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語文最後模擬考試(含答案)

2019年中考語文最後模擬考試(含答案)

考生注意:1.本試卷共27道小題。

2.本學科考試時量150分鐘,滿分150分。

一、積累與運用(共26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字形和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祈禱(qí) 吞噬(shí) 澄清 告磬 怏怏不樂

B.熾熱(chì) 懲罰(chéng) 妥貼 粗拙 婦儒皆知

C.澎湃(bài) 羸弱(yíng) 殉職 和藹 大相徑庭

D.菜畦(qí) 倜儻(tǎng) 絮說 針灸 莫名其妙

2.下列加點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世人激賞蘇東坡的文采之美,更讚歎他豁達的心胸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他的這一人生境界在《定風波》中表現得淋漓盡致。途中遇雨,觸動了他敏感的心靈,仕途多舛、宦海沉浮,與眼前這場猝不及防的山雨何其相似,但蘇軾一樣等量齊觀。

A.激賞 B.淋漓盡致 C.猝不及防 D.等量齊觀

3.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

A.要想真正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堅持鄉村振興戰略是有效方法之一。

B.各級領導幹部要主動適應信息化要求,強化互聯網思維,善於運用和學習互聯網。

C.閱讀對一個人精神世界所產生的影響非常重要,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

D.《大江大河》刻畫了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以宋運輝、雷東寶等人為代表的先行者們在變革浪潮中不斷探索和突圍的故事。

4.下列句子順序排列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①我卻說,人之初性本愚。

②中國古代有人之初性惡性善之爭。

③不讀書的人無法理解讀書人的幸福就像足不出戶者無法理解環球旅行者或者登月人的心情。

④凡書籍所記錄、所研究的範圍,所涉及的東西,他都可以到達,都可以擁有。

⑤既然書總結了人類的一切財富,總結了做人的經驗,那麼讀書就決定了一個人的視野、知識、才能、氣質。

⑥只是後來靠讀書才解疑釋惑,慢慢開啟智慧。

A.②①⑥④③⑤ B.②①③⑥⑤④

C.⑤③⑥④①② D.⑤②①③⑥④

5.下列關於傳統文化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俗話說“春分秋分,晝夜平分”,其中的“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為每年公曆3月21日左右,這一天晝夜時間均等。春分之後,北半球各地晝漸長夜漸短,南半球各地夜漸長晝漸短。

B.未及時迎客說“失迎”,他人送己說“留步”,初次見面用“久仰”,好久不見用“久違”。

C.黃髮、二八、弱冠、而立、不惑是按照年齡從小到大排列的。

D.清明節一般在公曆4月5日左右,主要習俗是掃墓祭祖、踏青郊遊等。清明節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日子,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節日。

6.綜合運用(共6分)

“天下國家”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個人和國家的命運是息息相關的。關心祖國的命運,讚美祖國的山河,熱愛祖國的文化……這些都是愛國情懷的表現。

(1)【激發心志】

家國情懷是詩歌常見的主題。下列詩句中不能體現家國情懷的一項是(2分)

A.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B.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詩經·秦風》)

C.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辛棄疾的《太常引》)

D.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柳永《雨霖鈴》)

(2)【啟發心智】

歌詠祖國大好河山,讚頌愛國曆史人物,傳承祖國文化,抒發個人報國之志。深沉的愛國主義、濃厚的家國情懷,早已融入民族心,鑄就民族魂。請你把這副愛國主題的對聯補充完整。(2分)

承前啟後__________皆秀麗下聯:__________華夏兒女更風流

(3)【陶冶心靈】

在愛國主題的班會上,英子同學演唱完歌手張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國心》後,曉麗同學接著朗誦光未然的《黃河頌》,假如你是主持人,請設計一段串詞。(要求:銜接自然,緊扣主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詩文默寫填空(共5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論語十二章》)

(2)《次北固山下》一詩中借時序交替的自然現象蘊含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望嶽》中表現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對名著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西遊記》中一借芭蕉扇被騙後,沙僧、豬八戒和唐僧三人就是否“西行”展開討論,沙僧認為“進退兩難”,深為取經前途擔憂,八戒想“揀無火處走”,其一貫散夥的想法再次復燃;唐僧“只欲往有經處走”,取經決心堅定不移。

B.前蘇聯著名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身殘志堅,不懈奮鬥寫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鼓舞了一代代人;現代文學巨匠魯迅在《朝花夕拾》這-回憶性散文集中既有溫情和童趣,也有對人情世故的洞察。

C.《格列佛遊記》中大人國裡有一種奇特的風俗,即國王用繩上跳舞的方法來選拔官員;《水滸傳》中高俅因會蹴鞠受皇帝器重。

D.《童年》中幼小的阿廖沙就體會了人間的痛苦和醜惡,但困境中存有溫情,小茨岡總是用胳膊擋住外祖父的鞭子;外祖母總是處處護著他,如一盞明燈照亮阿廖沙敏感而孤獨的心。

9.《水滸傳》中林沖是作者花了很多筆墨塑造的人物,有人說林沖的被逼上梁山是偶然的,有人認為是必然的,對此,你有何看法?理由是什麼?(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共54分)

(一)古詩文閱讀(共20分)

江 村①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註釋】①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夏,詩人杜甫在朋友的資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蓋了一間草堂,在飽經戰亂之苦後,生活暫時得到了安寧,妻子兒女同聚一處,重新獲得了天倫之樂。這首詩正作於這期間。

10.下列對這首詩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首聯中的“抱”字用了比喻的手法,概括了草堂周圍的環境,一彎清流繞宅而過,傳達出詩人與周圍自然山水的融合無間,體現了詩人的自適和愜意。

B.頷聯“自去自來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兩“自”字,兩“相”字,當句自對;“去”“來”與“親”“近”又上下句為對。自對而又互對,讀起來輕快流暢。

C.頸聯捕捉到生活中最普通的畫面,傳達出一種普遍的親情的溫暖和生活的閒適美好。

D.中間兩聯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從景物和人事兩個方面展開描寫,幽雅的環境和閒適的人物活動相互映襯,寫足了江村幽事。

E.尾聯歡快愉悅,說明作者的心頭已經不再有生活的陰霾,完全沒有了悲苦之調,再也不願去迎接那些紛擾和喧囂。

11.有評論說“幽”字是全詩的詩眼,請結合詩句作具體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眭誇,趙郡高邑人也。誇少有大度,不拘小節。耽志書傳,未曾以世務經心。好飲酒,浩然物表。年二十遭父喪,須鬢致白,每一悲哭,聞者為之流涕。高尚不仕,寄情丘壑。同郡李順願與之交,誇拒而不許。

少與崔浩為莫逆之交。浩為司徒,奏徵其為中郎,辭疾不赴。州郡逼遣,不得已,入京都。與浩相見,延留數日,惟飲酒談敘平生,不及世利。浩後遂投詔書於誇懷,亦不開口。誇曰:“桃簡①,卿已為司徒,何足以此勞國士也。吾便於此將別。”浩慮誇即還,時乘一騾,更無兼騎,浩乃以誇騾內之廄中,冀相維縶②。誇遂託鄉人輸租者,謬為御車,乃得出關。浩知而嘆曰:“眭誇獨行士,本不應以小職辱之。又使其人杖策復路,吾當何辭以謝也。”

經年,送誇本騾,兼遺以所乘馬,為書謝之。誇更不受其騾馬,亦不復書。及浩誅,為之素服,受鄉人弔唁,經一時乃止。嘆曰:“崔公既死,誰能更容眭誇!”遂作《朋友篇》,辭義為時人所稱。

(選自《魏書·逸士傳》卷七十八》)

【注】①桃簡:崔浩小名。②維縶:約束,挽留。

12.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2分)

A.誇拒而不許 安陵君其許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B.奏徵其為中郎,辭疾不赴 未嘗稍降辭色(《送東陽馬生序》)

C.送誇本騾,兼遺以所乘馬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出師表》)

D.遂作《朋友篇》 屬予作文以寄之(《岳陽樓記》)

13.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2分)

A.誇拒而不許 康肅笑而遣之(《賣油翁》)

B.聞者為之流涕 公將鼓之(《曹劌論戰》)

C.受鄉人弔唁,經一時乃止 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

D.本不應以小職辱之 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記》)

14.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3分)

及浩誅,為之素服,受鄉人弔唁,經一時乃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請找出文中直接寫眭誇“有大度,不拘小節”的語句。簡要概括眭誇另外還具有怎樣的性格特徵。(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說明文閱讀(共8分)

漫談古代的書信

①現在大家把“書信”當作一個複合詞來用,而古代“書”和“信”是有區別的,“書”指信件;“信”指使者,即傳達信件之人。漢樂府《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請母親謝絕縣令派來的媒人:“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詩句中的“信”,指的就是來說媒的使者。“信”的這一意義,常見於漢魏六朝的文獻,不能誤解為後來興起的“書信”。但在《晉書》內,“書”和“信”已經結合成詞,唐人詩亦多見“書信”,而且有了單以“信”指函札、信件的用法。如王昌齡《寄穆侍御出幽州》中“莫道薊門書信少,雁飛猶得到衡陽”等句,便以“書信”連言。可見“信”的函札之義雖系後起,但時間並不很晚。而以“書”指信件的古義,一直沿用至今。寫“惠書奉悉”,作為“收到來信”的文言,是很常見的。

②書信重在實用,以陳述為主,論事、抒情、寫景等,無所不宜。作為一種獨立的文體,有悠久的傳統。《文心雕龍》中說:“詳總書體,本在盡言。所以做鬱陶,託風采;故宜條暢以任氣,優柔以懌懷,文明從容,亦心聲之獻酬也。”可見寫信貴在敞開懷抱,盡所欲言。古代許多流傳眾口的名篇,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直抒己見,發洩憤悒之情,全都酣暢淋漓,毫無掩飾,不愧為顯示心聲之作,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史料價值,成為寶貴的文化遺產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③書信在長期寫作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套約定俗成的格式。像上下款的稱呼,因人而異;開頭結尾的致敬祝頌之辭,有許多習用語;抬頭、空格等,也有通行的行款。

④書信大致可以分為給長輩的、給平輩的、給晚輩的三種。上款寫受信人,下款寫作書人,中間敘正文,三種書信均同,為明清以來常見的格式。但漢魏六朝的書札,卻都先寫自己的姓名,後列受信人。《報任安書》的開頭“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少卿足下......”,就是這樣。“太史公”,官名;“牛馬走”,為司馬遷自冰之訊;再拜,表示行禮;足下,為對任少卿的敬詞。這種先署己名的格式,直到近代仍有人沿用,不過不像先寫受信人上款的那樣普遍。

⑤給長輩寫信,上款當然不具名,舊時在稱呼之下要加“大人”,後面還得有敬辭和領起正文的習用語,如對父親,一般上款都寫“父親大人膝下,敬稟者”,末尾寫“敬請福安”和“男某某叩稟”的下款。從前向長輩言事,要措辭恭敬,書信行文,相應地有許多講究。以給老師寫信為例,上款“大人”下的敬詞,多用“座下”“道席”等。正文之前,可以“敬惟”領頭,表示問候。下面接寫正文,敘述事情,就是一種常見的格式。老師為傳道授業之人,故稱“道履”(“履”指起居行止,實際是說身體);弟子要侍奉老師,所以沒見老師的面說“違侍”或“失侍”;“高山仰止”,亦多以表示想念老師。書信用語之須切合雙方的關係和身份,於此可見。

⑥朋友之間通信,或稱仁兄,或稱先生,視關係親疏而定。稱呼下面的敬辭,一般用“閣下”“執事”等。“足下”在戰國時多用於稱君主,後來成為書信中的普通敬辭,習慣用於比較親近或年輕的朋友。

⑦給晚輩子侄寫信,比較隨便,往往於開頭直呼其名,書“某兒見字”,末尾問好與否,也不一定。若致函後進或世交晚輩,則與一般朋友通信無大區別。

(選自《古代禮制風俗漫談·四》,有刪改)

16.下列說法與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項是(2分)

A.古代“書”和“信”是有區別的,“書”指信件;“信”指使者,即傳達信件之人。但在《晉書》內,“書”和“信”已經結合成詞,唐人詩亦多見“書信”。

B.書信重在實用,兼有陳述為主,論事、抒情、寫景等。古代許多眾口流傳的名篇,都是顯示心聲之作,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史料價值。

C.上款寫受信人,下款寫作書人,中間敘正文,為明清以來常見的書信格式。但漢魏六朝的書札,卻都先寫自己的姓名,後列受信人。

D.給長輩寫信,上款不具名,後面還得有敬辭和領起正文的習用語。如給老師寫信,上款可用“大人”“座下”“敬惟”等。

1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本文以古代的書信為說明對象,按邏輯順序介紹了“書信”一詞含義的演變、書信的內容和書信格式、措辭的相關知識。

B.第①段主要採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介紹了“書”“信”含義的演變。

C.第②段採用了引用和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條理清晰地說明了寫信貴在敞開懷抱,盡所欲言,顯示心聲。

D.第⑥段加點詞“一般”體現了說明文用語的準確性,表示絕大多數時候的情況,不能省略。

18.請你根據上文有關的知識,結合下面的鏈接材料,回答後面的問題。(4分)

【鏈接材料1】2016年年底開播的文化類綜藝節目《見字如面》,使書信又得以迴歸公眾視野。書者,所以通往來也,所以傳遠道也,所以寄情思也。我國的書信文化經過歷代的傳承和發展,大體形成了為社會廣泛認同的書信格式。雖然現實生活中,我們已經很少以書信的方式溝通,但是在公務信件往來中,尤其是撰寫邀請函的時候,書信禮儀是否得體還是很重要。一封通常意義上的書信,至少要包含以下幾個部分:稱謂語、提稱語、思慕語、正文、祝願語、署名。

【鏈接材料2】

澄宇先生夫子道席:

既接光儀,又獲手示,誨諭勤勤,感且不荊德芳返平,託致微物,尚祈哂納。世局多故,至希為國自珍。

肅此。敬頌

教安。不具。

受業毛澤東

(1)結合原文及鏈接材料,請你說說古代和現代的書信有哪些共同特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根據原文相關知識,推斷材料2中的信是寫給什麼人的,並說說你的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議論文閱讀(共8分)

做一股“清流”

①時下,清流成了一個流行語,成為人們的一種嚮往。比如不久前,電視上《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幾檔節目“火”起來,受到大家熱捧,“清流綜藝”和“清流文化”成了觀眾追求的時尚。

②文化如此,人生亦然。過清流般的生活,不失為人們的一種理想選擇。然而,一些人的生活卻過得混濁而灰暗。有的習慣於搞“假大空”那一套,特別會裝,喜歡背“臺詞”,有的還入戲很深,成了“戲精”;有的熱衷於走“虛浮誇”的路子,急功近利、心浮氣躁,處處浮在表面,時時想走捷徑;有的滿足於過“庸懶散”的日子,表現出懈怠、疲沓的樣子,工作往往乾點“意思意思”,奉行“既不出風頭,又不落後頭”;有的甚至迷戀於“邪惡醜”的法則,搞厚黑學、行潛規則,拜碼頭、結圈子,等等。

③清流生活,既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人生價值。清代學者顧炎武說:“讀書通大義,立志冠清流。”革命先驅李大釗讚歎:“社會上有一二清流學者,很得大眾的信仰。”古往今來,做一股“清流”是不少人的價值追求,活出“清流”範兒的人也備受世人尊崇。從潔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頤,到淡泊名利、留下“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的王冕;從鐵骨錚錚持正義、橫刀立馬的彭德懷,到畢生追求真理、“渾身是刺”的張愛萍等等。這一股股清流,以它的清澈、潔淨,匯入歷史的大江大河,展示出絢麗奪目的畫卷。

④清流生活,還是一種超然脫俗的氣質。活出清流樣子,就是活出一股清新之氣,言行有格調,生活有品位,陽光乾淨、超然脫俗,身上散發出與眾不同的魅力。活出清流樣子,就是活出真實的自我,說真話、道真心、做真人,多一些率真、多一點坦誠,不掩飾、不矯情。活出清流樣子,就是活出做人的骨氣,肩膀硬、腰板直,有所堅守而不隨波逐流。說到底,清流樣子就是真善美的樣子,就是做人清清爽爽、做事明明白白、做官乾乾淨淨的樣子。

⑤欲成清流之人,得正本清源。古人云:“源潔流清。”做人的本源,就是做人的本色、本真和本來。一個人的身份、崗位、職務和財富可以變,但做人的本色不變、本真不丟、本來不忘。多問問初心是什麼、初衷在哪裡,多看看當初的模樣是什麼,如今變得怎麼樣,偏了則糾一糾,歪了則正一正。源頭清,人生這潭“池水”自然也就清澈了。

⑥欲成清流之人,得胸懷大志。有大目標和大志向的人,總是不會被路邊的碎石絆倒。胸有鴻鵠之志,便有過清流生活、活出清流樣子的勇氣和毅力,有遠大志向在鼓舞,生命就會翩翩起舞。要想活出清流樣子,內心還要有強大的定力和自制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耐得住寂寞,擋得住誘惑,守得住清貧,坐得住冷板凳,不生活在別人的陰影裡,朝著既定的方向砥礪前行。________。人不一定過得富貴,但一定要活得高貴,保持一份清高,守住一份氣節,便能活出清流樣子。

⑦蓮花,以其高潔品質讓世人“獨愛”。清流如蓮,清流之人以其真善美的品格而被世人稱羨,更讓自己行穩致遠。

(選自《人民日報》)

19.下列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第①段舉《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的例子,既能吸引讀者興趣,又引出了本文的論題——清流。

B.第②段主要運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從反面具體論述了將生活過得“渾濁與黑暗”的種種表現。

C.第③段畫線的句子運用了引用論證的方法,論證了“清流生活,既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人生價值”的觀點。

D.第⑦段以蓮花作結,告訴我們做清流之人能讓自己行穩致遠的道理。

20.如果要在第⑥段的橫線上加上一個論據,下面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A.年輕時的左拉很窮,偶爾得到一個蠟燭頭,他就會高興得像過節。正是貧窮磨礪了他的意志,他終於寫成了轟動一時的《盧貢·馬加爾家族》。

B.袁枚有詩曰:“靜裡工夫見性靈,井無人汲夜泉生。蛛絲一縷分明在,不是閒身看不清。”

C.孫子臏腳,遭受迫害,卻沒有放棄,他相信自己的實力,相信自己的命運,終於等到了施展自己抱負的時候。

D.陶淵明堅守自己的理想與人格的尊嚴,保持心靈的獨立與自由,不為五斗米折腰,毅然辭官歸隱。

21.請概括本文的中心論點。文章的第⑤段和第⑥段能否調換順序?為什麼?(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記敘文閱讀(共18分)

麻雀的氣性

①校園像個池塘。下課鈴一打,學生湧到操場上玩,就是漲潮。上課鈴一打,學生回教室,校園安靜下來,如退潮。

②退潮的時候,食堂的師傅燒菜,門衛整理收發室信件,司機在車庫沖洗校車。小羅揹著他的修理箱走來走去,去修跑道的護欄,修花圃的柵欄,修領操臺的臺階。偌大一個校園,每天總有東西壞,小羅總有東西要修。任何人都可以差遣他,老師的辦公室要裝個燈泡、修個抽屜,只要對著校園空地喊一聲“小羅、小羅”,他總會小跑著來應一聲。

③其實小羅當時也已中年,但老師們大都比他年長些。後來,即便新分配來做老師的大學生也跟著叫。“小羅去做那個”,“小羅過來修這個”,小羅滿臉笑著應承,聽憑這些比他小十幾歲的老師指揮。

④小羅沒有辦公室。平時忙完了,就在自行車棚裡搭個椅子棲身。每逢週五有勞動課,高年級的學生被要求去打掃校園,包括擦自行車棚。到了車棚,就是到了校園的背陰處,老師們管教不了,幾個調皮的要去拔車棚裡自行車的氣門芯。

⑤小羅見狀,緊張地起身,像驅趕瓜田裡的猹一樣“咻咻”揮手,要把我們趕走。但學生知道他的身份,並不因為他是成年人而畏懼。帶頭的孩子撿起石頭敲著自行車棚的鐵欄杆,大家浪潮般有節奏地大叫“小羅,小羅,豬玀,豬玀”。小羅青著一張臉。

⑥我見過他一個人把一棵颱風天倒下的羅漢松從花圃拖走,我見過他用鋸子將廢棄的大塊黑板分開。但現在他對著一群半大的孩子,雙手緊握在褲兜裡,一句話也不回嘴。

⑦老師們私下議論,說小羅也精得很。說他天天把校長的自行車擦得鋥亮,說他打了木凳子木桌子送給管事的老師做籠絡,說他這不就成功地把鄉下的老婆也弄進校園做保潔了嘛。

⑧那年暮春時,我在校園的竹林裡玩。看見一隻受傷的麻雀在地上跳,雙手一攏就抓住了。一時同學們都過來圍觀。扛著修理箱經過的小羅看到,也停下來看。他瞅了一眼就斷言“養不活的”。“我一定能養活。”興頭上的我,不高興被一個修理工潑冷水。我百般撫慰麻雀的羽毛,發誓會好吃好喝對待它。回到家裡,父母幫著準備了大米又買來小米和玉米碎。但麻雀什麼都不吃。折騰數日後,它飛到書櫥底下躲藏,偶然傳出幾聲哀鳴,但任憑我在外面撒米倒水地誘惑,它怎麼也不出來。又如此幾日,等到最終被找出來時,已是一具尚有餘溫的鳥屍。

⑨回到學校,小羅見我,問:“麻雀吶?”我咬牙不響。小羅說:“麻雀氣性大,你們城裡人不懂的。”我瞪著他問,“什麼氣性不氣性?”小羅本來扛著一扇碎了玻璃的窗。這時放下窗,摸了摸我的頭。我嫌他手髒,一溜煙跑了。

過了暑假,再回校園。門衛還是門衛,食堂師傅還是食堂師傅,但卻不見了小羅。他還在放假嗎?我想問問老師。但老師們一臉茫然。我想了一想,我甚至不知道小羅的全名呢。

有一天放學,我在門衛處坐著避雨。聽到門衛在聊天,小羅的名字忽然從門衛嘴裡傳出。“那個原來修東西的羅師傅啊,他帶老婆回老家了。不來了。”“怎麼了?”“好像說幹得沒意思,不如回家種地舒坦。”

忽然想起有過這麼一個下午,我走過小羅身邊,一迭聲叫他“小羅,小羅,小羅”。他停下手裡的活,抬頭說:“你得叫我羅老師。”說完,拍了拍手上和衣襟上的灰,看著我的眼睛,“小羅,是他們才可以這樣叫的。你是小孩子,你不可以,不然就是沒規矩。”

我說:“對老師才講規矩呢。”

他說:“我和他們一樣的,也是你的老師。我在這裡工作,也就是這所學校的老師。”

22.請根據全文內容填寫下表。(4分)

身份

對小羅的態度或行為

小羅的反映或表現

學校老師

差遣對著校園空地喊一聲“小羅、小羅”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分配來

的大學生

跟著老教師叫“小羅”“小羅去做那個”

“小羅過未修這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孩子們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著一張臉雙手緊握在

褲兜裡,一句話也不回嘴

“我”

走過小羅身邊,

一迭聲叫他“小羅,小羅,小羅”

④____________________

23.請賞析本文第⑥段。(4分)

我見過他一個人把一棵颱風天倒下的羅漢松從花圃拖走,我見過他用鋸子將廢棄的大塊黑板分開。但現在他對著一群半大的孩子,雙手緊握在褲兜裡,一句話也不回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第①段開門見山,交代了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大家熟悉的學校,以“池塘”“潮水”為喻,暗示校園的不平靜,為下文故事發展作鋪墊。

B.第⑤段小羅“像驅趕瓜田裡的猹一樣‘咻咻’揮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了他阻止調皮的孩子拔車棚裡自行車的氣門芯的情形。

C.第⑧⑨段交代了小羅告訴“我”麻雀氣性大養不活一事,最終,麻雀的死亡也印證了他的話。

D.小羅最終因工資待遇低,又得不到大家的理解和尊重,覺得“幹得沒意思”而離開學校。

E.本文運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塑造了一個勤勞樸實、有自尊和氣度的普通勞動者形象。

25.本文主要寫羅師傅,為什麼以“麻雀的氣性”為標題?請結合文章主題和下面的“鏈接材料”,談談你從這篇文章中獲得了怎樣的人生啟示?(6分)

【鏈接材料】一天,一個商人看到一位衣衫襤褸的推銷員,商人頓時生了憐憫之情,於是給了推銷員10元錢,頭也不回地走了。可是走了幾步,又感到不妥,就走了回來,對推銷員說:“對不起,我忘了拿鉛筆。”又鄭重其事地說:“你我一樣都是商人。”許多年後,在一個工商集會上,一位儀表堂堂、風度翩翩的商人走到一位老商人面前,自我介紹道:“我當年推銷鉛筆,您是我一生最不能忘記的人,您當年的話給了我信心和希望,是您的一句‘我們都是商人’的提醒,給了我尊嚴,使我沒有沉淪下去,謝謝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表達(共10分)

26.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完成問題。(10分)

材料一 研究表明,連續玩20分鐘手機對眼睛的傷害,相當於看80分鐘的投影、47分鐘液晶電視,孩子的視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視狀態。

材料二 2017年12月1日,韓國高麗大學的神經放射學教授發現“網絡成癮”的青少年大腦中的化學物質不平衡,這種不平衡與經歷焦慮和抑鬱症的人相似。同時,英國專家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後發現,手機電磁場會大大地削弱兒童脆弱的免疫系統,它反過來又降低了兒童對電磁場不良影響的抵抗力。還有,不少青少年通過手機觀看直播、玩遊戲充值拼裝備、追小說追劇、上色情網站,造成的思想價值觀問題、親子溝通交流障礙等問題更是讓人揪心。

材料三 2018年7月30日,法國國民議會送給學生們一份“驚心動魄”的愛心禮物:議會表決通過了一項新法案,全面禁止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錶等各種具有聯網功能的通訊設備。

請你根據上述材料,寫一篇關於正確對待手機的倡議書,向全校學生髮起呼籲。

要求:(1)符合文體要求;

(2)語言得體;

(3)只需寫倡議書的正文內容,字數在150至200字之間。

倡議書

全體同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長郡雙語實驗中學教育處

2019年4月8日四、寫作(共60分)

27.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沒有誰能像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居;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大陸。(約翰·多恩)

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魯迅)

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禮記》)

在這個互聯互通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密而微妙,如何與人和諧相處已成為了一門藝術。智慧的人們總是由己及人,與人相處時或理解,或包容,或欣賞,或謙讓。

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感悟或思考?請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寫自己的經歷、感受,可以講述身邊的故事,也可以發表議論;

(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題目自擬;

(3)文中不能出現真實的姓名、校名、地名;

(4)不得抄襲,字數不少於600字。

試卷答案

1.D 2.D 3.C 4.A 5.C

6.(1)D

(2)示例:神州河山 繼往開來

(3)示例:英子同學演唱的《我的中國心》,讓我們在婉轉的歌聲中,感受到那愛國的依依深情。下面請曉麗同學為我們朗誦光未然的詩歌《黃河頌》,讓我們一起感受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中華兒女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7. (1)博學而篤志

(2)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3)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8.C

9.林沖上梁山是必然的,要求從個人性格和社會環境兩個層面,緊扣主題“官逼民反”簡析理由。

10.AE

11.詩的前三聯緊扣幽字來描寫物態人事,首聯寫環境之清幽:清江曲折,繞村而流;頷聯寫物態之幽然:燕子自由自在,鷗鳥相伴相隨;頸聯寫人事之幽趣:老妻可親,稚子可愛,閤家怡然。(3分)一個“幽”字恰如其分地表達了詩人的內心的安閒悠然。(1分)

12.B 13.D

14.崔浩被誅殺以後,眭誇為他穿素服,接受鄉人的弔唁,過了一段時間才停止。

15.(1)惟飲酒談敘平生,不及世利;託鄉人輸租者,謬為御車,乃得出關;誇更不受其騾馬,亦不復書 。(答出2句即給2分)

(2)喜歡博覽群書;喜歡飲酒,終日寄情于山水丘壑之間,超脫於世俗事務之外,有剛直正大之氣;淡泊名利;能與朋友共患難等。(答出3個方面即給3分)

16.D 17.C

18.(1)書信重在實用,貴在敞開懷抱、盡所欲言、顯示心聲;(1分)有約定俗成的格式與書信禮儀。(1分)

(2)受信人是老師。(1分)從“道席”這個敬辭可以看出來,另外老師為傳道授業之人,從落款的“受業毛澤東”也能看出來。(1分)

19.C 20.D

21.中心論點:我們要做清流之人。(2分,類似表述皆可)

不能。(1分)第⑤段和第⑥段是從兩個方面來闡述如何才能成為清流之人的。第⑤段闡述“欲成清流之人,得正本清源”,第⑥段闡述“欲成清流之人,得胸懷大志”,還要有強大的定力和自制力。“正本清源”是“胸懷大志”的基礎與前提,所以不能調換。(1分)

22.①總會小跑著來應一聲

②滿臉笑著應承,聽憑他們指揮

③不畏懼他,用言語侮辱他,大叫“小羅,小羅,豬玀,豬玀”

④告訴我小孩子不能沒有規矩,要求我叫他羅老師

23.本段運用對比手法和動作描寫,(2分)表明儘管小羅身強力壯,完全有力量制服侮辱他的孩子們,但他剋制,隱忍,表現了他的寬容、善良。(2分)

24.AD

25.(1)文中交代了小羅告訴“我”麻雀氣性大養不活一事,同時“麻雀的氣性”對主人公羅師傅有隱喻作用,表達了生活中的小人物同樣有尊嚴有底線這一主題,還可以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3分)

(2)啟示:扣住“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我們要理解、尊重、關愛身邊的普通勞動者”作答即可。(3分)

【參考翻譯】

眭誇,趙郡高邑人。年輕時就很有氣度,不拘小節。潛心讀書,不曾把世俗事務放在心上。喜好喝酒,器宇軒昂,超然於世事之外。20歲時父親去世,(他悲痛得)以致於鬢髮全白,每次慟哭,聽到的人都會感動得流淚。他情懷高遠,不入仕途,將自己的情志寄託在高山大谷之中。同郡的李順希望結交他,然而眭誇拒絕了。

眭誇和崔浩年少時就是莫逆之交。崔浩擔任司徒時,向皇上上奏要徵召眭誇作自己的中郎官,然而眭誇卻藉口自己有病推辭不去。州郡的官員催促他就職,迫不得已,他才到了京城。和崔浩相見後,逗留了好幾天,但是隻喝酒敘舊,不涉及世務利害。後來崔浩把詔書扔到眭誇懷裡,也不開口說話。眭誇說:“你已經作到司徒了,為什麼還要用作官來煩擾才能出眾的人呢?我現在就要告辭了。”崔浩想到眭誇就要回去了,來時只騎了一匹騾子,沒有其他的坐騎,於是把眭誇的騾子藏在馬廄中。希望以此來留住眭誇。眭誇於是就委託送租糧的同鄉弄了輛車,謊稱是車伕,才逃出關去。崔浩知道後,嘆息說:“眭誇是獨來獨往的人,原本不該用卑微的職務去侮辱他。又使他拿著馬鞭趕著車子回去,我要怎樣說才能向他賠罪呢?”

過了一年,崔浩送還眭誇的騾子,並把自己的坐騎贈送給他,寫了一封信表示歉意。然而眭誇沒有接受他的贈與,也不回信。崔浩被誅殺以後,眭誇為他穿素服,接受鄉人的弔唁,過了一段時間才停止。嘆息道:“崔公已經死了,誰還能容得下我眭誇呢!”作《朋友篇》一文,篇中的文辭和內容為當時人所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