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舞人心,小小食用菌種出一片春

“老鄉們,抓緊時間,天氣預報說,過兩天要下雨了,今天一定要把剩下的菌棒擺完。”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官舟鎮副鎮長杜尚會清醒地意識到,再不抓緊時間,一下雨,這片黑木耳基地就完了。

4月15日傍晚7時30分,在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官舟鎮馬腦村的一片田地中,燈火通明,人聲鼎沸、機器轟鳴,10餘個鋼結構廠房拔地而起。這裡是官舟鎮馬腦村的食用菌(黑木耳)種植基地。

“菇”舞人心,小小食用菌種出一片春

地裡已擺放好數排菌棒

此時,挖掘機正在挖溝排澇,運棒車來回穿梭,周邊務工群眾、該鎮轄區內部分老師和鎮幹部職工300多人,有的運棒、有的起箱、有的排棒,忙而有序地進行著。

官舟鎮是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境內重要的商貿重鎮和人口大鎮,是全省100個示範小城鎮之一,馬腦村地處326國道旁,交通便捷。這對種植食用菌來說,天然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運輸、外銷條件。

“25公分,再拉一下,要確保排水溝上50公分、下30公分。”“把線拉直,可以灑灰了。”“食用菌擺放前一定要先把地鋪平,這樣就不容易倒。”杜尚會和村民擺放著菌棒,鋪平、對準、擺放,不一會兒就擺好了一大片,一棒棒白色的菌棒在黃土地上“站”了起來。

“菇”舞人心,小小食用菌種出一片春

當地村民正在轉運菌棒

“從場地平整到擺完菌棒,前後僅用了一個多月。我們在這裡務工一天的工錢80元,加班的話,一個小時10元錢。”在這裡,官舟鎮馬腦村上洋四組田翠花一天能掙100元,也真正見識了現代農業的高效率。田翠花說,“每天都有幹部在基地上與大家一起勞動,這讓大夥幹勁十足。”

2020年,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計劃發展食用菌3000萬棒。已發展10多年食用菌的印江自治縣,響應銅仁市“9+2”區縣支持沿河產業發展助推脫貧攻堅的號召,帶著資金、技術並引進龍頭企業支持沿河。

從印江來的梵天菌業公司,與沿河攜手在馬腦村打造400畝食用菌(黑木耳)示範基地,並新建日產6萬棒智能化菌棒加工廠。

“菇”舞人心,小小食用菌種出一片春

趁著天還沒黑透,趕緊多幹點活

據杜尚會介紹,馬腦村食用菌(黑木耳)示範基地核心區一期工程佔地107畝,可實現地栽51萬棒。道路、溝渠、晾曬大鵬、苗床起箱等工作將於4月底完成。二期工程240畝吊袋棚將於8月建成,可排放480萬棒,農民增收有望。

“由於基地內地理環境特殊,屬於爛泥田地,又因長時間下雨,積水嚴重,造成排水溝坍塌、車輛被陷、基石下沉,淤泥被擠壓到路面上,道路施工困難、推進緩慢。”杜尚會說著目前面臨的困難,而受道路影響,車輛無法將菌棒轉運到指定排棒點,菌棒需人工轉運,推進緩慢,為此,該鎮動員了還未開學的教師以及鎮幹部職工一起來基地幫忙。

“菇”舞人心,小小食用菌種出一片春

杜尚會堅定地對記者說,一定如期完成建設任務

對於基地建設面臨的種種困難,杜尚會表示,將全力組織好智能菌棒加工廠場坪、廠房建設、水電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確保一期工程6月底建成投產。(湯成偉 安軼倫 楊昌鼎 胡宏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