看似權威的建議,我們也需要有獨立的判斷,才能儘量避免錯誤的產生。

03.

還記得《哈佛女孩劉亦婷》這本書嗎?

劉亦婷通過努力考入哈佛大學後,她的媽媽寫了一本書叫《哈佛女孩劉亦婷》,書中列舉了自己培養孩子的一些方法,其中有一個“捏冰一分鐘”。

“孩子不哭了,好害怕她被悶到”“她成功解鎖了趴睡”

她讓女兒捏冰一分鐘,來鍛鍊女兒的意志力,劉亦婷說能體會到很多針扎手心的感覺,但能讓自己變得有毅力。很多父母看到這個這一段話,也紛紛讓孩子去捏冰。

直到有個家長自己捏過之後才體會到,這個“捏冰”並不適合每一個孩子,尤其是溫度突然的變化,反而會孩子身體不好,從那之後,大家才慢慢放下了這個“捏冰一分鐘”的堅持。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問題,敢於質疑,才能讓自己擁有獨立的思維。

近年來,一些父母聽信“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觀點,孩子3歲,就想讓他熟讀唐詩三百首,五歲就能學會加減乘除。

“孩子不哭了,好害怕她被悶到”“她成功解鎖了趴睡”

甚至更有一部分家長,在孩子剛出生,就開始給孩子上早教課,以為可以讓孩子早一步贏得人生。

殊不知,你連孩子到底喜歡什麼都不清楚,真的能給孩子找到正確的起跑線嗎?

該醒醒了!

育人先育己,想讓孩子變得優秀,父母要先變得善於學習,而不是盲目聽從一些所謂“專家”意見。

願這樣的悲劇不再發生,也祝福所有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