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創新金融模式助力小微發展

導讀:

北京金控集團正在構建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全市統一的供應鏈金融公共服務平臺,為參與主體提供信息在線共享、企業在線融資、非標資產在線交易等服務

《中國金融》|創新金融模式助力小微發展

作者|北京金控小微公司課題組

文章|《中國金融》2020年第7期

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本和源,小微企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穩增長、擴就業、促創新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加大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力度,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普惠性,是金融業支持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重要體現,是緩解人民日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和金融供給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矛盾的必然要求。

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普惠金融發展,多次強調加強普惠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運用財政金融手段提高小微企業融資獲得率、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近年來,在多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國普惠金融體系初具雛形,但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貴、慢的問題仍然存在,普惠金融體系在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覆蓋率、便捷性、可得性等方面,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科技手段運用不充分。雖然銀行近些年一直在努力拓展小微企業客戶,但主要是爭奪頭部優質小微企業,這部分小微企業數量僅佔小微企業總數的10%,剩餘90%的小微企業仍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冷熱不均”的問題較為突出,規模效應不顯著。如何精準識別出剩餘90%客戶中的可貸客戶,需要科技賦能,促進金融科技與小微信貸相結合,提高信息獲取的充分性、有效性、及時性,擴大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覆蓋面,改進小微金融服務供給質量和效率。

現有金融手段未能形成合力。小微企業融資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僅僅依靠單一機構,無法提供可持續的融資支持,需要銀行、證券、保險、金融中介及資產管理等機構共同合作。例如,在企業設立初期,主要需要股權融資服務,穩定發展後會產生債權融資和其他金融服務需求。具體到債權融資,銀行在審批前,需要擔保公司前置擔保,發生風險後,又需要資產管理公司介入處置。但是現有的金融服務供給仍是單一化、碎片化的,尚未形成有效合力。

支持政策傳導不暢通。

為了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各級政府部門都出臺了相應的扶持政策,但是不同的政策發佈和申報渠道分佈在不同網站,小微企業受到資源和渠道限制,可能關注不到相關信息,往往錯失項目和資金申報機會,導致政策的有效性無法充分發揮。

(責任編輯 賈瑛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