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 ?堅毅逆行?——吉林市昌邑區站前司法所長 孟玉珠


抗擊疫情 ?堅毅逆行?——吉林市昌邑區站前司法所長 孟玉珠

上級一聲令下,全體到崗上班,這正值大年初三,破天荒有史以來的上班日。緣由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沒有硝煙的戰役——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戰。

生命重於泰山,防控就是責任

孟玉珠作為一名所長,不僅要統籌安排,也要身體力行。考慮到所內人員,有的兒女尚小、家有年邁父母;有的返鄉過年無法及時返回;有的生病無法衝到第一線。種種情況下,孟玉珠挺身而出,帶領所內兩名人員,積極投身到疫情戰役中。

首先,對所有管控的三類特殊群體:社區矯正人員、社區戒毒康復人員、安置幫教人員進行電話排查,調查其是否居住在本市自己家中,是否接觸過疫情區,並且對以上人員建立微信群,每天按時彙報其本人以及家屬是否有發熱情況。直至武漢封城,疫情變得更加嚴峻。

除了管控群體外,我們增加了對轄區居民進行電話入戶排查。每打一戶電話,我們同時宣傳防控知識:“少出門、少聚眾、出門戴口罩、常洗手、多運動”,問詢是否接觸過疫情區人員,有疑似病例及時報告。大多數的居民能夠理解,個別居民不理解的態度冷漠生硬。還有一些空掛戶、出租戶無法得到及時聯繫,我們便安排上門入戶排查。疫情的突然發生,工作人員的消毒用品和口罩同樣急缺,我們自己解決了口罩問題。在空曠無人的街道上,每天在社區樓裡循環往復著排查工作。


抗擊疫情 ?堅毅逆行?——吉林市昌邑區站前司法所長 孟玉珠

疫情當下,穩定才能壓倒一切

為了排查得更加徹底,從輸入口切斷傳染源。在火車站、汽車站設立了下車人員排查登記,如若在吉林市沒有固定住所,一律隔離十四天或者實施勸返。

2月21日,輪到孟玉珠與另外一個社區工作人員值班,早上8點多從杭州到吉林,有一位78歲高齡的杭州老大爺下車。經過登記排查得知,他在吉林並沒有落腳之處,溝通讓其在旅店隔離十四天,但是並沒有得到同意。在調解的過程中,老人沒有十分理解,並聲稱自己沒有發燒等症狀。孟玉珠注意到老人下車之時,並沒有佩戴口罩,便為老人購買了口罩。同時,工作人員為老人準備了午飯。經過一天的溝通,老人沒有了開始的抗拒與不滿,最後,在我們的努力下,勸返成功,老人登上了21:35開往北京的火車,從吉林到北京折返杭州。這位老人誇讚了吉林市防控工作的嚴謹與周密,並認可了排查勸返的必要性。


抗擊疫情 ?堅毅逆行?——吉林市昌邑區站前司法所長 孟玉珠

普及疫情知識,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孟玉珠作為基層工作者,每天要與人民群眾打交道。孟玉珠深刻地知道只有安穩住民心,提高民眾的疫情防控意識,瞭解普及疫情知識,才能眾志成城,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在疫情期間,通過電話、廣播、板報、條幅、圖片進行宣傳,張貼告知民書,發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健康科普手冊》等,對各類群體進行宣傳和講解,利用社區對接律師,諮詢答疑解惑在疫情期間關於復工復產的工資待遇和勞動合同問題。這些都涉及到民生,是人民群體關注的大問題。同時,讓廣大居民瞭解疫情知識,引導居民“不信謠、不傳謠”,切實有效地加強群眾對疫情防控的信心。

廣泛的宣傳得到了有效效果,市內聚餐出門的人數明顯降低,出入人員均佩戴口罩,人員接觸距離超過一米遠,大家自覺做到了勤洗手、不圍觀、不聚眾、不傳謠。

特殊群體的防疫工作不可忽視

特殊群體的管控工作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由於特殊群體的不穩定性,在疫情期間更要加強重視。

3月18日,孟玉珠與吉林市昌邑區政法委、站前派出所民警、社區幹部一起去往吉林省女子監獄接一名已入獄四年即將在疫情期間出獄的法輪功頑固分子。在出獄之前,孟玉珠積極與她的家屬擔保人進行電話溝通,並囑託她的兒子配合做好出獄後的思想擔保工作。他的擔保人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支持並予以了保證。與監獄工作人員溝通後,瞭解到該人四年期間的改造情況。該人悔罪的態度不深刻,頑固不化,並強烈要求在出獄後與兒子到現居住地一起生活。孟玉珠又與該人的現居住地的司法所和社區進行了進一步的溝通,最後達成了協議,由現居住地的社區進行管理和監督。最後擔保人非常滿意,並保證做好母親的擔保工作,順利度過重點安置幫教期。

在基層崗位已有近二十年,孟玉珠仍然熱愛著這份深入基層的工作。經過這場疫情,使孟玉珠更加明白基層工作者的重要性。與人民溝通,為群眾做事。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是疫情還未結束,孟玉珠會繼續堅守在崗位上盡職盡責,對特殊群體和轄區居民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